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的胖子比率是東南亞國家之冠,甚至小胖子也不少,年紀小小就已經有超重的問題。
然而原來大馬營養不良的孩子也不少,平均每5名兒童當中,就有一名有發育遲緩問題。
ADVERTISEMENT
根據2022年國家健康與疾病調查(NHMS)數據,兒童成長到5歲時,應該達到其成年身高的60%,但令人遺憾的是,調查發現21.2%或者說五分之一的兒童面對發育遲緩問題。
上述報告還指出,除了兒童,6.8%的青少年也同樣面對發育遲緩問題,他們在本應是促進生長的發育高峰期完全沒有飆高,錯過了本應可以接近潛在成年身高15至20%的時機。
因此馬來西亞兒科協會(MPA)從2012年就聯合各相關組織發起了“IMFeD兒童成長計劃”,探討我國兒童發育遲緩的問題,並從2018年開始啟動“成長觀察月”篩查活動,免費為全國兒童做健康檢查。
這項免費兒童篩查活動,至今已經為12萬7000名兒童進行了篩查,並針對個別情況提供建議與改善方案,確保兒童能夠正常發育成長。
而今年的篩查活動,將從8月開跑,為期3個月,家長可以帶適齡兒童到國內參與這項計劃的診所做健康評估,以幫助兒童重新回到正常成長軌道。
“IMFeD兒童成長計劃”是由馬來西亞兒科協會(MPA)、馬來西亞醫藥協會、馬來西亞家庭醫學專科協會、馬來西亞幼兒園協會和馬來西亞註冊幼兒照顧及發展協會聯辦,今年已經邁入11個年頭。
IMFeD兒童成長計劃主席兼馬大醫藥中心兒科肝膽腸顧問醫生李緯夏教授表示,“成長觀察月”的目的,主要是識別身高發育受阻或有發育風險的兒童和青少年,通過這項計劃為適齡兒童做篩查,然後向父母提供適當營養諮詢和支持,以幫助孩子重新回到正常成長軌道。
他表示,儘管大多數馬來西亞兒童和青少年都是正常發育,但發育遲緩仍然是部分兒童的問題。
發育遲緩帶給兒童的短期和長期影響是顯著的,當中包括容易生病、錯過學習機會、學習成績較差、自尊心較低。同時,成年後也因發育遲緩影響,提高患慢性疾病風險、經濟生產力下降和終身收入潛力降低等相關影響。
因此,他認為必須及早預防兒童發育遲緩的問題,避免孩子因為沒有攝取足夠營養,而出現成長停滯或減緩的情況。
“兒童缺乏足夠的能量、蛋白質、脂肪和微量營養素,包括鈣、維他命D等,他們的骨骼和肌肉將無法以健康的速度發展。”
李緯夏表示,生長停滯可能發生在兒童和青少年任何時期,而且過程往往是緩慢的,以至於常常被忽視。隨著時間推移,這些孩子可能永遠無法恢復他們的身高,最終成為終生受發育遲緩影響的成年人。
他強調,只有在符合基礎條件下,兒童才能達到最佳生長,包括良好餵養習慣、優質營養、適齡的充足體力活動,以及從小定期觀察兒童生長進度。
為了確保家長了解孩子的成長進度,他鼓勵家長帶1至17歲的孩子接受M-I-M生長評估。
M-I-M評估分別是:
- Measure(測量):測量兒童的體重和身高,並將這些數據繪製在世界衛生組織發出的生長曲線上,以確定兒童的生長情況是否處於正常、有風險或發育遲緩的範圍。
- Identify(識別):如果兒童發育遲緩或出現生長停滯情況,需要識別潛在原因,常見因素包括營養不良、不健康生活習慣、潛在的醫療條件、不良的育兒技巧或設備。
- Manage(管理):鑑定原因後,醫療人員將提供管理這種情況的建議,如提供充足且適當的營養、改善育兒技巧和鼓勵健康的生活方式行為等。
李緯夏表示,今年所有參與“成長觀察月”篩查活動的醫護人員、兒科醫生、家庭醫生,都參與了馬來西亞兒科協會所主辦的工作坊,讓參與者更瞭解這項計劃的目的及篩查方法。
