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来,上述的基本升学形态依然保持不变。固打制敲定的门槛依旧,有志于当医生的独中生必须要付出更多,家长也必须负担较重的经济压力。
不久前一位在台湾当医生多年的诗巫独中毕业生回乡探亲,谈起了本地专科医生及私人医院是否足以应付本地患者所需时,屈指一算竟发现,如果单是把他认识的在台医生全都招回诗巫,足以开一家似模似样的私人医院。
ADVERTISEMENT
诗巫公教中学历年来培育了不少医生,虽然每届只有一班理科班,但每届少说都有三、四位攻读医学系,再进修成功当上专科医生的校友。虽然校方没有详细记录迄今毕业生中共有多位医生,分别在哪里就业,但据校友们的粗略统计,在1993年至1995年,这3年间毕业的公教生当中,便有至少20位医生,各别分布在马来四亚、台湾、美国、纽西兰和新加坡。
那位在台湾一家医院里已晋升为部门主管的公教校友认真想了想说,在台湾现有的医疗领域里,无论是眼科、牙科、胸腔外科、急症科、皮肤专科、整形外科、中医……都有诗巫公教校友。而这些在台湾升学、就业的医生们,也都在各自所在医院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当中不乏主任级和院长级的人物。
没能力、没实力不可能当上高管。台湾医疗领域,给予马来西亚独中生成长和学习的环境,也让我们看到及证明了独中生的水平。但是这些在诗巫出生、长大的台湾医生们,当初若留在马来西亚极可能当不了医生,别说是医学系,他们甚至连政府大学都进不了。一来是政府不承认独中统考文凭,虽然独中生也报考SPM,但是与只专注准备SPM考试的国中生相比,成绩终究较逊色。加上当年的私人学院不如今日般林立,在本地也没有私人医学院可报读,独中统考文凭在马来西亚形同废纸。二来是因为固打制,升大学的门槛,尤其是要报读医学系的门槛更高,对独中生而言是难上加上。在国内念医是个圆不了的升学梦,于是要圆医生梦的独中优秀生,只能往外走,且绝大多数一去就回不了头了。
现如今的情况有改变吗?30年来,上述的基本升学形态依然保持不变。固打制敲定的门槛依旧,有志于当医生的独中生必须要付出更多,家长也必须负担较重的经济压力。
一大批医生专才“流落”台湾,在台湾找到了更自信的定位,很大程度上要归功及感谢固打制。然而当权者迄今依然坚信,固打制拉近了各族学生的升学率和专业水平差距,也拉近了各族专业人数比例,有利于社会和谐,是一项不宜变更的明智政策。我们只能说,原来差异甚大的视角,这么多年来不曾改变。我们除了只能继续祝福在固打制下受益的学子,更要大大祝福在固打制下外流的学子,在窗外找到更清澈宽广的蓝天。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