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新教育

|
发布: 7:30am 09/08/2023

新教育

花踪

李有成

南方

张贵兴

高嘉谦

星洲日报“花踪文学奖”系列讲座

写在南方之南

花踪系列讲座

王德威

胡金伦

赴一場南方之談 “寫在南方之南”

报道:本刊 梁慧颖 摄影:本报 谭湘璇

近年,寫作愈來愈受關注,但所謂南方到底是誰的南方?哪裡的南方?有著怎樣的南方想像?

2023年7月,星洲日報花蹤文學獎講座“寫在南方之南”,邀請到的主講嘉賓有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第三代領軍人物教授、作家張貴興、臺灣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教授、馬華文學評論家高嘉謙和出版人胡金倫。王德威以4個關鍵詞總結“寫在南方之南”,其他主講人的演講內容也都呼應這4個關鍵詞,分別是“潮汐”、“板塊”、“航道”和“風土”。

ADVERTISEMENT

“南方”這個詞,最近幾年常出現在中國和臺灣的論述,比如中國文學界有所謂的新南方寫作,而臺灣則有新南向政策。

花蹤文學獎系列講座之”寫在南方之南”由新紀元大學學院東南亞學系系主任白偉權助理教授(左一)主持,主講嘉賓有李有成(左二起至右一)、王德威、張貴興、高嘉謙和胡金倫。

王德威 | 對南方的想像不該侷限於意識形態或地理界線

先說新南方寫作。哈佛大學東亞語言系教授王德威說,與新南方相對的當然是所謂的舊南方,但舊南方指的是什麼他不清楚,也許是江南或屈原等人共同形成的九歌楚辭的傳統,然後延伸至近現代各種各樣的南方寫作。而近年提出的新南方寫作,中國大陸的作家和評論者將目光轉移到了東南沿海,包括廣東、福建、廣西還有海南島這些地區的創作,他說用最簡單的話來講,“這不就是大灣區的創作嗎?”雖然有人認為,新南方寫作也應該涵蓋香港和臺灣的文學,但中國作家和評論者也許所知不多,也許欲言又止,總之關於新南方寫作的討論僅止於他們所指的南方。
至於臺灣的新南向政策,王德威說,臺灣領導人蔡英文的論述有時只是點到即止,所謂的南方仍然是傳統政治意義上非常制式的定義,而他認為文學上的南方,和在政治地理上的南方,未必是永遠嚴絲合縫的,“我們談的更是一個立場的問題。”

南北之別一直是世界文學裡不斷重複的話題,他說,通常我們對於北方有一些想當然耳的定義,比如北方好像是文明的起源和政治的中心,而南方則好像總是跟離散、漂流、野蠻等等有關係。但這些都是傳統的二分法,我們對於南方的想像或是所謂南方的立場,不應該簡單被意識形態或地理界線所侷限,否則我們不足以形容南方的各種可能。

“所以在這個定義上,我覺得寫在南方之南,未必只是簡單說明這個人今天必須此時此地在這個土地上去寫作。”而如果今天討論的是馬來西亞文學作者,“當他(作者)呼喚馬來西亞這個詞的時候,當他想像南方的時候,他就已經啟動了寫在南方之南的這樣一個航程的起點。”

王德威舉了多個“寫在南方之南”的例子,例如來自新加坡的王嘯平,1940年去了中國再也不回,但南方的經驗一直騷擾著他,同時也鼓動他的革命情懷,寫出《客自南洋來》等作品。而他的女兒王安憶也從遙遠的北方接力寫下他的故事,像這樣的例子,到底該怎麼去界定南方所在地?

王德威提到的例子還包括金枝芒、黃錦樹、威北華、白垚、黎紫書、李有成、小黑、李永平、張貴興、戴小華等作家,甚至他還提到導演蔡明亮和本地的中文流行歌手,因為這些人透過影像和歌聲把馬來西亞或南洋的各種姿態傳播到華人地區,“他們的韻律,他們的歌聲所代表的論調和修辭,不也是一種南方的想像嗎?”

