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10日訊)“風雨過後,總會有彩虹。”
對於現年27歲的阿基拉法艾卡來說,在剛過去的週末順利從新加坡國立大學(NUS)楊潞齡醫學院畢業,就是她過去經歷的一段逆境後,迎向那道彩虹的起點。
引領她走過那段逆境並迎向彩虹的,是她那過去7年來一直苦苦與惡疾抗戰的母親——已故的拉哈娜阿里女士,一位她口中的“真正的生命鬥士”。
據阿基拉法艾卡向《海峽時報》透露,其母親是在2016年被診斷出患有卵巢癌,而當時也是她在新加坡共和理工學院修讀生物醫學科學課程的最後一年。
“媽媽出現了貧血症狀,主要是變得更加疲倦和呼吸困難……不幸的是,她所患的癌症所表現出的症狀已經是晚期。”
當時,其身為私人司機的父親必須繼續工作以扛起家計,因此作為家中獨女的她當時只得一邊做研究,一邊照顧她的母親,並陪伴後者經歷一次又一次的手術和化療。
即便如此,阿基拉法艾卡還是克服重重難關,以近乎完美的3.98分(滿分4分)的平均積分(GPA),獲得新加坡國立大學楊潞齡醫學院錄取。
她也將這段經歷形容為“超現實”,她說: “我當時覺得自己無法做到自認最好的事情,但我卻仍然被錄取了,這對我們所有人來說都很震驚。我認為我必須獲得完美的GPA才能考上。”
然而,命運並沒有放過阿基拉法艾卡及其家人,在她升上醫學院二年級時,她的母親又遭到終末期腎衰竭的折磨,每週必須進行3次透析。
更糟糕的是,幾個月後,她們被告知母親的癌症復發了, “而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我的媽媽,並不那麼想繼續戰鬥。”
“儘管我們覺得她第一次對化療的耐受性很好,但實際上,這對她來說確實非常困難。她大部分時間都昏倒在床上,因為實在太累太痛苦了,頭髮都掉光了,影響了她的信心。”
至此,她和家人做出了艱難的決定,即尊重母親不再接受化療的意願。
“在我讀醫學院的這段期間,我內心深處知道我的母親可能不會看到我畢業。”
最終,她母親的腫瘤擴散到背部肌肉附近,給她帶來了巨大的疼痛和失眠。她還出現了深靜脈血栓形成(通常是腿部)等併發症。
阿基拉法艾卡表示,記得那天在醫院為其母親慶祝生日時,發現母親因為劇烈的疼痛,整晚都在流淚。
也就是在那一刻,他們明白化療已經不再是一種選擇,因為母親已經無法再忍受了。
讓她感恩的是,新加坡國立大學在瞭解了她的情況後也給予了她支持,包括將她的臨床職位更改為其母親所在的醫院,以便她可以定期檢查母親的情況。
此外,新加坡伊斯蘭社群發展理事基金(Yayasan MENDAKI)和其他獎學金的補貼,也完全支付了她的學費和其他費用。
2021年,她選擇休學一年,以抓緊最後的機會照顧和陪伴時間已不多的母親,並在這期間完成了母親最後的願望之一——看到她完成終身大事。
“我明白自己必須就此與她溝通,以給予她一定的希望,這會讓她覺得自己很快就會度過難關並回家,而這也是我們家人的希望。”
因此,當年25歲的阿基拉法艾卡和交往兩年的男友,在母親接受治療的新加坡中央醫院病房內,以及直系親屬在場的見證下喜結連理。
“她是一位鬥士。你永遠不會認為她是一個垂死的女人。她正在為我而戰。她希望看到我畢業、結婚生子。”
遺憾的是,她的母親在婚禮結束僅一週後,撒手人寰。
鑑於自己陪伴母親走過最後時光的這一經歷,姑息治療(Palliative Care)也成為了阿基拉法艾卡如今在畢業之後,最感興趣的領域。
“作為一名護理人員,我意識到患者及其家屬需要的是怎樣的醫生——即不僅要花時間治療疾病,還要能從整體角度看待患者的醫生。”
例如,在安排檢查或開出治療處方時,考慮病人和家屬的社會經濟背景。
“因為我的情況與很多患者和家屬的情況相去不遠,所以我覺得自己能夠更好地理解他們。”
她說,發生在自己身上的這一磨難,也讓她變得更加堅強。“當我看著母親時,她並不認為自己生活有何不公平,她總是將每一次生活挑戰,視為對自身性格的考驗。”
她語氣安定的說:“總會有一線希望。風雨過後,總會有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