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艺文

|
发布: 7:55am 17/07/2023

戏剧

西北孤鸟

父归

寻梦环游记

戏剧

西北孤鸟

父归

寻梦环游记

LIVE

西北孤鸟/从“父亲缺席”到“父归”──《寻梦环游记》与《父归》的时代意义

作者:西北孤鸟

西北孤鸟/从“父亲缺席”到“父归”──《寻梦环游记》与《父归》的时代意义

中国学者陈瑀曾提:“父亲缺席”是华文作家们笔下的重要意象,“父亲”一词除生理意涵外也是重要文化符码,一方面指向中国传统父权文化,是社会道德秩序与伦理原则的权威象征,另一方面指向中国文化身分。而本文要谈的是两部有关父亲缺席的作品,一是日本菊池宽的》,另一是美国动画片COCO(中译《》,以下称《寻梦》)。与其它“缺父”作品里父亲的始终缺席不同的是,《父归》与《寻梦》是将“父亲”作为一种戏剧冲突的元素,让原来缺席的他,再度介入主人公的世界,掀起波澜,形成戏剧冲突。

ADVERTISEMENT

西北孤鸟/从“父亲缺席”到“父归”──《寻梦环游记》与《父归》的时代意义
《寻梦环游记》。

创作于1917年的《父归》描写明治末期一个小市民家庭内部的矛盾和冲突。20年前抛妻弃子离家外出一直杳无音讯的宗太郎突然归来,搅乱了小康之家的平静。妻子阿高、次子新二郎和女儿阿种对他的落魄归来,由怜悯到欢迎,不咎既往;长子贤一郎却不能容忍父亲弃家的过失,断然拒绝接待,他忘不了父亲走后母子所经受的苦难,用激烈言辞倾泻出长期郁积心头的愤慨,指责父亲逃避做父亲的义务。家人的劝解,更激起贤一郎的怨忿。宗太郎认识到自己给家庭带来的不幸和创伤,怀着深深的内疚,再次离家。

2017年放映的美国3D动画歌舞奇幻电影《寻梦》,讲述了一个鞋匠家庭出身的12岁墨西哥男孩迈克,自幼有一个音乐梦,但音乐却是被他的家庭所禁止的。这是一段令人伤痛的家族史导致的——迈克的外高祖父(迈克的外曾祖母可可的爸爸)为了实现音乐梦想,离乡背井抛妻弃女而去。于是,外高祖母梅尔达就禁止他们家后代接触音乐。在迈克秘密追寻音乐梦时,因为触碰了一把吉他而误踏进了亡灵世界,见到了死去的外高祖父和其它祖辈们,祖辈们想尽办法要将迈克送回人间……本片上映后好评如潮,包括配音、配乐、故事和对墨西哥文化的尊重,获誉甚丰。

西北孤鸟/从“父亲缺席”到“父归”──《寻梦环游记》与《父归》的时代意义
门外人声让吃饭的人顿时紧张,母亲更是五味杂陈(右,苏凤萍饰演)。(照片提供:柯牧原)

现实与戏剧之间

在戏剧结构上,两者都用了“闯入者”策略来制造戏剧冲突,所不同的是,《父归》是父亲宗太郎闯入经已平静安宁的家,撕开了贤一郎本已结痂的伤口,激起他的怨忿:他在父亲离开后,长兄代父,历尽痛苦与磨难,挑起了家庭成员生存下去的重担,才换来现在的小康。《寻梦》的闯入者却是后代子孙迈克,他在全家族都反对的情况下,执意要搞音乐及追宗溯源,虽然开始搞错祖先,认贼(歌神德拉库斯)作祖,但最终还是找到真祖——埃克托(他被歌神害死),还化解了隔代恩怨。对比《父归》的各个人物心理描述的细腻与强烈,人物行动的现实性,《寻梦》的这一情节反转显得颇为戏剧性。只是当中的批判性——那些光鲜亮丽看起来才华洋溢的超级巨星,却是龌龊阴暗的卑鄙小人,又印证了戏如人生的真实性——就如今日的台湾性骚扰风暴,多少光鲜亮丽的“明星”,却有可能就是像“歌神”那样猥琐奸诈。

西北孤鸟/从“父亲缺席”到“父归”──《寻梦环游记》与《父归》的时代意义
阿种(左一)带回来附近有一个很像父亲的人的消息,大家激动地讨论,贤一郎(右二)却面有难色。(照片提供:张伟才)

