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文藝春秋

發佈: 9:01am 04/08/2023

俄羅斯

人工智能

俄烏戰爭

革命

米蘭昆德拉

文藝春秋特輯

百年孤寂

布拉格之春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楊凱斌

輕與重

社媒演算法

【米兰‧昆德拉特辑】杨凯斌/举轻若重的对照组

作者:楊凱斌
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 1929年4月1日~2023年7月11日),小说家,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的布尔诺。1975年流亡法国,1981年成为法国公民,2019年重获捷克公民身分。著名作品包括《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笑忘书》《不朽》《玩笑》等,影响深远。2023年7月11日,米兰·昆德拉久病逝世,享年94岁。(法新社照片)

事先声明,这是一篇浅碟的读者的个人阅读经历回顾,试图在时空背景下去有所体会,而僭越了文字和文本(的可能)。

米兰‧昆德拉高龄逝世的新闻在文友圈传阅开来,似乎有点“冷”。《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在80及90年代中英知识圈曾红极一时,他曾如同村上春树一般被视为诺贝尔文学奖的遗珠。如今这位文学大神似乎遇上了数位转型之下,世代更迭的知识断层障碍。

ADVERTISEMENT

我在大学静下来的时刻,就是参加名为“孤舟”的小众文学团体。几位爱好文学、电影、漫画的学长姐带着学弟妹,让我第一次接触米兰‧昆德拉、马奎斯和村上春树就为之着迷。这个阅读组合充满了矛盾和迷人之处,一个带有浓厚的哲学气息,另一个充满激情奔放,还有一个拥有空灵的节奏,但它们都触及了生命中的矛盾和迷茫。或许这正是90年代中期的小文青所追寻的感觉,一种反建制的波西米亚风格,享受着爵士乐、啤酒、咖啡的品味和风格,还有王家卫的电影。

90年代中期小文青们捧着经典和孤寂星球阅读城市是时髦。因此若干年后,当我在英国完成硕士学业,终于能够朝圣布拉格这座城市时,确实兴奋不已。相比于柏林的历史沉重(博物馆岛和纳粹焚书)、巴黎的时尚奢华和喧嚣,以及维也纳的名人辈出(管理学之父杜拉克的《旁观者》传记),布拉格以其哲学性的反思显得独特而吸引人。这座以河流及桥梁著称的文化城市正是卡夫卡荒谬世界的发源地。昆德拉的作品,在两场诞生在布拉格的政治启蒙运动——及天鹅绒脉络下阅读,更有立体的意义。

》开宗明义的“万劫回归”哲学辩题,纵然有西西弗斯日复一日,把巨石推上山顶又滚回山下永无止境地重复的消极,但也有个体挑战困难庞大的结构中,不断地奋斗产生的自由意志(存在主义的回应)。虽然昆德拉更多将其视为偶然,甚至是欲望产生的挑衅轻藐,以不能承受之“轻”来瓦解各种文以载道的冠冕堂皇之重。这个对比与现代社会科学着重分析——结构与个人的能动性(agency)之间的张力,通俗一点说就是在问:究竟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

以“重”形塑出来的这个社会结构(从左派的集权政府)到资本主义的商业利益考量,都有媚俗的影子,自我屈服迎合大众口味、庸俗浅薄的行为。某种程度,这也是对于想要改变世界的手无寸铁的书生知识分子的反讽。以理想主义打造出先锋队伍,试图唤醒社会的知识分子,最后竟出现摧毁自由意志的铁幕主义,甚至沦为粗鄙粗暴的统治者用来抹掉记忆,改写历史的工具。曾是铁铮铮的革命好汉晚节不保,在自己催生的新世界中折腰曲膝,取而代之的是假大空的真理报。或许这个诘问思辨,也在回应地缘政治上著名的德国问题何去何从,崛起在中欧的新兴德语系国家,受到左右南旧有大国的包围(英美、俄国、法国),一战凯撒战败民不聊生的通膨,二战希特勒的疯狂,直到粗暴的共产主义巅峰史达林,德语系究竟应该如何在全球体系里头安身立命,找到自己的位子?新近的,又打开了这个旧问题的盖子。

昆德拉的“怀疑姿态”,在当时与另一位采取不同路径,留在捷克领导1989年天鹅绒革命,强调“没权力者的权力”的哈维尔,成了对立面,因此据说在捷克本土的受欢迎程度不如外界热络。就算常在小说作品中常提到跑步,爵士音乐和酒吧的村上春树,也在耶路撒冷文学奖上直球对决权威以色列,重申在高墙与鸡蛋面前,他将永远站在鸡蛋的一边。

昆德拉之“轻”,或许也可与南美洲魔幻文学大师——马奎斯放在一起对比。不巧的是,南美洲与中欧同样是20年代社会主义革命的实验室,左派与社会主义诞生于中欧,最后以国家集权的体制出现崩溃,在南美洲则以革命神学的形态对垒着美洲霸主——美国的影响。

