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以前,这个世界并没有二十四节令鼓。”首批鼓队成员黄国强说。
普遍而言,二十四节令鼓发源于柔佛新山,由音乐家陈徽崇和诗人陈再藩以南洋狮鼓共同创立,2023年亦是此文化表演诞生的第35周年。故事的源头得从1988年4月说起,当时新山中华公会承办第九届全国华人舞蹈节,主题为《九舞》。
ADVERTISEMENT
“那年我17岁,我们和白鹤会馆借来9面大鼓。开幕演出后震撼许多人,中华工会说这个鼓的打击法比舞蹈还好看。于是,他们就放了24面鼓在宽柔中学。”回忆起二十四节令鼓的诞生,黄国强如是说道。
王喜民与黄国强一样,也是鼓队的首批成员,当时,两人都是新山宽柔独中的军铜乐队(为管乐团前身)成员。黄国强透露,二十四节令鼓队在正式成立前,在乐队间叫做“24面鼓”。
“凭着一股叛逆精神,人家不要的我们拿。创造一个不存在的东西很难,从无到有,我们自己写鼓谱、想队型,才有了这个大马独有的文化表演。”他说。
打鼓招式源自花式操和武术
最初,二十四节令鼓隶属军铜乐队,仅作为敲击乐的一个组别演出,直到7年后才独立自成一团。由此二十四节令鼓演出的招式以及概念,深受军铜乐队的舞台花式操影响。
“部分的打鼓招式也源自武术,如下马步、跳下鼓或举手。”黄国强强调,二十四节令鼓不只是打鼓,更像一场表演,“就像那时我们特意安排‘叠罗汉’这种难度高的动作,作为演出设计的一环。”
当时作为乐队指导老师的陈徽崇,则负责提供音乐指引,“陈老师会给我们一个方向,大概两个星期后再看我们的发展如何。”王喜民认为,陈徽崇的教学方式除了激发创作力,同时也让学生培养了领导能力。“那时基本上都是国强以及几位敲击乐的团员负责,当时的领导都是学生。”二十四节令鼓的文化精神,便是这样由学长姐教导学弟妹的方式,一代传一代。
“我们在上课时写鼓谱、创作故事……用不到一年时间,就让大家知道二十四节令鼓的存在。”
天后宫“源之夜”一炮而红
经由一次次的巡回表演,二十四节令鼓渐渐为众人熟知。“我们1988年在吉隆坡天后宫‘源之夜’的演出一炮而红,隔年被邀请为马六甲文化节序幕礼演出,之后更是出国到新加坡表演。”如今,二十四节令鼓被列为大马国家遗产,黄国强认为文化的幕后推手功不可没。
“即便如此,仍然很多人觉得二十四节令鼓源自中国。”黄国强无奈表示。
对此,新山鼓队团长林煜凯强调,二十节令鼓的三大元素:“鼓”、“二十四节气”和“书法”确实是中国文化,“但新山把这3样东西结合起来,才有了二十四节令鼓。”他以鼓队教练的身分进一步解释:“二十四节令鼓源自马来西亚,这就是我最想传播出去、也是这次《鼓动新山》演出欲传递的讯息。”
盼更多人知二十四令鼓源头
8月,新山鼓队与吉隆坡人人人鼓剧场联手制作的《鼓动新山》重回大众视野。
90分钟的演出分为两个部分,上半场以二十四节令从9面鼓到24面鼓的演变过程为主题。下半场则由人人人鼓剧场呈献,以我国各族的传统乐器、声乐与身体律动,创作含大马多元文化元素的表演。其他演出特邀嘉宾有男高音胡志强、安琪儿舞蹈艺术学院黄歆贻与叶梅琪,以及来自吉隆坡的基奠阿陆巴与女高音Rosemary Colony。
随着柔佛首座歌剧院——苏丹后查丽苏菲雅歌剧院的建成,林煜凯期盼能将二十四节令鼓演出设成“定目剧”。《鼓动新山》能在如此具有地标意义的剧院演出,他冀望大众能因此而更了解二十四节令鼓的故事。“这样以后外州人来到新山,第一个想到的文化表演便是二十四节令鼓,”他说。
《鼓动新山》演出资讯
2023年8月12日@2PM、8PM
2023年10月14日@2PM、8PM
2023年12月30日@2PM、8PM
演出时长:105分钟,含15分钟中场休息
地点:新山苏丹后苏菲雅歌剧院
(Permaisuri Zarith Sofiah Opera House)
票价:RM68、RM85、RM105、RM125、RM145
购票链接:https://www.cloudjoi.com/shows/drum-up-jb
询问热线:011-2727 9927 (https://wa.me/601127279927)
Trip Advisor Review: https://bit.ly/drum-up_tripadvisor
更多文章: 吴伟才/日本的后现代虚无感 郭少麒/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寻求突破——马来西亚华人舞蹈周塑造传承新形态 西北孤鸟/从“父亲缺席”到“父归”──《寻梦环游记》与《父归》的时代意义 叶伟章/当梵乐遇上艺术──《慈爱之音》新山专场 感受魔幻非凡的魅力 完美融合鼓击与空中舞绸—— 空中歌舞剧《SAKTI》 叶伟章/古老歌谣的灵魂 现代舞蹈的身体──专访当代编舞家布拉瑞扬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