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日訊)我國7月的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仍處榮枯線下,經濟學家普遍認為,全球經濟走緩,且去年低基數效應消退,整體制造業第三季料續疲軟,不過考量內需及就業市場穩定,維持全年經濟增長預估。
ADVERTISEMENT
全球經濟走緩
低基數效應消退
標普全球(S&P Global)週二(1日)公佈,雖然7月大馬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從6月的47.7略升至47.8,但還未能突破50點榮枯線,且引起關注是新出口訂單增速放緩,寫下2020年5月以來最大跌幅。
肯納格研究經濟學家萬賀銘和團隊今日在報告指出,全球經濟趨緩,加上去年的低基數效應降溫,7月表現符合預期。
“我們預期,製造業今年第三季料續疲軟,整體弱勢料將持續至年底,而這個將會衝擊第三季經濟增長前景,估計會從第二季預估增長6%(第一季經濟增長5.6%),到了第三季會顯著放緩至3.4%。”
縱然第三季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潛在顯著承壓,但該行仍維持我國全年經濟增長預期在4.7%;去年則取得8.7%的增長。
“我們看好國內經濟表現,預期內需將能續維持韌性,同時支撐整體增長,這歸功於國際遊客重返國內市場,加上就業市場走穩,這也反映在較低失業率及家庭收入穩定增長,繼而帶動旅遊相關次領域穩定復甦。”
經濟增長前景潛存下行風險
無論如何,萬賀銘及團隊也意識到經濟增長前景潛存下行風險,主要來自外圍領域。
放眼區域同儕,日本、韓國、臺灣及中國最新出爐的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也未能突破50點榮枯線水平,而本地及區域製造商的悲觀情緒,反映區域乃至全球需求持續萎靡。
雖然如此,MIDF研究還是維持全年經濟增長預估,相信我國今年國內生產總值可取得4.2%增長。
“出口表現仍無法振奮人心,實際商品出口今年料萎縮2.%,比起去年則大漲11.1%。”
另一方面,大眾投行研究認為,主要先進經濟體的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和工業產出減速,拖累新興市場的貿易出口和製造業活動,而製造業需求和生產指標趨同疲軟預示市場更脆弱。
“在外圍大環境逐步走軟下,我們預期,國內製造業產出將與半導體領域面對的短期週期性下行趨勢保持一致走勢,而半導體領域一直積極應對不利的增長勢頭。”
該行預期,整體制造業領域今年或會進一步趨軟,僅能取得2%增長;相比去年則攀升8.1%。
電子電器領域未見覆蘇
“縱然今年整體領域不至於萎縮,但目前電子電器(E&E)領域還未見有何復甦跡象,且企業前景偏向慘淡,還得在國內外市場競爭日益疲軟的訂單。”
大眾投行研究指出,企業商情指數雖從去年末季的85.9走強至今年首季的95.4,但仍續在關鍵的100點水平下游走。
“因此我們預期,我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接下來將能與廣大的全球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呈平行軌跡,即今年接下來,我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始終未能衝破50點。”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