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學發現的世界中,有時最出乎意料的英雄來自大自然,為我們的環境和健康提供突破性的解決方案。最近一項研究發現,一種名為攀鱸(Anabas testudineus)的淡水魚,因其獨特的皮膚黏液,在全球數百萬癌症患者中帶來希望。攀鱸魚在馬來西亞語中也被稱為Ikan Puyu。
來自英迪國際大學健康與生命科學院系的高級講師劉信元博士(Dr. Douglas Law)與馬來西亞國立大學(UKM)科學與技術院系的沙魯爾·法茲禮副教授(Mohd Shazrul Fazry Sa’ariwijaya)和阿末·阿都·卡林·那茲博士(Ahmed Abdul Kareem Najm)合作這項研究。研究發現,攀鱸魚的皮膚黏液中含有抗癌的蛋白質,可能可以阻止乳腺癌細胞的生長。
ADVERTISEMENT
他們的研究題為《從攀鱸魚皮膚黏液分離的抗乳腺癌合成肽》,詳細闡述了攀鱸魚的獨特之處,該魚能夠生活在受汙染的環境中,其表皮黏液(Epidermal Mucus,簡稱EM)保護它免受病原體或細菌的侵害,同時觀察到其在惡劣環境中的出色適應能力。
他說:“這一突破向我們強調了保護和保存我們寶貴的淡水動物的迫切必要性,確保它們對我們脆弱的生態系統做出重要貢獻。”
根據他的研究,攀鱸魚是一種生活在亞洲淡水棲息地中的耐寒魚類, 以在低氧環境中生存以及在離開水中長時間生存的能力而聞名。
“魚皮膚上的黏液含有抗微生物肽(AMP),可以充當保護屏障,保護魚免受潛在有害微生物的侵害並保持其健康。”
劉博士表示:“AMP 因其對抗有害微生物和異常細胞生長(包括腫瘤)的能力而吸引了眾多研究人員的關注。”他補充說,它作為一種自然防禦系統,有助於抵禦感染並可能幫助控制異常細胞的生長。
當被問及如何提取和製備魚黏液時,他說,總共使用了從森美蘭州日叻務(Jelebu)養魚場獲得的30條攀鱸魚。
“在實驗之前,魚被給予時間適應新環境。 它們飼養在溫度保持在攝氏28度左右的通氣水缸中,併為它們提供飼料。”他解釋道。
這項發表在《自然科學報告》(Nature Scientific Reports)和《馬來西亞科學》(Sains Malaysiana)雜誌上的研究表明,這些魚是在惡劣的環境中被觀察,結果發現,黏液中含有多種具有潛在抗癌特性的生物活性肽。
“黏液很可能充當魚的保護屏障,幫助其抵禦潛在的病原體並保持皮膚的健康。 魚黏液中的抗微生物肽具有抵禦有害微生物、預防感染並促進魚整體健康的特性。”他補充道。
他指出,就攀鱸魚皮膚黏液部分而言,他的團隊從黏液中分離出了特定的肽,並在實驗室中合成了它們。
使用源自天然來源的肽,例如攀鱸魚皮膚黏液,可以在治療應用方面提供潛在的優勢。 這些肽可以為開發用於預防、治療和控制乳腺癌的新藥物或療法奠定基礎。 在指出皮膚黏液的重要性的同時,他指出,需要更深入的研究,以充分驗證其有效性,然後才能在醫療實踐中引入和利用。
他說:“這些發現給癌症患者帶來了希望,並凸顯了自然如何為全球健康挑戰提供解決方案。但我們需要採取措施保護水源免受汙染,實施捕撈法規以防止過度捕撈,並推動保育計劃。”
更多【新教育】點看: 數智化轉型之下 無人教室已來臨? 飢餓30愛心藝人的愛心之聚 赴俄留學 醫學工程系最熱門 他不是唐僧,他是粵劇大師羅家英 本地漫畫家梅志民——用平凡故事創不平凡的《我小的時候》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