他以4個關鍵詞——“潮汐”、“板塊”、“航道”和“風土”作為總結,也就是藉由潮汐的動態、板塊的碰撞,還有不同人種經過各種航道來到這個區域落地生根的隱喻,寄語我們要珍惜“這個地方所給予我們的風、所給予我們的土,還有風跟土加起來所形成的一種人文景觀,我們稱之為華夷風土。”

高嘉謙 | 文學可以啟動世人對於南方的想像

臺灣大學中文系副教授高嘉謙指出,過去十來年間,西方學院對南洋或馬華議題產生了關注,這說明馬華文學或者南方的書寫在華文世界產生了作用,在英語世界也有它隱藏著的爆發力。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是,由王德威主編的《哈佛新編中國現代文學史》,不管是英文版或中文版,南方都在裡面佔據了一個位子,而這個南方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南方之南,不會只是停留在中國的某方。”換句話說,這已打開過去一直以中國大陸為主導的現當代文學論述的一個基礎方向,以後我們讀文學史,南方寫作會是不可忽略的面向。

另外,去年他和王德威合編《南洋讀本:文學、海洋、島嶼》,後來又和黃錦樹及張錦忠合編《馬華文學與文化讀本》,目標是希望藉由臺灣的出版資源打開一個可能的文學窗口,進一步激發南方書寫在華人世界的影響力。

“文學的南方帶有無限想像的可能。”他認為,文學可以啟動世人對於南方的想像,而從很多線索來看,這個南方不會只是一個據點或定點,它應該是一個可以展開不同行旅的南方,所以南方之南的文學想像是移動脈絡裡的文學,也是文學裡的移動脈絡,“這樣去看南方,也許會給我們更多層次的豐富想像。”

張貴興 | 婆羅洲故事可以發展成非常精彩的長篇小說作家又是怎麼看“寫在南方之南”呢?作為婆羅洲華文文學代表人物的張貴興,透露他20歲以前在砂拉越寫的那些作品,如果說故事背景發生在非洲、西伯利亞或者南極都沒問題。後來他到臺北也寫了幾個短篇小說,這些短篇小說的背景非常複雜,有些在臺北;有些在婆羅洲;有些在中國不知名的地方。一直到他開始寫長篇小說,才徹底地以婆羅洲作為小說的背景。

然而,當他寫完《野豬渡河》(2018年出版)之後,他隱然發覺他關於馬華文學的書寫似乎來到一個不大不小的困境。為了逃離困境,他最新的長篇小說《鱷眼晨曦》除了寫婆羅洲還加入很多環境議題,例如坦博拉火山爆發引發的無夏之年,還有5次生物大滅絕。

雖然他試圖跳脫婆羅洲的書寫範圍,但他發覺不管他怎麼寫都不會離開婆羅洲太遠,原因是每當親友跟他分享他們在婆羅洲的一些故事,他都覺得這些故事可以發展成非常精彩的長篇小說。

他至今在臺灣生活了47年,目前正在寫的長篇小說,主要背景是在臺灣,但源頭還是婆羅洲,同時會牽扯西伯利亞跟非洲。同樣的是,這部作品會有一隻動物,這次的主角是大象。

儘管他想要把自己的書寫一步步從婆羅洲抽離,但他強調這不表示婆羅洲已經沒有東西可寫,“事實上婆羅洲可以書寫的東西太多,對我們來講是甜蜜的負擔。但是我自己必須要有所選擇,所以我試圖跳脫婆羅洲的視野,以更廣大的書寫作為我書寫的動力。”

李有成 | 離散不牽涉忠誠的問題

對李有成教授來講,南方比較是一個政治經濟的概念,比如相對於歐美,南方就是南美洲和非洲。他認為文學也是這樣,“你看北美文學、歐洲文學,跟馬奎斯這種南美的作家不一樣,雖然這些人的祖先可能從西班牙過去。”

