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網
星洲網
星洲網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網 Newsletter 聯絡我們|星洲網 聯絡我們 登廣告|星洲網 登廣告 關於我們|星洲網 關於我們 活動|星洲網 活動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星雲

發佈: 7:00pm 10/08/2023

炸雞

椰漿飯

點餐

飲食習慣

臺灣太太

醬料

辣椒

蒜頭

辣得有理 / 台湾太太(马六甲)

作者:臺灣太太(馬六甲)

几年前刚嫁来马来西亚,有次与家人外出到煮炒店用餐,一上桌便送来新鲜红末,以及末。看着夫家人,拿起酱油碟,放入辣椒末及蒜头末,再淋上酱油,我开心地想着“等下应该有白斩鸡、蒜泥白肉等美食,可以大快朵颐”。

滑蛋河、咕咾肉、蚵煎、、炒青菜等,一道道菜被送上餐桌,就是盼不到我所期待的佳肴。看着家人每一道菜几乎都可以搭配着辣椒蒜头酱油吃,内心嘀咕着这些菜都很有味道了,怎么还要沾酱油吃?

ADVERTISEMENT

台湾料理搭配蒜头辣椒酱油,都是属于清蒸,水煮等没有过多的调味料理,因此台湾的白斩鸡,必定搭配蒜头酱油,喜欢辣的加点新鲜辣椒,完美绝配。如同这里的鸡饭,一定要搭配辣椒酱和黑酱油,一样的道理。

喜好蒜头的我,当时只能将调好的蒜头酱油,捞起蒜头末配着饭一起吃,当天实在没有一道料理我可以沾着一起吃的。逐渐地,我才明白大马人,不管是吃粉类,或是吃饭叫菜,甚至是一些小食,无论order什么食物,不管调味是否为重口味料理,一定会附上一小盘辣椒才算完整,不然好像没有味道似的。

连当时我去速食店都被吓一跳,台湾速食店附的酱料都是番茄酱,薯条搭番茄酱就是绝配,大人和小孩总喜欢一根根薯条沾着番茄酱吃,非常过瘾!然而大马人不仅吃薯条,连吃炸鸡都要沾着辣椒酱吃,小小年纪的孩子便很会吃辣,而且速食店不是随餐附上几包酱料包,竟然是一大瓶酱料摆在一旁,人人各自拿着小碟自己去按压盛装酱料,看着大家一盘接着一盘拿着辣椒酱,被无辣不欢的场景吓一跳。再说,我们吃炸鸡都撒上胡椒粉,怎么来马来西亚变成辣椒酱了!

没有最辣 只有更辣

此外,初次在速食店,倒是被搞混了,这里一律给辣味炸鸡,除非点餐时特别强调要点original口味的,完全颠覆想像“原味不是理所当然,辣味才是正常版。”可见辣椒扮演着多么重要的角色,它们在大马人的心目中占了十分重要的地位,辣椒就是整份食物里面的灵魂,不同的辣椒酱会搭配出不同的味道,如云吞面搭腌渍过的青辣椒,吃少不了Sambal(参巴)辣椒,肉骨茶要加蒜头和小辣椒黑酱油,印度煎饼配咖哩酱汁和参巴辣椒酱……

因应不同的食物,配上不同的辣椒,没有了辣椒,似乎食物也失去了灵魂,连水果(Rojak)吃起来也能是辣的。仔细一想,不难发现大马三大民族饮食习惯都离不开辣,把辣混合在当地传统的美食内,形成不同的风味,导致辣的食物形形色色,对于辣椒的追求也非只限于味道或单一的辣味,更讲究辣椒和香料的调配,以及辣酱与食物的组合,各家甚至有自己的祖传秘方,无形中培养出大马独有的“吃辣”饮食习惯。

