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燕园春秋

|
发布: 7:00pm 22/07/2023

燕园春秋

日本茑屋书店

燕园春秋

日本茑屋书店

禾風.塑封圖書何以扼殺書店的生命力

禾风

當我們走入一家書店,看到琳琅滿目、有序成列的“知識方舟”時,請給予它一份基本的尊重。畢竟,當我們不再需要用塑封讓人與圖書保持安全距離時,讀書的意義就達到了。

ADVERTISEMENT

上個月,日本蔦屋書店在馬來西亞開設的首家東南亞旗艦店,營業不足一年,店裡被蓄意破壞的書籍已堆積如山。為了即時止損,蔦屋書店不得不使用透明薄膜將書本包起來。在相關的新聞報道貼文下,網民斥責國人公民素質低下的同時,也紛紛心疼起書店來。也有不少書店的“鐵粉”對這一情況深感失落,畢竟大老遠地跑到書店,只為求得“書香”的在地體驗,倘若書都被包得嚴嚴實實的,那倒不如網購更省事。

塑封圖書的大量登場,不僅是圖書市場化的結果,也是實體書店在轉型過程中的無奈之舉。在互聯網尚未普及的年代,書店以售賣書籍為業務主軸,其消費者也多為“即買即走”。但科技的發展重塑了人們的購物行為,書店演變為圖書體驗中心,從聚焦“貨”到側重“場”,“只看不買”的大有人在。如果不把書塑封起來,任由讀者隨意翻閱,圖書品相確實令人堪憂。

在消費文化盛行的當下,圖書作為消費品的特性也愈發顯著,大部分的書配有薦書腰封或書籤、明信片等附贈品,而塑封可以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避免圖書因被人肆意破壞而有所殘缺。其次,許多讀者都希望自己購買的圖書是沒有經人們翻閱的全新品,塑封包裝較好地滿足了這些人的需求。短期來看,實體書店可能可以因此降低損失,並減少對瑕疵書進行二次銷售或向出版社退貨的問題。但從長期來看,大規模塑封的做法會否葬送實體書店的未來,也令人十分擔心。

許多實體書店為了權衡這一難題,選擇在書架上擺出樣書——畢竟“樣品損耗”也是線下店鋪的成本之一,但這卻不能保證其他塑封新書不會被讀者擅自拆閱。一來,有些讀者一旦拿走樣書,看完後就會隨便塞在其他書架上,其他讀者找不到樣書時,往往就不打招呼地拆封待售新書;二來,總有一些“手癢”的讀者,想白嫖一種拆新書帶來的快感,甚者用指甲來劃破塑封,導致圖書封面留下一道道凹槽痕跡;又或是,有的消費者會把自認為“礙事”的軟精裝圖書封皮取下,然後隨手一丟。

閱讀一本好書的體驗感,有來自文字或插圖的視覺呈現,有油墨與紙張散發的獨特香氣,也有質地和手感帶來的愉悅觸覺。少了翻閱試讀的機會,願意去實體書店的人就越少,客源變少的書店就越是承受不起圖書損耗率和折舊率,從而形成實體書店的惡性循環。另外,塑封的不可降解材質也不利於環保,讓購書這一行為產生了額外的白色垃圾。

所以,實體書店到底應不應該用塑封把書包起來?書店的營利的考量將書籍塑封的做法完全符合情理。但站在更宏觀的層面考慮,為拯救更多書店,讓社會上留存更多的文化生活空間,人們依然希望書店能至少提供一部分“裸書”供人閱讀,讓書籍不單單是純粹的消費品或裝飾品。但同時,更希望廣大讀者愛書,就要愛護書。當我們走入一家書店,看到琳琅滿目、有序成列的“知識方舟”時,請給予它一份基本的尊重。畢竟,當我們不再需要用塑封讓人與圖書保持安全距離時,讀書的意義就達到了。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