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一劃,屏幕亮起。翻了一下,確認在通訊程式裡的“群”記錄中沒有適合的“群”,我便建了個新“群”,把剛答應我要去吃飯聚餐的小夥伴都拉進群裡。
朋友對我下了個“建群狂魔”的標籤,說我最喜歡建各種聊天群組。除了那種比較正常的大群,像打羽球的球友、中學同學、大學同學、社團的群組,還有一些臨時組建的聚會、喝茶聊天群等。各個群組成員或有重疊,關係越近、社交頻率越高的朋友重疊的幾率就越高。
ADVERTISEMENT
對我來說,群組功能很是方便。把相關人員拉進群裡,共同討論事情,便於提高溝通效率。以聚餐來說,參與的朋友能在群裡討論並確認聚餐的時間與地點。就算沒發表什麼意見,在群裡也能直接收到就餐地點與時間的通知,以防遺漏。聚餐結束後,還能在群裡分享些合照或是食物擺拍照等,為這個聚會畫上完整的結束,也為下一次的聚會下個伏筆。
而我不斷建新群的執念,是源於一種“不打擾不相關人員”的心態。昨天參與聚餐的朋友今天不一定也會參與逛街,明天更不一定會一起打球。那樣的話今天的逛街行程就不需要去打擾昨天聚會與明天打球的球友。同樣的,我也覺得自己沒有參與的活動,不需要在群裡參與討論,或經歷其他人討論的過程。我怕打擾到別人,自己也不想輕易的被打擾。
貴在一份參與
久而久之,標註著不同名稱的群組越建越多。把這些群都在表上畫好,或交集或分離,或大或小,或近或遠,就像是人與人之間的樹狀關係圖。
以人際交往的角度出發去看待社交軟體上的“群”與現實中的“群”,其實契合度還是蠻高的。現實生活中我們總在不同的群裡遊走。總有個群,象徵著“家”。總有個群,能夠讓你吐槽那些生活中的不愉快。總有個群,會懂你說的冷笑話。
當然,不是每個群組都適合你。我就曾加入一個羽球群,大家因為一些小事不歡而散,我當下也果斷退群。加入不適合自己的群,自己受罪他人也受累。人生短短几十年,還是應該把有限的時間放在那些值得的人與事之上。
“群”並不是現代的概念,從以前就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說的就是如何選擇“群”的重要性。身在群中最成熟的定位,是既不需要試圖影響別人跟著自己的行為準則過生活,也不用因為特立獨行而擔心自己被同化或被排擠。很多時候,只是貴在一份參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