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同事去了一趟歐洲,和她同行的友人買了一個H牌手袋。據她的描述,為了買這一個手袋,友人從出發後便一直不停的在聯絡專店店員,嘗試預約。是的,買個手袋也要預約,就像是去看病、用餐一樣,沒敲好預約時間是沒辦法看包或是買包的。
ADVERTISEMENT
據她所說,友人在敲定好預約時間後的反應,如同中大彩一般的興奮,更展示了友人在買了包後的戰利品。其實想要買的,就只有一個手袋,但是進了店後為了買一個手袋,事前要買的東西並不少。前同事還用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形容詞,“買到令店員滿意為止,到她高興了就讓你買那個你想要買的包!”
說起來真的有一點誇張,必需要其他原本不想買的東西,買到讓店員開心、滿意了,才能買那一個自己原本想要買的手袋。可是,卻真實的存在,在中國許多博主拍攝的短視頻裡,這叫“配貨”。更有不少人曬出自己買了一堆的小件物品,達到了店員的配貨條件之後,才能買下自己想要的手袋,這其中的“配貨”比例,可能是1.5:1。就是說,如果手袋售價是1萬,得買其他的物件達1.5萬之後,才“符合資格”買一個售價1萬的手袋。為了買一個自己喜歡的手袋,最終的消費總數達2.5萬。
至於“配貨”買的是什麼?就是你可能平時不會想掏大錢買的絲巾、餐具,可是也可以選擇小件皮革、香水、服飾等,總之就是必需達到消費的額度之後,才能進入“門檻”買那一個你想要,原本只想買的那一個手袋。
這樣的營銷方式或許讓許多人不理解,甚至不認同,又不是贈品,買到一定數額便可獲贈,是還得淘真金白銀買的,為什麼需要配貨?儘管聽起來這麼的不合理,可是還是有好多人都心甘情願的接受“配貨”以得到那張“入門券”。
可是,正也是這種營銷方式,讓部份人像著了魔似的,覺得就該把這購買過程“充滿挑戰”的手袋拿下!越是有難度,越能激起部分人的佔有慾。
當部分人家每個月還在斤斤計較,到底生活裡的哪一個環節還能省下一點錢,另一個世界裡為了配貨可以揮金如土。看別人花錢、消費的方式,有時候會感覺我們就活在一個平行的世界裡。看不懂一個手袋到底為什麼可以讓人痴狂,願意配貨消費來擁有,可是這個世界也不需要你看得太清楚,有些事,知道就好。
相關文章: 袁博文/無味覺無嗅覺,吃屎也不自覺 林德成/與昆蟲打交道 林芷桑/忙到冒煙 阿薊/懷念碟子堆滿桌的印尼Nasi Padang 李系德/老牌中式成藥廣告口號歌曲 彭健偉/不用上班的日子 牛忠/肖像
![close](/public/images/galleryclose.png)
![zoom](/public/images/galleryzoom2.png)
![image](/public/images/foursquare.png)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happy](/public/images/emoji-happy-1.png)
![shock](/public/images/emoji-shock-1.png)
![cry](/public/images/emoji-cry-1.png)
![angry](/public/images/emoji-angry-1.png)
![speechless](/public/images/emoji-speechless-1.png)
百格视频
![happy](/public/images/emoji-happy-1.png)
![shock](/public/images/emoji-shock-1.png)
![cry](/public/images/emoji-cry-1.png)
![angry](/public/images/emoji-angry-1.png)
![speechless](/public/images/emoji-speechless-1.png)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