《寻梦》的结局是光明的。埃克托“抛妻弃子”的现实是因为被歌神毒死而造成的,死前那一刻他正来向歌神告别反遭其毒手(这一点我们可以理解和儿童电影的属性有关——必须有纯正好人)。故他是被冤屈了好几代的冤魂,差点儿因此被人鄙视而遗忘,以致最后要“魂飞魄散”。说到这里要插叙一下电影一个很巧妙的“阴间生存法则”设置——脱胎自墨西哥的亡灵节文化:一个灵魂在天堂里也有其物质肉身(在电影中设计为有骨无肉),这个肉身的存在时间长度依托的是阳间亲人对他的“想念”,包括在亡灵台上放他的照片,照片没有了或想念消失了,他的“肉身”也将随之消失。“肉身”消失意味着灵魂被彻底遗忘了,也就是说他在天堂的“存在”彻底结束了,这一天迟早要到来,除非一代又一代的后人一直在想念着他。

《父归》的结局是开放性的:贤一郎赶走年老孤苦的父亲后,他的心灵却受到沉重的撞击,开始追悔莫及,又成了第一个要把父亲叫回来的人。这也就意味着,戏剧也是走向和解的。这种处理是对人心的宽慰,这一点东西方是一致的。

西北孤鸟/从“父亲缺席”到“父归”──《寻梦环游记》与《父归》的时代意义
父亲(左一)的突然到来,全家从惊讶很快转为喜悦,只有贤一郎沉默不语,也不起身迎接。(照片提供:张伟才)

重新认识观念价值

在《寻梦》里,原来要搞音乐的迈克,为了赶快回去把外高祖父的照片放在灵台上,而不再坚持一定要走音乐的道路了,因为在“天堂”里的经历,让他终于领悟“家人才是最重要的”。《寻梦》的结局,似乎代表着一种对个人主义的物极必反,开始回归家庭,追求集体的利益与和谐。从《父归》到《寻梦》,对我们的意义是什么?我觉得是从祖先那里找到自己的根,回到自己的源头,汲取力量——发挥祖辈的观念价值和习俗文化资源,成就自己,贡献民族与国家。

西北孤鸟/从“父亲缺席”到“父归”──《寻梦环游记》与《父归》的时代意义
贤一郎激烈控诉父亲的罪过,全家陷入伤痛往事悲情,父亲(左一)愧疚不已。(照片提供:张伟才)
西北孤鸟/从“父亲缺席”到“父归”──《寻梦环游记》与《父归》的时代意义
全体演员与造型师合影。(照片提供:张伟才)

1985年,我有幸看了青运槟州分会戏剧组(青艺前身),假槟城光大视听室演出的《父归》。同场演出还有另两个短剧:《一堆粪》与Wek-Wek,导演是柯牧原,演员有张伟才(饰父亲)、潘蓝波(饰贤一郎)、苏凤萍(饰母亲)连胜芳(新二郎)林诗仪(饰阿种)。张、苏是很成熟的演员,表现内敛而精准;连、林是新演员,胜在青春俊美。主角潘蓝波很有演戏天赋,只是在此剧中用力稍显过猛,在控诉父亲时声泪俱下,情到浓时飞涕喷鼻而出,当时我坐在第三排,也为这“汹汹来势”本能地躲了一下,被迫“出戏”,现在想来仍忍俊不禁。

这个演出,告别了更早以前戏剧演出必建屋筑墙的大布景做法,只用了3个不同形状的箱子,在演出前做不同的排列组合,是一种灵巧简约的舞美构思。导演把重点放在人物造型与个性创造、场面气氛与动作张力的把控,处理是现实主义的,效果抓人。

更多文章:

叶伟章/当梵乐遇上艺术──《慈爱之音》新山专场
感受魔幻非凡的魅力 完美融合鼓击与空中舞绸—— 空中歌舞剧《SAKTI》 
叶伟章/古老歌谣的灵魂 现代舞蹈的身体──专访当代编舞家布拉瑞扬 
唤起人们的回忆情感 集体戏中对话──“TEAM聚团”舞台剧《客家》 
西北孤鸟/两个卖惨的妈妈和10个耍宝的孩子──评何家伟版《寻找小猫的妈妈》 
谭宝婷/舞出真实自我──舞续舞集舞团跨步展演4.0《洗衣机》肢体剧场专场 
吴伟才/一笔挥金说蓝色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