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10日訊)馬來西亞維護與發展農業協會會長蔡長修表示,中國優良高產稻米適合東南亞各區域氣候,期盼馬來西亞農業部能把握機會種植,以便通過農業鞏固我國經濟,克服蕭條的經濟。
他認為,若政府接納以上高產稻米,不只是自供自足解決國家糧食危機,也可以減輕通貨膨脹,同時出口大量稻米到鄰國為國家增進外匯收入。
ADVERTISEMENT
曾邀參觀稻米盛產但沒官員來
蔡長修今日發表文告表示,馬來西亞生物技術研究者兼科學家範行長博士一行人,曾在今年1月5日前往布城與副部長交流商討,如何使用生物技術協助增加稻米產量,得到後者指示回去柔佛州三合港試種稻米,但5月中稻米盛產後曾邀請農業部官員參觀,惟沒有任何官員應邀到來了解。
他指出,1月12日,範博士通過中國科學家論壇零農殘專業委員會發公函農業部長,提出關於提升生產稻米及配合農業部設定的5項提高農產品指南,但久等沒有下文,無法實現眾人想要協助國家把農產品產量推上高峰的夢想。
“2月12日,我們把同樣事項通過首相政治秘書把公函傳達給首相,但也沒有收到回應,政府只是對人民說,國家稻米之存貨量只足夠國民3個月的食用。”
稻種“貨不對版”影響收成
他認為,國家稻田廣闊卻有稻米荒問題,這純粹屬於人為現象,譬如商家把“貨不對板”的稻米種子賣給政府,導致收成產量不如預期,試問如何達到所設定的目標呢?
此外,他說,2004年,通過丹斯里蔡瑪友帶領中國高產水稻之父袁隆平博士,把當時高產的稻米種子帶進馬來西亞,也與首相敦阿都拉見面;當時把稻米栽種在玻璃市,1公頃的稻米種植地一次收割3.7公頓稻米。
“可惜,政府沒有繼續發揚優良品稻米種植,與機會擦肩而過。現在的高產水稻每公頃一次收割能夠收成高達16.5公頓,大馬政府是否再次流失第二次機會?”
他表示,如今獲得中國團隊首席顧問範行長博士的配合,範博士團隊可以協助配合國家研究中心,甚至中國科學家團隊也可以到來給予協助,包括技術、機械、設備及農民專業知識的支援,保證國家農產品質量,邁向安全食品高峰。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