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環境問題上,海洋應該被視為公物,更何況太平洋是世界第一大海洋,利益相關者何止是日本而已。
這一天,終究要來了。
ADVERTISEMENT
2011年,福島核電站“三一一大地震”洩漏事故發生後,核反應堆損壞熔燬。為了給它們降溫,日本東京電力公司採用了水冷卻的辦法,因此產生了大量的核廢水。12年後,儲存設施已不負重荷,“被逼無奈”只能把處理後的123萬噸核廢水排入太平洋。
毫不意外的,此舉引發全球關注及鄰國的緊張,其中中國和韓國的反應最為明顯。
中國強烈譴責日本不負責任的行為,指責日方故意汙染海洋環境,在“科學、法律和道德上都站不住腳”。
韓國國內的反應則呈兩極化,總統文在寅的執政聯盟瘋狂為日本背書,除了極力安撫民心,有政客甚至組團到海鮮市場喝養魚池裡的海水以證明安全,即便是黨內異議者也保持沉默、不予評論。
然而,民間的反對聲浪卻是排山倒海,示威抗議幾乎每天上演,他們反對日方無視國際社會的關切汙染海洋,更不屑首爾為“顧全大局”而為日方背書的無恥行為。
值得注意的是,尚未有國家,甚至是盟友表態支持日本將核廢水排海。作為日本的盟友,華盛頓和臺北很大程度上因地緣政治大於一切的考量,默許日本的行為,對東電的無奈之舉表示理解,並對日方在安全把關方面表示信任。這再次反映在地緣政治形勢複雜嚴峻的情況下,環保和攸關人類安全及未來的重要議題也只能讓路。
那麼,就沒有人能夠阻止日本排放核廢水了嗎?聯合國坐視不理嗎?
在國際關係上,主權國家是國際體系最重要的行為體,即便是聯合國的核監管機構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也無權叫停日本的計劃。許多國家也因為是日本對外援助或重點投資對象而選擇保持緘默。
因此,留給其他的反對國家的選項其實並不多。考慮到對經濟大國日本實施經濟制裁猶如以卵擊石,毫無作用的外交施壓也算得上是“盡了人事”。
各國之所以激烈反對日本將廢水排海,其中一個原因在於信任。長期以來,“日本製造”一直是質量保證的等號,其“工匠精神”更是讓人津津樂道。然而,近年爆出的神戶鋼鐵質量醜聞,豐田、日產等製造商涉及造假開始讓日本製造的金漆招牌出現裂痕。
在福島核災難期間,營運商東電也被爆出管理不當、安全系統缺乏定期檢查、在例行檢查中篡改檢測數據,隱瞞反應堆故障等問題,令各國,甚至是日本民眾也對當局的信心喊話不屑一顧。
更重要的是,即使是沒有專業文憑的市井小民也知道,將核廢水排海絕非弊多於利,而是百害而無一利。況且,這是人類史上第一起大規模核廢水排放,對海洋生物和人類的長遠影響仍是未知數。眾所皆知,環境汙染,特別是核汙染一般是不可逆的,即便大自然有自我修復的能力,但這種禍害也將無可避免的留給下一代。
領海隸屬於國家主權之下,屬國家領土組成部分。但在環境問題上,海洋應該被視為公物,更何況太平洋是世界第一大海洋,利益相關者何止是日本而已。
我們諒解日方的難處,但也請日本理解我們的憂慮和關切,在環保問題上承擔大國責任,展現大國擔當。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