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論我們是何種族、何國籍、何身分,最終我們都是同一個人,促進國民團結必須由以人為本,以人相待開始。”
國家團結部日前主辦《團結論壇:面對社值赤字》(Mendepani Defisit Sosial)邀請4名嘉賓暢談如何加強人民的國家認同,從種族、宗教、語言和性別剖析大馬民族團結現況,以上則是與會者們在團結對話會上的總結,唯有拿下有色眼鏡,無論爭吵或矛盾,最終大家都將以馬來西亞為祖國的國民身分擁抱彼此。
ADVERTISEMENT
不分種族 應以人相待
國立大學民族研究所(KITA)榮譽教授曼蘇諾研究大馬種族關係逾半世紀,每當聽到社會充斥著“種族分裂、人民不團結”等論述,他都無法苟同。因為根據他對2000年至今馬來西亞民族精神的研究結果,來自不同背景文化乃至口說不同語言的人民,早就與這片土地的歷史價值觀和共同的身分認同維繫在一起,對國家的忠誠、責任與情感歸屬更是不在話下。
曼蘇諾表示,如果大家的目光總是看到彼此差異,強調差異,各族關係就會如兩條平行的鐵軌,永遠不會相遇與交織。
“我們看到的各族文化已經跨越族群、融合並且相互分享,這是屬於馬來西亞民族的文化,拜託別再執著強調我們之間的差異了!”
與其不斷談論各族之間的你我他,他認為,大家必須提出一個全新的國家身分認同概念——馬來西亞第三代(Generasi Ketiga Malaysia),儘管歷史背景不同,卻是共同優先考慮分享生活,同時接受一個共同民族國家的敘述。
他補充,根據《全球和平指數》(GPI),我國自從2007至2022年都有不錯的排名。根據2022年數據,我國的GPI全球第18位,也是繼新加坡之後在東南亞排名第2。
“我國的示威抗議活動,也從2008年的398起事件,降至2020年的35宗。”儘管數據未列明疫情封鎖是否是導致數量下降的原因,惟整體是呈下降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只要是全國選舉年份,這些“種族不團結現象”似乎變得更為明顯,但曼蘇諾卻笑著說,除了政治層面的言論,在社會階層生活的人其實並不覺得不團結。
“尤其2018年至今,政治人物應該要知道,我們要討論的是國家問題,而不是種族課題;大家都一樣愛國,但一些網民或政治人物會跳出來說某人不愛國……這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
3大事實打破刻板印象
對此,他提出三大打破刻板印象的事實:
一、種族和宗教作為動機的影響力已經減弱,現實是馬來西亞多元人民已建立超越種族和宗教界限的紐帶和跨社會關係;
二、當今的馬來西亞社會不是一個各族人民撕裂、孤立、脫節的多元化社會;
三、這些過時的種族、宗教和種族主義概念,只出現在尋求影響力和選票的政客們嘴上。
覺誠:邀各宗教組織來訪
佛光山身體力行團結人民
佛光山總住持覺誠法師也是分享者之一,他全程以馬來文從宗教及佛教角度分享人與人之間理應相互包容,實現人間的真善美。
“我們的願望是和平和諧、共存繁榮、團結進步,也是人間佛教長久以來的目標。”他不吝嗇地分享佛教倡導的三好精神“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四給“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及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就如團結部長拿督艾倫達幹所強調,我國存在的種族和諧應成為世界的力量與團結的象徵,然而,若無實際行動,這種呼籲和熱情終將只是紙上談兵。
對此,覺誠法師在會上分享佛光山身體力行為團結人民所做出的努力,包括每年舉辦新春燈會吸引各族與國外遊客參與、介紹華人文化、舉辦多場與其他宗教對話、甚至破例在東禪寺慶祝開齋節和衛塞節,也邀請伊斯蘭組織及其他宗教組織來訪,促進彼此的理解和交流。
法師認為,展現對其他族群的包容和愛不應侷限在馬來西亞,因此佛光山也跟非政府組織馬來西亞全球和平使命(Global Peace Mission)合作,啟動了“羅興亞教育計劃”(EDUCATE ROHINGYA PROJECT),讓羅興亞難民的小朋友可以在大馬繼續受教育。
“海洋裡的魚類是美麗和多樣的,園裡的花卉是彩色和多元的,森林裡的樹木有著不同高度,不同樣貌;但這些都不重要,手掌就像一個家庭,合掌能給予人祝福,如果把十根手指都分開,我們就失去了祝福別人的力量。”這一番話,贏得了在場800名出席者的熱烈掌聲。
覺誠法師始終相信,一個國傢俱備多元的種族、宗教、文化與語言是驅動進步發展的基礎,“宗教之間的理解與和諧可以帶來國民團結,併為國家帶來進步和成功,現在播種、澆灌,一定會有豐收!”
查嵐吉卡爾:從家教做起
女性發揮團結軟勢力
優大創意產業學院助理教授查嵐吉卡爾則從性別角度,來談女性在國民團結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她分享,在我國社會,多數成家的女性在家中擔當全職媽媽,在陪伴孩子及家庭教育中佔了很大分量,“還記得小時候,媽媽教我們如何與睦鄰相處和相互尊重嗎?這些都是父母親在家教我們的。”
性別平等與國民團結,並非只能通過大型交流活動,或硬措施推行,社會更應注重“柔軟的力量”。
她舉例,一般上媽媽每天要到菜市場或商場購物,自然會與他人、其他種族溝通,或是送孩子去學校的時候跟其他媽媽交流,過程中就有社交、同情、關懷、關心鄰居,而這些各族相互良性交流的價值觀,會積極影響下一代。
“這些看似沒有在事業中有巨大貢獻,卻對團結社會扮演重要角色,也強調了與鄰里更和諧地共存。”
哈菲菲:語言不通易疏離
學好馬來語 拉近距離
國民團結,建立在對社會各階層一視同仁的關懷。東馬亞庇教育講師哈菲菲提出了自己的擔憂,即語言的不相通可能會導致人與人之間的疏離。
“語言不僅僅是吐出文字的聲音,而是表達思想與理想感情、民族靈魂的震動和心跳的表達方式。”他引述《馬來紀念》編者敦·斯利·拉囊(Tun Sri Lanang)的名言,一邊感嘆人們忽視了馬來文其實可以拉近彼此距離,找回國家認同感。
共同語言能在以人為本的精神上發揮作用。他以自己的孩子原本習慣說英語為例子,只要回到家鄉,就難以跟其他親戚和孩子溝通,因為他們主要說馬來語,導致彼此的關係有點生疏。
他認為,馬來語依然是我國各族人民一般日常的共同語言,應把馬來語學好才能與所有人無障礙溝通,“共同語言可以把我們聯繫在一起,以人為本的精神才會產生。”
他補充,馬來語作為我國國家和官方語言,不是被邊緣化或劣質的語言,事實上在國際舞臺,馬來文以多種方言的形式受到3億人口使用,併成為全球7大使用語言之一,與俄語、阿拉伯語、西班牙語、印地語(Hindi)、英語和華語同等重要。
上述場團結對話會就像一個小型嘉年華,講堂外設立了來自不同族群文化的攤位,可以品嚐美食、欣賞表演、親身體驗彈奏各類傳統樂器,只見出席者們輕鬆自然地與華、巫、印及沙砂原住民交流,還有人現場教跳傳統舞蹈!用最直接、最貼地、最實在的方式,回應團結對話所強調“國家認同,民族融合,加強團結生態系統。”的討論。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