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优活

|
发布: 7:04am 11/08/2023

照顾者

安宁疗护

老人科

幻觉

优活

照顾老人

欧芙伶

吴碧彬医生

“当病痛侵袭,爱与安宁,何处何从?”分享会

道谢、道爱、道歉、道别

四道人生

老人科医生

社会支援

父母生病了,照顧者如何在生活起居上照料?

报道:本报特约 蔡瀞贤、图:由富贵集团提供
父母生病了,照顧者如何在生活起居上照料?
歐芙伶(中)和吳碧彬醫生(右)在活動上侃侃而談。左為曾毓林。

歐芙伶、吳碧彬醫生“當病痛侵襲,愛與安寧何去何從?”分享會

2023年7月7日八打靈再也SS3佛光山滴水坊

ADVERTISEMENT

父母是孩子的大樹,為孩子遮風擋雨陪他們長大。年老時,父母安好便是孩子最大的幸福。生命總有考驗,有些人老了會出現各種病痛,孩子也成為他們的依靠。照顧老人和病人並非易事,不只是吃喝拉撒,還有喂藥、翻身、溝通、運動、在醫院做決定……

每個照顧者面對的問題各不同,照顧者的經驗是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醫藥方面可以交給醫生,但是照顧生活方面可以向誰請教呢?

暖心作家歐芙伶與母親相伴30年,母親在最後的10年,記憶逐漸消退出現幻覺,漸漸失去自理能力。歐芙伶和兩位女兒成了照顧者,相伴母親/外婆至2022年過世,享耆壽95歲。

父母生病了,照顧者如何在生活起居上照料?
暖心作家歐芙伶

拿督吳碧彬醫生是馬來西亞慈悲安寧療護基金會主席,1988年畢業於馬來西亞理科大學醫學系,而後在馬來西亞國民大學考得眼科專科文憑。慈悲安寧療護基金會成立於1997年,吳碧彬有豐富的照顧臨終病人的經驗。

父母生病了,照顧者如何在生活起居上照料?
吳碧彬醫生

歐芙伶以照顧者身分與吳碧彬醫生,主講“當病痛侵襲,愛與安寧何去何從?”分享會。此活動是由星洲日報《活力副刊》協助統籌,富貴集團主辦和贊助,活動列為“生命咖啡館”系列講座之一。活動於八打靈再也滴水坊舉行,星洲日報副執行總編輯曾毓林主持活動。

父母生病了,照顧者如何在生活起居上照料?
“當病痛侵襲,愛與安寧何去何從?”分享會是生命咖啡館講座系列之一。圖為吳碧彬醫生和歐芙琳獲得生命咖啡館布袋為紀念,與曾毓林(中)合照。

照顧者歐芙伶/

從母親身上學會如何照顧老人如何變老

歐芙伶說,母親大約在八十多歲的時候開始出現幻覺,母親的症狀是循序漸進的,原本只有在晚上才會有幻覺,後來白天也出現了幻覺。此前歐芙伶從不懂得照顧老人,在過程中慢慢學習。她也在母親身上學會怎麼變老。

“母親經歷過戰亂,當過童養媳,在母親比較沒有力量的時候(晚年),所有種子一一顯現。每晚母親夢中都有老虎、蛇、火災,令她恐懼至尖叫。當母親喊叫的時候,家裡小狗也會跟著叫,因為它從來沒有聽過這麼淒厲的喊叫。全家人會被驚醒,情況維持半年至一年的時間。”

雖然夜不能寐,歐芙伶與家人的睡眠品質都不好,但她沒有給母親吃安眠藥,因為母親是一個容易昏睡的人。歐芙伶害怕母親會一睡下去就永遠的走了。夜晚歐芙伶會去看母親睡覺,看她的呼吸。

白天的時候母親會出現幻覺,“看到”陌生人在他們家曬衣服偷水電。後來她“看見”有人從天花板出現惡狠狠的看著她。一開始歐芙伶也很認真的跟母親說沒有這樣的人,後來歐芙伶也不把她的話當真,就順著母親跟她說外星語。當母親半夜喊人的時候,說有陌生人進來了,歐芙伶就說,沒關係或許他太累了,請他喝茶坐一下他就離開了。

母親是個沒辦法獨處的人,所以無論到哪裡歐芙伶都帶著她去,就連去英國也帶著她走。平日歐芙伶去採訪也會帶媽媽去,幸好母親愛出門,媽媽會坐在附近,她就請餐廳工作人員幫忙稍加註意。

歐芙伶說,對老人來說當她看到你,她就安心了。母親喜歡熱鬧,家人都去上班的時候,母親會覺得家裡很安靜,很寂寞,即使家裡還有另一個人陪她,所以歐芙伶也把書桌移到母親經常看到的地方。