他提到,冠病疫情也給兒童發展帶來兩個層面的影響。第一個是收入來源減少的家庭,家長花在食物的預算減少及對食品安全的要求降低;相反的另一個群組卻是因無法出門,缺乏運動,導致體重上升,呈現兩極化情況。
該協會也曾經想過到學校為孩子做篩查,除了要克服地點問題之外,還有校方是否允許醫護人員進入也是一個因素,因為不是所有家長都喜歡孩子的健康被評估。
“無論如何, 我們已經針對疫情對兒童成長影響展開了一項調查,估計年杪將可以公佈調查結果。”
馬來西亞兒科協會主席西華古瑪醫生表示,“IMFeD兒童成長計劃”為關注孩子成長的家長提供一個瞭解孩子成長進度的機會,該會將與所有相關機構合作展開教育活動,為家長提供各方面的兒童成長資訊。
有關活動的鏈接,可以瀏覽https://www.facebook.com/MPAEDS/ 或 https://www.youtube.com/@mpaeds。
他表示,這項計劃另一個重要活動,就是“成長觀察月”年度篩查活動,從8月至11月,在所有IMFeD診所進行,參與的診所名單可以瀏覽 https://clinics.imfed.my/。
過去這項計劃關注於兒童成長,如今已經擴大至青少年,包括篩查及各項醒覺運動,希望可以接觸到更多兒童及青少年。
“1歲至17歲的兒童及青少年都可以參與這項免費篩查,我們希望通過這項計劃打造一個健康兒童的成長環境。”
西華古瑪表示,在2018至2020年的篩查中,60% 1至15歲的兒童及青少年都有超重問題,相對的19至23%則是體重不足。尤其在是2019年,25%參與篩查的兒童都是體重不足,也就是說每4名兒童當中,有1人是體重不足。
他認為,國內兒童不是缺乏食物,而是缺乏營養與飲食不健康,而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是導致兒童肥胖的主要原因。
“不健康飲食習慣所引發的兒童肥胖問題,多數是出現在城市貧窮地區,不會在鄉村看見,因為城市生活成本高,家長唯有犧牲健康飲食的預算。”
他也提到,城市生活方式改變是其中一個因素,以前的孩子大多由老人家照顧,注重孩子的飲食,所以不會出現超重或營養不足的問題。
他表示,兒童及青少年呆在學校的時間有14至16個小時,所以日本人從幼稚園開始就對兒童灌輸食物營養的重要性,大馬人應該向他們看齊,從學校開始做起,為兒童提供營養食物。
發育遲緩的兒童 或面對精神健康問題
兒科心臟病專科兼兒科心臟病學家楊祖妮娜法吉爾(Yong Junina Fadzil)醫生表示,根據她的臨床經驗,很多父母認為,孩子肥胖是基因問題,但其實基因因素只佔了20%,主要是兒童的飲食習慣失衡及缺乏運動所導致。
臨床心理學家菲爾多斯慕達教授則提到,有發育遲緩問題的兒童或許會面對精神健康問題,他們會因為體型矮小而缺乏自信,進而影響他們的競爭能力。尤其是在學校活動方面,更是缺乏信心與社交能力,間接的影響了他們的學業,缺乏能力去處理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如霸凌事件。
“所以父母必須瞭解孩子的習慣、專長與發展,觀察他們的生理成長、社交能力與心理健康,以有利於他們將來的發展。”
更多文章: 大馬每3兒童 就有1位有貧血風險 周志輝/有乳糖不耐症也能食用芝士 盛曉峰 / 頸椎間盤突出、平山病 壓制頸椎神經造成肌肉萎縮 周志輝/鹹魚致癌風險與亞硝胺有關 應秉持偶爾小量的食用原則 林仁吉/中醫治療能否緩解或降低前列腺放療時出現的腸胃道氣體? 電腦、手機關機,大腦卻無法關機?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