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哪个政府执政,从财政状况和实施时与目标的差异来看,津贴改制已经势在必行。我们应该关注的是,在改制后这些资源将如何被运用于国家的发展,能否让我国经济受益以及如何改善民生。
ADVERTISEMENT
近期,经济部长拉菲兹在访问中表示,随着电费津贴改革的完成,政府将继续研究如何优化现有的津贴机制,包括改善燃油津贴。这表明在可预见的未来,我们将逐渐告别现行的全面补贴机制,转向更具针对性的补贴机制。
换句话说,在我国经济中,津贴改革并不是一个新课题,自2010年后,当讨论如何改善财政赤字和国债问题时,就经常提到这个可能性。
因此,一个常见的问题是对津贴改革的必要性进行质疑。毕竟,我们的生活成本将直接或间接地受到该改革的影响。即使中等收入群体能够继续享受津贴,他们也担心商家会将不受津贴覆盖的成本转嫁给他们,从而面临更高的生活成本。
那么,导致津贴改革的原因是什么呢?
我们都明白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既然津贴是来自政府,政府在津贴方面的开支自然是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考虑到我国公共交通系统覆盖范围有限且效率有待提高,大多数人都拥有私人交通工具并且数量逐年增加。这无疑导致与之相关的开销急剧上升。
参考国家银行提供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津贴开支从1990年占政府收入的1.67%逐步增长至2000年的7.8%,并在2010年达到14.47%。随后在2015年以后,随着油价下降,津贴开支比例从2014年的18%逐渐下降,并在2021年降至9.86%。然而,由于2022年地缘政治风险和俄乌冲突等因素导致各种商品价格上涨,该比例在去年激增至22.88%。这意味着政府财政已经不堪重负,改革已经成为必然而非选择。
从1990年到2022年,政府收入增长了9倍,但津贴开支却激增了135倍。如果我们不优化现有的津贴机制,恐怕财政赤字和国债偿还问题将继续恶化。特别是国债偿还方面的开支近年来逐渐上升,已从2012年占政府收入的9.4%上升至2022年的14.02%。当政府将收入用于对经济带来有限效果的开支,例如国债偿还,这将挤压其他方面的开支,如国家发展。这种趋势在长期发展下将导致发展停滞,并进入恶性循环。
从理性的角度出发,我们希望在津贴改制后,政府能更高效地运用其资源来推动国家的长期发展,让我国从中受益。
此外,有一种观点认为将高收入群体从津贴名单中移除是不合理的,因为他们为国家缴纳了大量的税收。例如,税收局在5月份表示,在2022年时,85%的个人所得税来自于高收入群体,即T20。难道他们不应该获得回报吗?这涉及到双方对待问题的认知差异。从政府的角度来看,津贴应该是一种按需分配的机制,而不是根据付出比例来分配。因此,弱势群体理应获得更多的津贴支持。
然而,在去年5月份时,时任财政部长显示,燃油津贴中有53%被T20群体获得,相比之下,低收入群体,即B40,仅获得其中的15%。这与政府的津贴政策目标大相径庭。更不用说津贴油价引发的非法活动,例如走私和被他国居民盗用等情况。基于这些原因,前一届政府也多次表示津贴改制势在必行。
综上所述,不论是哪个政府执政,从财政状况和实施时与目标的差异来看,津贴改制已经势在必行。我们应该关注的是,在改制后这些资源将如何被运用于国家的发展,能否让我国经济受益以及如何改善民生。这些才是决定改制是否合理和必要的因素。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