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博物館日,設在每年的5月18日。那是為號召世界各國更關注博物館事業與文化領域發展而設立的節日。在這每天皆是節慶的時代,之所以會記得有這個節日,只因去年6月與死黨一起參觀婆羅洲文化博物館,聽他提起在臺北時因剛好碰上博物館日,而能免費參觀故宮博物館的往事。
那時婆羅洲文化博物館適逢重新開啟,免費讓民眾參觀的期間。而我不只搭上這趟班車,還是二度入館參觀。今年5月18日,在社媒重新分享當時參觀文化博物館後寫的帖文。看著照片與文字,仍感覺像是愛麗絲夢遊婆羅洲般,翻越這片土地的森川裡海。經過歷史迴廊,則隱約聽到時間路過傳來細微的腳步聲。將近一年了,對於婆羅洲文化博物館的喜愛,卻始終沒隨著時間流逝與反覆提起而被沖淡。
ADVERTISEMENT
不同時間、地域、文化、古蹟、神話等遺蹟,皆被一一整拾打點好,再分門別類,置放在異境城堡內的各個空間。我走進這座全馬最大,共5層樓高,擁4個主題展廳的時空保存庫凝望著每件文物,細讀它們的身世背景;或是拿起聽筒,靜心聆聽另一個空間傳來的異族咒文、歌謠以及民族樂器奏曲,還有每次按下“回放歷史片段”按鈕的瞬間,我都感覺像在把玩著一尊尊沙漏。我鑑賞著時間的沙粒,在手中瓶器內,不斷重演歷史的零碎片刻。
絕美光影的文化之旅
兩次入館,共9小時的逛館體驗中,頻頻有種歷經輪迴,反覆遊走於歷史狹縫間的感覺。我想這得多虧於科技之神的加持。在祂神力庇護下的博物館,不僅模糊了時間與地域的界線,更打破了現實與虛幻的隔閡,為訪客帶來一趟兼具絕美光影與視聽享受的婆羅洲歷史文化之旅。
走出博物館,調回人間的時區。望著眼前這座城市,想著這個世界,又何嘗不是由一座座舞臺拼接而成?一批批演員輪番上陣,在歷史舞臺上,演著換湯不換藥的劇情。而每場戲的見證者,終究還得離場,讓位給下一場戲的觀眾入席。
在歷史巨流中游蕩迷茫的我們,再怎樣努力都抓不牢自指縫流逝的沙。慶幸的是,這世間有博物館的存在,仍默默守護著,時過境遷後的遺族。
兩度出入這兩個時空間,無論是初返人間時,炎熱且透著汗酸氣息的正午;還是第二次推開世界大門時,與雨後涼爽的貓城重逢,陣陣隨車輛奔馳捎來的風,都有種時間與我擦肩的感覺。我的掌心,則彷彿殘留著歷史的零星沙粒,揉捏摩擦間,仍隱隱聽到它們的呢喃碎語。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