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不相瞒,当我开始写这篇文章时,是抑郁症最严重的时候,身心正在与心魔搏斗,但脸上表情看上去却不像太痛苦。
ADVERTISEMENT
从第一次察觉到症状到现在,经历了7年,病况反反复复,病期最长达一年多之久。这是第二次复发,从4月至今,我经常失眠,也特别嗜睡,睡眠过程中易醒,甚至惊醒,偶尔还会莫名其妙地掉泪,像坠入万丈深渊,只有疲惫、颓废、痛苦缠身。我请假休息,整天瘫软在床上,就只是发呆,食欲不振,非常抵触别人与自己相处,猫也被我冷落,连至亲友都不愿意接触。我几天不出门,沉溺在黑暗里,想过放弃自己,想各种理由拒绝各种聚会,彻底消失在众人眼前。
心情有一些莫名的焦躁/你离我越远越好
外面有橘色的加州阳光/我却躲在自己孤独的黑洞
我只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就是请你leave me alone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流行歌要唤起听众的共感与连结,歌词必须是大家都能从中体会的情感载体。早年陶喆创作〈黑色柳丁〉源于九一一事件,在灾难的震荡波动中,创作人把目光投射到人类存在的价值,开始思索生命的意义。当情绪涨潮时,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听音乐,有助于释放苦闷,内心才能平静下来,再次循环〈黑色柳丁〉时,我从而获得了一种遥远的懂得,一种发泄的治愈。
一想起再累也是要做人/我的思绪便绷紧
谁又要大家比我还担心/胡乱地鼓励人
后来,病情有所好转,慢慢有了力气。虽然暂未能根治,但尽量以平常心面对,重返工作岗位,也试着在生病期间出门透透气、运动、看医生、执笔创作。然而,我的状态时好时坏,反应变得迟钝、无法思考、效率锐减、下笔艰涩、半天呕不出一个字来,没灵感,编辑催稿,死线将至,病况又加剧了。有时候甚至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整个人处在游离状态。同事问我出了什么事,我如上所言相告,对方的反应是惊讶,接着不断地给我灌输正能量,顿时倍感压力。陈奕迅〈开不了心〉的歌词:“不开心就不开心/也别勉强地慰问/但求随着我的心/洒脱地尊重我的伤感”,当然就感谢感激对方的忠言,但我们需要的或许不是鼓励安慰,也不必尝试扭转我们的病情,也不用逼迫我们开心,只要理解我们即可。
抑郁也死/想去死/想去死
你当你医生已死/没见地
我不介意公开病情,加上社会越来越注重精神健康,我自己深受其害,自然希望借此令更多人认识这个病,接受这个病,让病者可趁早就医,以免走上冤枉路。林夕至今仍为情绪病患者写歌,最经典的,莫过于〈黑择明〉,意指“黑暗中选择光明”。他曾与刘德华合作制作一张唱片,只写病,不写情歌,纯粹希望患者听完这些歌去找医生,比如〈多愁善感〉:
来找我不算迟/全因脑分泌出了事
就算你多感性也未试过面对生命懒冲刺
即使未尽人意/亦未至于此
人总有不快时/能乖乖听我讲吃药
并似拍拖相约数十次/顽皮别似小孩子
即使你未同意/抑郁可以医
需要的理解与包容
郑秀文〈一追再追〉:“惟怕就此死于心碎/无法被解释的心碎/明明被爱/为何没法挨得过去”,创作人从患者的心态去看待问题,试图令周遭的人均可对情绪病有更大的理解与包容。然而,比起过去,现代人对情绪病的认知和病发时的症状有了更完整的概念,我们也可以从流行歌词窥探情绪病患者的内心世界。
我经常置身在这吵闹荒原
脑海血腥/发肤无损
每一步扑空后至少仍安全
哪管血管/快将洞穿
又一次,〈荒原〉的歌词由林夕撰写,是二人促膝长谈的成品。歌词谈到躁郁症底下,一个血肉之躯的挣扎,而这片荒原尽管万里无人,却是歌者自我疗愈的空间。此外,〈廿九岁的遗书〉、〈留一秒〉、〈你的完美有点难懂不代表世界不能包容〉等,记载着卢凯彤因罹患躁郁症的痛苦和努力治疗的心情。
这篇稿,用了将近3个星期才完成,写得异常吃力。毕竟是伤心伤身的大事,不是光靠听听歌写写字就能好的,但我想,这些歌可以一直陪伴着你们,也一定要相信,自己已经走上康复的路上了。
更多文章: 林佚/一个吻,毁掉一个音乐节 林佚/用现代音乐唱出古典的味道——浅谈港台中国风的差异 林佚/Eiva林丽谦〈慢慢〉献给急躁时代的礼物 Tom Phan/音乐絮语:没有限制的电台 林佚/本地客家音乐唱至街知巷闻 林佚/Anak Borneo《Pulau岛》越是在地的,就越是世界的 Tom Phan/给你送上同场点播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