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在巨型科技股凌厲的漲勢支撐下,美國納斯達克綜合指數飆漲32%,締造40年來耀眼的上半年表現。問題是,下半年美股展望如何?會像1999年那樣歡聲雷動,或者像1987年那般,演出令人談之色變的崩盤慘劇?
《巴隆週刊》指出,在股市估值已顯牽強,且利率仍持續走高的情況下,2023下半年更可能演變成1987年的翻版。
ADVERTISEMENT
Strategas技術與總經研究團隊對此做了一番研究。他們檢視景順QQQ指數股票型基金(ETF)的過往記錄,這檔代碼QQQ的ETF追蹤納指100種股價指數——納指市值最大的非金融股,主要是科技大咖組成。
結果發現,今年上半年QQQ激漲38.8%,漲幅比1990年代漲勢最旺的年頭還要強,例如超越1998上半年漲的35%(達康飆股起飛)及1995上半年的33.1%。
在那些年頭,放膽繼續騎乘贏家股向前衝鋒,證明是值得的,例如1998下半年QQQ再漲37.3%,表現比上半年還要強。但1995下半年漲幅只有7.1%,比上半年遜色許多。至於1999上半年,QQQ漲幅達25.1%,只名列史上第六大;1999下半年則狂漲61.4%,寫下美股20世紀末傳奇的一頁。
那麼,1987年又是什麼樣的景象?上半年納指100暴漲33.8%,但到下半年反倒大跌17.4%。最令人怵目驚心的,莫過於1987年10月19日黑色星期一美股大崩盤,當天道指狂瀉22%,這個單日跌幅紀錄將永垂不朽,因為在那次崩盤後,美國股市便引進熔斷機制,避免類似慘況再度發生。
2023年利率大環境近似1987
2023年的情況為何較像1987年,而非1999年?相同點是漲勢都很猛,但差別在於利率大環境不同。Strategas團隊在致客戶報告中寫道:“在1995和1998的下半年,美債回酬率都陡降,同時美股持續勇往前衝;然而,1987年夏季,利率猛然竄升,麻煩便接踵而至。”
類似警訊最近已浮現了。Strategas圖表顯示,過去一週來,美國長期公債回酬率已大舉升破重大技術性關卡。
具體來說,具指標性的10年期公債回酬率在週四突破4%,不僅打破下降趨勢線,還超越3月初觸及的高點。同時,與聯儲局利率動向最密切連動的2年期回酬率,則突破5%,差點就衝上3月的高峰(當時矽銀倒閉掀起一波銀行業動盪),也差點就追上2008至2009那波金融危機的高峰。這裡指的是“實質”(經通脹調整的)回酬率。5年期抗通脹債券(TIPS)實質回酬率已升破2%,比4月初的低點倍增。
然而,借貸利率走高,對利率最敏感的實體經濟部門所受的打擊卻意外輕微。成屋銷售受抑制,主因不是房貸利率節節攀升打擊需求,而是屋主惜售,以免為了換屋而放棄原本僅約3%的房貸利率、轉而接受7%;新屋銷售甚至比一年前回升20%。新車銷售同樣暢旺,上半年躍增13%,6月銷售摺合年率銳增15.7%。
這些結果顯示,受利率走高打擊最深的並非實體經濟,而是已大幅膨脹的資產價格。美國較短期公債回酬率升到5%,雖已從先前低檔大幅翻揚,但與通脹率相比還差一大截。
美國5月消費價格指數(CPI)年增率達5.3%,由此來看,聯局目前在5至5.25%的聯邦資金利率目標區間,以實質(扣掉通脹率)計,幾乎可說是“免費資金”,這撐起了標普500樂觀的盈餘預測和現約20倍的本益比。不過,隨著未來數週美國企業開始攤開第二季盈餘成績單,樂觀的盈餘估測可能面臨下修命運。
《巴隆週刊》股市專欄作家佛賽斯的結論是:1987年的歷史顯示,估值牽強加上利率走高,對股市多頭而言不啻是致災性配方。美股投資者從絢爛的上半年步入下半年,可要慎防樂極生悲了。《巴隆週刊》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