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我主講“生涯規劃”,問到學員“成功”的定義,多數回答:像王永慶、郭臺銘、張忠謀,或殷琪等,最近卻聽到不一樣的答案了。
“做自己!”斬釘截鐵的3個字,讓我大吃一驚,什麼叫做“做自己”?好奇地再問下去,大夥兒的答案就有些模糊了,有的說:“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有的說:“就不要管別人的想法啊!”
ADVERTISEMENT
父母做自己?
父母這一輩多數是延續家族的期待,按照長輩栽培的方向懵懂前行,待成年後回頭一望,發現原來是踩著爸媽的影子,完成爸媽的夢想,那──自己在那裡?
瑞士心理學家容格說過:“每個人都有兩個生命。首先是活給別人看的,第二次是活給自己的。第二次生命,常常從40歲開始。”
顯然40歲前多數為他人而活,多少有些“失去自我”“迷失自我”,40歲之後則心智漸開,歷練更多,清楚如何做自己。
然而針對十多歲青少年兒女嚷著“做自己”,爸媽又如何去理解呢?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已經有不少摟著平板,佔住電腦的孩子,大聲地對嗆爸媽:“你為什麼管這麼多?難道我不能做自己嗎?”
啼笑皆非的爸媽盛怒之下也頂回去:“好啊!你怎麼養活自己?”“你的學費從那裡來?”“還沒長大就不聽話了。”
一方面是急於長大成人的孩子,另一方面是急於保護孩子的大人,在立足點相異的情況下,自然是話不投機,更多的爸媽對“做自己”解讀成“做個自私自利的人”而增添擔憂。
“做自己”3大迷思
“做自己”在阿德勒個體心理學裡強調一個人“不需要變得特別,只要接受現在的自己。”
所以,“做自己”至少要先了解“現在的自己”有些什麼個性特質,認清自己的本事有多少?如果“接受”而腳踏實地過日子,這樣的“做自己”必然穩紮穩打,一帆風順。
萬一無法“接受”自己的不足,還不滿家庭背景或社會現況,那麼這個渴望做自己的孩子即將成為怨聲載道、四處惹禍的人了。
所以,爸媽不妨提前跨越“做自己”的3大迷思,讓孩子真正成為健康快樂又利己利人的人才。
第一迷思:過度尊重
有的爸媽放寬界線,讓孩子為所欲為,從小享受自主權,偏食無所謂,對尊長不禮貌也沒關係,致使孩子變得沒大沒小了。
第二迷思:錯誤榜樣
有的爸媽本身不遵守公共秩序、闖紅燈、大聲喧譁、得理不饒人,使得孩子誤以為“我行我素”就是做自己。
第三迷思:錯失導正
當孩子不服團隊規範,或是對人生方向迷惑時,爸媽錯失良機和孩子深談,以致孩子自以為做了“與眾不同”的表現,或是自認有“更勝一籌”的決策,導致“做自己”佈滿了荊棘。
聰敏做自己
聰敏在八九個月大,就自行抓著奶瓶喝奶,兩三歲對爸媽給的衣裝有不同搭配,不喜歡到圖書館、書店,卻喜歡進博物館、科學館,尤其聽到天文、地理知識的錄音帶,總是睜大眼睛地著迷。
爸媽注意到聰敏的獨特表現,於是夫妻幾經商量後,除了科普方面的增強,也需加強人際關係的學習,讓他在“做自己”這條路上,能面面顧全。
幼稚園小班起,讓聰敏自行請教公園的玩伴,可否輪流蕩鞦韆;又,參加“故事屋”活動,練習講故事給同伴聽,還參加“情緒管理探索營”,學習自我探索、自我認識。
聰敏的爸媽以兒子為榮,媽媽告訴我:“聰敏是獨生子,從小又很有主見,我們讓他在‘做自己’的成長路上,心中有自己,更要有別人,絕不是獨來獨往地自私自利。”
可見,“做自己”還是需要正確方向的引導,絕不是茫無所從,或是一意孤行。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