里头,屡次革命失败,又寂寞孤独的上校坚持不放弃,瘟疫之后不放弃相信爱情者最终开花结果。如此浪漫又懂得享受生活喜悦者,唯有抽着雪茄来革命的切‧古瓦拉才称得上是名正言顺的海报男孩。

如果晚年的昆德拉熟悉,那么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媚俗的描绘与揭露,可能会有更深刻的伸延。从昆德拉那一辈经历理想主义到国家极权主义的幻灭,后资本主义的社交媒体演算法则印证了媚俗之泛滥成灾。从自恋造作,强调流量,急功近利变现的演算法到巅峰的人工智慧,会否演变出另一种更精细操纵真相,操纵网民情绪宣泄与跟风行为,甚至无法掌控AI的胡说八道的科技极权主义,已是近虑了。

掺杂着国家机关的管制和威吓,社交媒体已是文图媚俗聚集地的巅峰处。因此网民也可以效仿“万劫回归”式的诘问,究竟在虚拟世界的奋笔疾书是否属于徒劳无功的西西弗斯搬运工,还是每次都会掉入不同河流的多元宇宙?或许让人们以举轻若重的姿态,挑衅戏虐所有的一本正经,揭露所有道貌岸然之下的冠冕堂皇,拒绝遗忘,才是人性永恒的考验,才是我们与AI的分别,更是米兰‧昆德拉刻印在读者脑海中的永远大诘问。

相关文章:

【米兰‧昆德拉特辑】许通元/昆德拉的偶然与苏联入侵的核心
【米兰‧昆德拉特辑】吕育陶/生活在他方之轻和不朽
【米兰‧昆德拉特辑】杨凯斌/举轻若重的对照组
【重读米兰·昆德拉】陈翠梅 / 为了告别的聚会
【重读米兰·昆德拉】龚万辉 / 阅读昆德拉的几个关键词
【悼念米兰·昆德拉】王晋恒 / 生命轻重、媚俗与记忆的最后叩问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发布: 9:14pm 26/04/2025
莎拉斯瓦蒂:识别易引冲突情绪 善用AI维护社会和谐
阿兹兰沙(右起)、克里夫艾伦、颜嘉康及蒂薇雅以《从零传播到传播英雄——确保社媒内容带来正面影响》为题,与出席者对话。(黄冰冰摄)

(吉隆坡26日讯)团结部副部长莎拉斯瓦蒂认为,随着科技发达,善用人工智能(AI)与数字化有助于维持社会和谐及培养团结精神。

她说,该部与国家团结及融合局视人工智能等科技产物为重要工具,可用于分析和识别会引起冲突的社媒情绪、传播与接收正确资讯等。

数字化技术构建和谐对话

“数字化技术让我们可以构建和谐对话的虚拟平台,在这里,人们可以公开分享自己的观点,并传播和接收准确讯息,不受假新闻影响。”

“人工智能还有助于人们获取有关促进团结与认识文化的教育机会。随着越来越多人了解文化多元性,我们可以从基层开始培养包容精神。”

她是于今早在吉隆坡世界贸易中心出席和谐对话与元宇宙和谐之路(Jejak Harmoni)活动开幕仪式,在会上致词时这么指出。

制作数字内容迎合年轻一代

莎拉斯瓦蒂强调,尽管我国迎来独立第68年、人们和平生活,但维护社会和谐的责任不能间断,尤其是对Z世代和Alpha世代。

“这些年轻人出生和成长在一个由科技、快速资讯和社交媒体驱动的世界,因此,我们需要作出改变,以更加创新且技术友好的方式向他们传达团结的讯息。”

她分享,为了应对上述新挑战,团结部与国家团结及融合局采取了一些措施,包括制作有关团结与文化多元性的数字内容,如短视频、互动纪录片、信息图表等,以迎合年轻一代的社媒使用模式。

“此外,我们也通过开发与团结、和谐及文化相关的教育类游戏,鼓励年轻人以趣味形式了解其他文化。同时,宗教间和谐组(BKAPA)将尝试利用人工智能的学习,来扩大团结教育模型,让年轻人更易于认识大马宗教、民族与文化。”

善用社媒传播团结信息

她鼓励年轻人积极善用科技、社交媒体和数字平台,作为传播团结信息的平台,进而防止传播可能造成分裂的假新闻或仇恨言论。

和谐对话与元宇宙和谐之路活动以《从零传播到传播英雄——确保社媒内容带来正面影响》为题,邀请4位嘉宾分享观点,并与出席者对话。

对话会由宗教司阿兹兰沙主持,分享者为大马原住民青年理事会(MBOA)主席克里夫艾伦、大马峇峇娘惹协会青年团团长颜嘉康及内容创作者蒂薇雅。出席的嘉宾包括团结部副秘书长莫哈末索比利、国家团结及融合局局长拿督仄罗斯兰。

数百人出席和谐对话与元宇宙和谐之路活动,反应踊跃。(黄冰冰摄)
仄罗斯兰(右起)颁赠礼篮给莎拉斯瓦蒂,左为莫哈末索比利。(黄冰冰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