李有成本身來自馬來西亞,在臺灣生活了53年。他說,這場講座的5位主講人都是離散的人,如果他們沒有離開故鄉到別的地方去,他們今天也許還是做著同樣的事,可是生活經驗會令他們的視野不太一樣。

提到離散,他認為,離散不是像某些人所說,到了一個階段就會結束。離散也不牽涉忠誠的問題,不是說去當了別的國家的公民,就不能遙想原來的故土。

他的研究領域主要包括非裔與亞裔美國文學,及英國的移民作家作品。他提到多年前,有個美國朋友到臺灣做研究,有一天這朋友買到一張地圖很興奮,因為這張地圖的中心是太平洋,跟朋友以前看到大西洋在中心的地圖不一樣。這個例子說明,邊緣跟中心的問題其實是浮動的,“看你從哪個角度來看,你會看出不同的視野。”

胡金倫 | 翻譯讓南方以外的人看見南方

20世紀早期,很多作者的作品都有“南洋”這兩個字,但是到了今時今日,文學論述裡很少見“南洋”這兩個字,胡金倫說,現在反而更常出現的是“華夷”這個詞。

從他近年在出版界的觀察,他將寫在南方之南的“南”,分成陸地的南和海島的南。陸地的南比如北半球以南、歐美以南、中國以南、日本以南、臺灣以南等等;海島的南則可細分為南島、福爾摩沙以南、馬來半島以南和婆羅洲以南。

出生于吉隆坡的他,先後在臺灣的麥田出版和聯經出版工作,現任臺灣時報出版第一編輯部總編輯。他說,臺灣的翻譯出版非常關注東南亞,很多歐美人研究東南亞的著作都被翻譯成中文版,例如《風之帝國》和澳洲學者安東尼·瑞德的著作。同時,東南亞新移民在臺灣的故事也藉由了翻譯,讓更多北方的人看見了南方。

此外,他透露不少馬華作品已經或即將翻譯成外文,比如黎紫書《告別的年代》已翻譯成英文出版;張貴興《野豬渡河》的法文版也已在去年出版,近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還表示有意將之翻譯成日文和韓文。還有已故馬來西亞社會學家賽胡先·阿拉塔斯發表於1977年的經典之作《懶惰土著的迷思》,也已翻譯成中文在臺灣出版。

諸如此類的例子還有好多,胡金倫綜上所述:“翻譯是一個非常奇妙的航道,書寫的力量藉由翻譯,其實可以讓更多南方以外的人看到南方。”

“寫在南方之南”講座於7月29日在星洲日報總社禮堂舉行,另一場同屬星洲日報花蹤文學獎系列講座的“臺灣@南陽——大歷史與小故事”,則於7月31日在吉隆坡國家語文局演講廳舉行。

問答環節時,觀眾向主講人請教南方寫作的定義。

此係列文學講座的主題為“文學潮汐·南方風土”。講座是由星洲日報花蹤文學獎工委會、駐馬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紫藤文化企業集團、雲手文創基金會、馬來西亞漢文化中心、韓江中華研究院、馬來西亞華文作家協會、馬大中文系、依大中文學程、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臺灣時報出版、季風帶書店、COEX、島讀書店聯辦。大馬海星公益平臺贊助部分經費,城視報統籌策劃。

“寫在南方之南“為星洲日報花蹤文學獎系列講座之一。
“寫在南方之南”講座於7月29日在星洲日報總社禮堂舉行。

更多【】文章:
把故鄉之音帶往臺灣 到一個地方就用鼓說一個故事
飢餓30青年特務走訪沙巴內陸社區 打破貧窮刻板印象
Kongsi Co-op合作社 連接人、土地和自然
葛亮/遊走於學術研究與文學創作
泰萊大學“THE SHOW”時裝秀 看見新時尚生力軍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