(八打靈再也6日訊)“我們總有一天會老死,最放心不下的就是這個自閉兒,我希望有個地方可以安頓他,讓他有手藝,可以獨立,不用成為兄弟姐妹的負擔……”
當養兒不再防老,身為特殊兒或智障兒父母的他們只有一個共同心願,在自己離開人世前,看到孩子可以有一個生存的技能、一個可去的地方,讓孩子快樂的笑,繼續生命的意義。
由雪隆智障人士家屬協會(Perkobp)設立的職業培訓中心,圓了69歲林添成和其他跟他有相同遭遇的父母的心願。
部分家長也獻力培訓支援
在蒲種甘榜登雅這個四分之三英畝地段的會所,星期一到五早上9時到下午4時,讓16歲以上的特殊兒和智障兒可以到這裡接受職業培訓,如果通過6個月的試用期,他們可以在這個寬敞且安全的空間做些簡單的工作例如包裝和烘培,還有同伴們在休息時間一起進行團康活動。部分的家長不僅在這裡陪伴自己的孩子,也在這裡獻上一分力,培訓學員,成為其他家長們互相支援的伴。
1993年,因為憂慮自己特殊孩子和智障孩子的未來,蒲種地區25名家長創辦了雪隆智障人士家屬協會,接洽一些公司和工廠,讓不幸的孩子有機會從事簡單的包裝工作。30年過去,這份努力堅守了下來。如今除了蒲種金鑾鎮的職業培訓中心之外,他們還通過大眾的捐款,在蒲種的甘榜登雅有了自己的會所,繼續這份使命。
莊清輝:讓星兒學習慢慢進步
甘榜登雅職業培訓中心主席莊清輝(70歲)就是當年的其中一名家長。
“因為擔心孩子長大以後無處可去,擔心孩子的未來,我們開始了這個職業培訓中心。”
他自閉症的兒子今年36歲,他說,自己的兒子連過馬路算錢都不會,沒有生存的技能,無法在外面工作。
他坦言,這裡最主要的並不是職業培訓,而是一個地方,讓這些長大離開校園的不幸孩子,以及有學習障礙和特殊的孩子,可以在安全的環境學習,慢慢進步,在這裡對社會做出貢獻,有個發揮的空間,找到生命的意義。
家長充培訓員指導包裝工作
目前這裡有18名學員,年齡介於18到42歲。早上9時來到以後,他們會開始接受培訓工作到11時,然後休息15分鐘。12時30分到1時30分是午餐時間,2時30分是第二個時段的休息時間。下午4時就下班回家。18位家長是培訓員,輪流指導他們如何進行包裝,休息時段也會跟學員們進行團康活動。
每個星期家長也會在這裡烹煮一次午餐,學員們就幫忙洗菜、切菜,培訓他們生活的技能。
把孩子送到這裡的家長們都走過相同的路,從發現自己孩子跟別人不一樣,到流著淚四處奔走求醫,一點一滴的給孩子掌握每一項生活的技能,到了今時今日,變成經驗豐富的專業照顧者和培訓員。
楊義明:為學員接工作賺收入
該中心總負責人楊義明說,目前金鑾鎮的職業培訓中心有27個學員名額已滿,而今年5月2日才啟用的甘榜登雅職業培訓中心可以容納60個學員。每位學員每月需要支付200令吉的費用應付中心的開銷。
“我們是非政府組織,希望儘量做到自力更生。”
他說,中心會培訓他們根據時間表工作、休息,指導他們如何工作,訓練他們在社會上的正常行為。每一次有新產品來到,他們又會被培訓。培訓以後,中心會為他們接適合的工作,賺取收入,學員有6個月的試用期。
盼與公司合作提供工作機會
他懇請公司企業跟他們合作,為他們的學員提供工作機會,協助學員們找到生命的意義,為社會做出貢獻。
“特別是電商,可以把要分類的產品送來這裡,我們可以訓練學員做配送和分類的工作,然後再把貨物發送出去給客戶。”
有意跟他們合作者可以聯絡他,電話號碼是012-208 2818或者聯絡莊清輝016-29 28438.
陳翠虹:這裡也是一個家
“這裡不僅僅是一個職業培訓中心,它是一個大家庭,一個給他們這些跟別人不一樣的孩子一個相聚的家。”
把21歲唐氏女兒張奕佳送來這裡的陳翠虹這樣告訴星洲日報記者。
“這裡的家長都互相幫忙,互相支援,有很多的互動,女兒很喜歡來這裡。”
她的女兒是一個開心果,在這個特別的地方,她開朗的笑聲感染了現場所有人。
這個女兒是她和丈夫的第五個孩子,她很感恩前面的人所付出的一切,前人種樹,後人才可以乘涼,否則孩子在家,變得很懶散。
聽到女兒張奕佳對記者說“來這裡很開心,但是做工做到很累。”,身為母親的她臉上展露了欣慰的笑容。
林添成:提早退休照顧自閉兒
林添成今年24歲的兒子,在6歲時被發現是自閉症。
跟所有家有自閉兒的父母一樣,他和妻子為這個兒子奔走了無數次的醫院,所有艱辛的過程他們都經歷了。
他的兒子不會讀、不會寫、不會算。為了照顧這個兒子,他選擇提早退休,另外一個大兒子患有阿斯伯格綜合症。
現在每一天他都陪伴孩子到這個中心,也在這裡幫忙。
“在這裡他可以做工,雖然錢不多,但是有個地方可以去,我們做父母的總有一天會死、會離他而去。”
那是他最放不下的。
“我不想他變成其他兄弟姐妹的負擔。他們會結婚,會有自己的家庭。”
他說,兒子來這裡以後心情開朗很多,也不會輕易發脾氣。
廖茂生:兒子更聽話開朗了
58歲的廖茂生也把自己23歲的自閉症兒子廖浩敦送來這個中心。擔心只會基本表達的兒子無法勝任包裝的工作,他每天都陪在孩子身邊,從旁協助兒子。
他的兒子是屬於低功能的自閉症,以前是太太照顧兒子,帶兒子奔走治療,他說,現在輪到他全職陪伴照顧。
來到這裡他感受到兒子比較聽話了,比較開朗了,會遵守指示。
“我想給他機會做有用的工作,建立社交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