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打灵再也29日讯)日前社交媒体疯传一则在中国发生的视频,只见一名年轻妈妈抱着小孩走出商场门口时突然摔跤,后脑勺敲到地面,瞬间不省人事并发生抽搐,情况十分危及,庆幸当时获得一名路过的护士出手相助,提供心肺复苏援助才把她从鬼门关拉回来。
该视频较后在大马引起网民疯传和关注,其中,在TikTok上以创作健康内容而广受欢迎的万医生,及时针对这种情况做出了解释。
ADVERTISEMENT
据了解,该女子可能是后脑敲到地面导致脑出血,如果迟了进行心肺复苏,她可能就抢救不回来了。通过这次事件,万医生强调了掌握心肺复苏知识可以挽救生命的好处。
他说,有些人敲到头会出现头晕、头痛、产生“脑震荡症候群”;或是出现脑挫伤、脑出血或脑水肿等轻重不一的状况。
“轻微的头部撞伤,如果只是肿胀起来或皮肉伤,且患者精神状况良好,就不需要立刻送医。”
他提到,比较需要担心的是颅内出血,当血块压迫到脑组织就会造成伤害。

因此,他认为,该女子很大可能摔倒时后脑勺敲到地面,才会出现前头部震荡导致脑部出血而抽搐的状况。
“脑部受到震荡会导致微血管爆裂,形成脑部出血,这很危险。”
“她已经完全失去意识、没有了呼吸,这时候为她进行心肺复苏是最有效的方法,否则很大几率会失去性命。”
综合中国媒体报道,经过一段时间的心肺复苏抢救后,女子最终恢复了心跳,并逐渐清醒,恢复意识。
万医生也在视频中讲述如何适当使用心肺复苏救人一命的动作。
他最后重申,强调掌握心肺复苏知识非常重要,可以在紧急关头挽救一条宝贵的生命。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北京30日综合电)“有人晕倒了!有谁懂急救吗?这里需要帮助!”11月23日下午4时许,中国清华大学西操场传来紧急求救声。当时,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北京清华长庚医院)2023级博士生张可正在附近散步,听到求救声后,他飞速跑了过去。
中新网引述《北京日报》报道,张可抵达现场后看到一位中年男士晕倒在地,面部、嘴唇已经青紫。触摸颈动脉搏动、检查身体情况后,张可发现倒地男士已没有了心跳、呼吸和意识,初步判断属于心脏骤停。
“快去拿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张可一边请他人帮忙,一边调整患者呼吸道位置,确保通气顺畅。随后,他麻利地松解患者上衣,跪地开始进行心肺复苏。大约半分钟后,一位热心人士将AED送到患者身边。接过AED,张可开始为患者进行自动电除颤。一次除颤后,患者的颈动脉搏动和呼吸仍然没有恢复,他立刻启动下一轮心肺复苏。

大约一分钟后,患者逐渐恢复了心跳和呼吸,也有了脉搏搏动。从张可跑过来开始紧急施救,全程只有三分钟左右。“当时天气挺冷的,我给他披了衣服保暖。”张可一直等到患者被送上救护车后,才离开操场。经过了解,患者已转危为安。
关键时刻敢于出手相救的张可,正在清华读博,师从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张蕾,所学专业为妇产科学。他已经考取执业医师资格证,具备行医资格,“救死扶伤是医生的使命,只要有人需要,我肯定会冲上去!”
三分钟抢回一条命,张可认为,这次成功挽救患者得益于及时的心肺复苏和使用AED。“心脏骤停患者的黄金抢救时间是发病后的四至六分钟,超过六分钟患者死亡率将大大增加。部分患者的心肺骤停还伴随室颤,单纯心肺复苏无法抢救,必须使用AED设备。”
清华大学红十字会介绍,清华自2019年3月启动“让校园更安全”——清华校园公共电除颤“黄金急救”计划,目前校园里配备了360多台AED设备。12月,清华将上线“清华AED”小程序,面向师生、家属、游客等所有进校用户,实时显示校园内正常运转的AED设备;突发情况时可就近呼叫关联志愿者,为患者争取最佳急救时间。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