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智力可以分為流體智力和晶體智力,而流體智力在早期發展高峰,但在過後會急劇下滑。這個理論強調了智力發展的時期差異,以及智力在不同生命階段的作用。
ADVERTISEMENT
經濟學者奧斯瓦爾德(Andrew Oswald)和布蘭奇洛爾(David Blanchflower)做了一項全球性的調查,結果顯示,從二十多歲進入職場到近退休50歲的生活,大家的生活越來越不快樂。但是在五十多歲到六十多歲的階段,大家幾乎都變得快樂。可是到了65歲後,只有半數的人會繼續快樂,另外一半則會憂鬱到人生的終點。
記得多年前,滿亞法師曾說過,隨著年齡遞增,我們的生活應該會過得越來越優雅和自在。他說,人生的各種經歷和挑戰應該讓我們更有智慧及能力去面對生活,我們能更從容地去處理生活上的各種挑戰及管好自己的情緒。影響我們情緒的不是外在環境的變化,而是我們內心如何應對這些外在的刺激。
另外,上述調查也指出,早年越是成功的人,到了老年越可能不快樂,因為當這些高成就者年紀大了,他們發現自己無法再創高峰,早年努力帶來的成就的滿足感已經消失,他們需要更大的成就來滿足自己。由於體能和其他功能不如年輕時期,若繼續期望能夠像年輕時般的活力和創造力,失望的日子會更多。這類例子在體育界和醫學界更是常見。
哈佛大學教授布魯克斯(Arthur Brooks)把這個現象稱為“奮鬥者的詛咒”。他說,這群人以前的表現傑出,後來陷入無法避免的衰退,不滿意無法再創造早年的成就,他們認為自己沒成就感,因而陷入憂鬱。
布魯克斯教授認為,想要打破奮鬥者詛咒,我們必須啟動第二曲線的成長。
在這裡心理學家卡泰爾(Raymond Cattell)提出了有關人類智力的理論,認為人類具有兩種不同類型的智力,而且這兩種智力在人生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發展趨勢。
第一種智力被稱為“流體智力”(Fluid intelligence),它主要涉及邏輯推理、彈性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包含數學和閱讀能力。在這個理論中,一般人的流體智力在早期成熟階段會達到高峰,這意味著在青少年時期和早期職業生涯中,人們更容易在各方面取得成功,並依靠流體智力來展現自己的出色表現。
然而,這種流體智力並不是一條永遠向上的曲線。卡泰爾的理論指出,到了三、四十歲,流體智力會急劇下滑。換句話說,在中年之後,人們依賴流體智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會明顯減弱,這可能導致一些原本依靠智力優勢取得成功的人面臨新的挑戰。
除了流體智力外,心理學家還提出了“晶體智力”(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這一概念。晶體智力是指通過學習和體驗獲得的知識、技能及經驗,它在一生中相對穩定,並且可以在年齡增長時持續發展。因此,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可能會更多地依賴晶體智力來應對挑戰,彌補流體智力下降所帶來的影響。
總結來說,卡泰爾提出的理論認為人類智力可以分為流體智力和晶體智力,而流體智力在早期發展高峰,但在過後會急劇下滑。這個理論強調了智力發展的時期差異,以及智力在不同生命階段的作用。
我們必須要認清這個事實,以便在人生不同階段發揮不同的智力和能力,就像李宗偉和林丹過了球場的高峰期,就必須要轉行去當教練或其他行業,而不是夢想繼續在球場上揮拍。
接受年輕階段的結束,方能開心啟動第三人生!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