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假期回孃家,媽媽在屋裡整理東西,雖然她沒有囤物癖,但一番整理後就是好幾箱的正版潮劇光碟,其中有媽媽的心頭之好《陳三五娘》、《太子回宮》等。這時代的家庭都沒有了影碟機,不僅是光盤時代已隕落,時下會欣賞潮劇的人也寥寥無幾。我把塵封的光碟拿起來,拭去表面的灰塵,心想,這些光碟該何去何從?
媽媽的喜好,莫過於聽潮劇。收藏是出於喜愛,媽媽從小在外婆家就愛聽潮劇,除了是對文化和藝術的熱忱,也是對“經典”的追溯,那聲聲的潮腔潮調貯藏著珍貴的回憶。
ADVERTISEMENT
不光是潮劇光碟,媽媽也熱衷於觀看潮劇“live show”。小時候在家鄉,每逢廟裡酬神祭拜時就會請戲班來唱大戲。村裡男女老少聞風而動,紛紛前來觀看一出好戲。當時是“奴仔”的我心思不在看潮劇上,而是戲臺下的美食,也就是潮州話俗稱的“吃戲棚腳”。媽媽和前輩曾在高朋滿座中,隨著戲中人的喜而同喜,悲而同悲。劇裡的小生總是描眉畫腮,左手手心向上,右手手心向外,指尖向前,身段神采飛揚。雖然我聽不懂潮劇,但看著他們的動作,一顰一笑,偶爾也可以看出一些劇情來。
以前總覺得潮劇曲子聲音太細尖,聽著耳朵難受。但隨著年齡越大越懂得潮劇的文化底蘊,靜下心來聽,曲中的餘音繞樑其實是那麼的優美動聽,正體現了“聽得了戲,記得住鄉愁”。近幾年一直生活在泰國,記得有天晚上在面檔遇見一個穿著戲服的中年男子,他一邊抽著煙一邊吃著面,就好像穿越似的。他頭上勒著布條雙眼往上提,紅油彩在他眼睛形成大面積的暈染。我聯想起以前偶爾會壯膽偷跑去戲棚腳下一探幕布後的神秘,戲子的濃妝重彩讓我產生畏懼的心理。如今卻覺得戲曲的妝造精美絕倫,一妝一發都是藝術。雖然我聽不懂潮劇,但只要屬於戲曲的元素出現,“咚咚鏘鏘鏘”的畫面感裹著思鄉情懷馬上油然而生。這裡和家鄉一樣,已沒有了高朋滿座的戲臺,昔日潮劇的鐵桿粉絲,那些白髮蒼蒼的老人都已仙遊。領略了以前看戲看的是喧譁熱鬧,現在看戲看的是悲歡離合。潮劇如今也好像變成了人們口中那隻演給神明看的戲,我覺得不應該是這樣。
媽媽披上被單唱大戲
家裡沒有了影碟機,媽媽張口就來清唱幾段戲曲解癮,那一貫風格獨特的聲腔,一旁的侄女表示聽起來怎麼有點感傷。我作弄媽媽為她披上被單當戲服,她又是揮袖又是甩袖,陶醉在端莊典雅的氣質中。她想嘗試演繹出潮劇裡的神韻之美,蓮步輕移,巧笑倩兮,舉手投足裡每一幀都很美。當然我也在一旁充當動作指導,侄女被我們逗得開心。曲風構成的旋律,初聽起來是有些悲傷和優怨的情感,在和形體動作表演的融入後慢慢地將曲中故事婉婉道來。
每個人本該擁有一兩樣篤愛的珍藏物件,即使沒什麼用處,也足以用來抵擋生活中的瑣碎,因為目光所及,都是喜歡。後來,媽媽說要買個櫃子放在客廳,然後把這些潮劇光碟都給整齊排列。就像也許潮劇和現今繁華的都市不搭調,但它依然年復一年堅持不渝地在世界某個角落一路唱響。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