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打灵再也17日讯)在全球疫情和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下,网络诈骗案件愈演愈烈,尽管政府和社会已加强反诈宣传,提高公众防骗意识,但我国所面对的线上诈骗威胁依然严峻。
根据马新社从武吉阿曼商业罪案调查部所获得的数据,大马人民在2022年投报的诈骗案,损失金额高达6亿5032万9897令吉,高于2021年的5亿零988万1921令吉和2020年的5亿零388万3501令吉。
ADVERTISEMENT
马来西亚通讯及多媒体委员会主席丹斯里莫哈末沙林日前说,今年1至4月期间,该委员会共接获1万2000起诈骗投诉,案件数量依旧高企。
根据东南亚市场研究和数据分析公司Milieu Insight在大马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近半受访的大马人表示曾遭遇网络诈骗。
这份于本月6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马来西亚人最常遇到的诈骗类型,主要是货物买卖诈骗(39%)、投资诈骗(36%)及网络钓鱼(35%)。
报告引述专家的看法指出,受骗者一般认为只有愚蠢、贪婪和天真的人才会上当的观念,使人们难以培养和践行良好的网络安全习惯,他们不知道网络诈骗手法已演变得非常复杂且精密,让人防不胜防。
专家:过度分享个资易成猎物
专家提醒民众,一些上网习惯会让人被骗的风险提高,如过度在社媒分享个人信息,可能会让那些在网上寻找猎物的澳门诈骗集团或爱情诈骗集团容易有机可乘。
Milieu Insight市场副总监索尼娅向马新社指出,许多受害者都具有“这种事不会发生在我身上”的心态,因此缺乏对诈骗的戒心。
她指出,3年前,她本身曾亲自接触到澳门诈骗集团,骗子冒充新加坡警方指控她犯了罪,须付8000新元(约2万7700令吉)作为掩口费,当她与骗子对话时,因为对方熟悉其个人资料,让她一度真的相信与自己联系的人是警察。
她分析,骗徒可能从她的社交媒体账号获得这些资料。
除了不要在社媒过度分享个人信息外,民众在社媒发布照片时也应该小心,不要让人能够通过照片轻易推断出照片所在的位置,因为民众如果把公开的社交媒体账号当成日记来记录生活,不法分子就可以通过关联这一连串地点,推断出其家庭住址或其他个人信息。
骗子最常用脸书TikTok行骗
此外,虽然已经有许多人因为点击不明来源的可疑链接而受骗,但Milieu Insight的调查显示许多民众对于此类诈骗手法的防范仍然不足,而冒用身分行骗的骗子最常使用的社媒平台为脸书和TikTok。
“此外,调查发现四分之一马来西亚人,主要是老年人,无法识别诈骗集团利用假电话号码或假网站行骗的手法。”
因此,网上安全专家建议这些易骗人群使用来电显示应用程式,如Whoscall和Truecaller,来保护他们防范接到诈骗电话。
专家建议网民要始终保持警惕,并强调网上诈骗风险无处不在,用户必须时刻谨慎,才能保护自己。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