再则,随处都能找到辣的相关食物,大马饮食文化与环境从小培养嗜辣高手,即使对于辣没有特别的偏爱,却也已习惯每餐都有辣椒的踪迹。我时常看见大家吃辣吃到痛哭流涕,一边嘴里喊着辣,一边又大口吃着,再灌下几口水。不吃辣者,感觉他们是自虐,对吃辣者而言,则是享受着味蕾的冲击,吃辣的爽感。

婆家餐桌也时常出现自制辣椒酱或是辣椒酱油,患有胃痛毛病的家婆,总是抵挡不了辣的诱惑,每每嘴里喊着“很辣,不能吃太多!” “吃一点点可以,不要吃太辣就好!”但是下一餐,餐桌依然会出现超级辣的辣椒。虽然要不要加辣、要配哪种辣终究是个人偏好,但不可否认,大马人吃辣就是吃大马独有的饮食味道,对于辣“没有最辣,只有更辣”的热情,随着岁月不曾削减。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发布: 12:06pm 16/04/2025
视频 | 折返询问还上网搜寻 椰浆饭“迷倒”中国游客
视频|折返询问还上网搜寻 中国游客“折服”椰浆饭
从视频画面可见,这群男子对椰浆饭展现出浓厚兴趣,热烈讨论之余,还请尤瑟夫在手机上输入文字,以便进一步了解椰浆饭的真实模样,互动过程十分有趣。(视频截图)

(亚庇15日讯)椰浆饭香气,成功吸引多名中国旅客驻足了解,并纷纷称赞“好吃”,不仅展示了大马美食的独特魅力,还传递了本地小贩的亲切与热情,引起热议!

来自亚庇的椰浆饭小贩尤瑟夫,近日通过tiktok账号@yusufflearntosing上传视频,显示一群来自中国广东的男子途经他打开后车厢摆卖椰浆饭的情况。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马来西亚星洲日报(sinchew) (@sinchewdaily)

视频中可见,或许是被椰浆饭的香气或卖相所吸引,这群男子不久后折返,并主动向尤瑟夫了解他所售卖的食物。

尽管双方语言不通,但尤瑟夫仍尽力以手势和简单词汇沟通,态度亲切热情,双方跨文化的互动显得温馨。

当场拿出手机搜索

随后,尤瑟夫向他们介绍,自己所售卖的是大马著名的椰浆饭,而这番话引起了他们更大的兴趣,几人随即拿出手机,疑似上网搜索有关椰浆饭的资料,以进一步了解这道本地美食。

其中一名身穿粉红色上衣的男子还走近摊位,以仔细查看这食物到底是什么名堂,满足好奇的心里。

从视频画面可见,这群男子对椰浆饭展现出浓厚兴趣,在热烈讨论之余,还请尤瑟夫在手机上输入文字,以便进一步了解椰浆饭的真实模样,互动过程十分有趣。

购买5包才10令吉 惊喜

在确认这道美食的真貌后,他们当场决定购买5包,并向尤瑟夫询问价格,且在得知5包椰浆饭只需10令吉时,几人都感到十分惊喜。

在等待打包过程中,他们也注意到尤瑟夫一边营业一边拍摄视频,于是纷纷挥手入镜,热情地向镜头打招呼:“来自广东的朋友,大家好!”,还用英语大喊“好吃”(delicious),表达对椰浆饭的喜爱。

对此,不少网民指出,这群男子所使用的是粤语。

此外,尽管他们在视频中透露自己来自中国广东,但也有部分网民认为,他们的口音更接近广州或香港。

“一看就知道他们来自香港。香港很少有小贩打开后车厢售卖食物,所以他们觉得新奇。但至少他们愿意停下来看看,还支持这位小贩,并说好运(good luck),是很有素质的游客。”

也有眼尖的网民分享道,指其中一名身穿粉红色上衣的男子原本打算购买10包椰浆饭,但在友人提醒“可能吃不完”后,才改为购买5包。

“肯定是他们闻到了这位小贩椰浆饭的香气,才会折返来询问!”

“小贩的椰浆饭太棒了,连香港人都忍不住买来尝尝!”

ADVERTISEMENT

點擊 可閱讀下一則新聞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