歐芙伶很感恩女兒在外婆不能自理的時候,都願意幫忙承擔。母親從一開始只接受歐芙伶幫忙洗澡和處理大小解,到後來也接受孫女的幫忙。家裡有一個時間表,誰有時間照顧母親,就會自己寫上去。

父母生病了,照顧者如何在生活起居上照料?
歐芙伶(左)與女兒惺惺相惜。

“照顧老人真的需要耐心,因老人上廁所、吃飯並不像一般人一樣很快就能解決了,而是需要時間的。我們有時候也會有精疲力盡的感覺,曾想過送母親去日間照護,但是母親會排斥,覺得我們把她拋棄了。”

母親生病時是有徵兆的,像是她的動作開始緩慢了。母親抗拒去醫院,她罵人說“你是不是要我死在醫院?”。所以,在母親生病的時候,歐芙伶都很掙扎是否要將她送院。有次母親進院令歐芙伶驚慌失措,手被車門夾到了都沒有知覺。

母親最後一次入院時住了10天康復回家,出院後又嚴重了,但是歐芙伶和家人都知道母親的器官都已衰竭了。他們很擔心如果入院會否被插管,最終母親在家中離世。歐芙伶偶爾會想,如果當時母親進院會否多活幾年?

歐芙伶說,“我和母親一起生活多年,我依然感覺我沒有做得很足。迄今我還沒有完全走出母親離世的難過,總覺得如果我更懂得照顧的話會更好。”

母親離開以後,歐芙伶的女兒說,她的生活失去了重心,對自己不夠好。

吳碧彬醫生/

實踐:道謝、道愛、道歉、道別

吳碧彬醫生說,二十多年照顧臨終病人以來,有一件事情是要求自己和病人做到的,那就是道謝、道愛、道歉和道別。

第一是“道謝”。我們自己要感謝自己,很多時候在照顧病人都覺得自己照顧得不夠好。特別是在照顧父母的時候照顧會感到自責。這種自責是不好的,照顧者要肯定自己,感謝自己的付出。

第二是“道愛”。要愛自己。疫情3年很多年輕人沒有面對面的社交,不懂得如何去交流。在家也很少跟父母說話,很多年輕人不懂得如何去溝通。我們有些病人要過世了,邀請孩子去跟爸爸道謝、道愛、道歉和道別,很多孩子是不敢踏入病房的。有些年輕人跟父母的感情不好,所以很抗拒,不願進來跟父親道謝。

第三是“道歉”。不要太自責,人不可能沒有錯,做錯了就讓它過去,跟自己說以前不懂所以做錯了,現在懂得了不會再犯了,對自己好一點原諒自己。

第四是“道別”。我們不知道明天和無常哪個先來。人終究會經歷生老病死,年輕人也會比老人先離世。每天要有一個跟自己道別的儀式,出門前跟自己的枕頭被單說再見。當我們習慣道謝、道愛、道歉和道別,無常來的時候,我們能平靜安和的面對不會恐慌了,因為已經演習過了。

與此同時,她也建議人們在生活中立下一個“常替別人著想”目標。無論走路、吃飯、搭車的時候都可以替別人著想給予祝福,讓社會散發正能量。為別人著想,我們會自己放在第二重要,當我們死去的時候,不會感到後悔。

她指出,照顧者在老人離世後多少都會有內疚感,覺得親人在世時自己做得不夠好。一點點的內疚總會有的,可以告訴安慰自己已經盡力了,原諒自己。如果超過3個月了心情起伏依然很大,不能睡就要尋求輔導了。

老人離世的時候有的照顧者會覺得生活失去了重心,所以照顧者一定要有自己的社交和愛好。不管怎樣自己的生活還是很重要的。

吳碧彬醫生說,歐芙伶做得很好,她給母親一個安心的環境,陪伴她。同時,歐芙伶也讓女兒一起照顧母親,成為自己的後盾。如果只是一個人照顧病患,太辛苦了。照顧老人需要多一些家人,大家也要有同一個想法和做法。

若長輩出現幻覺,建議見醫生

吳碧彬醫生解釋道,面對病患出現幻覺,以歐老師的母親為案例。在病人出現幻覺的時候不需要糾正他的邏輯,可以順著她的思維來交談。例如,當病患有幻覺看到有人來曬衣服,可以說不用緊,家裡籬笆高。

照顧者可以留意病人出現幻覺的時間點,在出現幻覺的地方放老人喜歡的東西。如果病人害怕獨處,可以在家庭聚會中錄下家人熱鬧的視頻,在家裡播放。當他見到熟悉的人就不會感到害怕了。

有些病人有車禍、打仗等恐怖的經歷在潛意識裡面,老了從腦海裡慢慢浮現。如果病人的恐懼使他傷害自己,心跳飛快或血壓高,這就要找醫生商量了。

吳碧彬建議,家屬帶長輩去見老人科,至少一次。老人科是一個專門研究老人病的科別,或許有新的方法可以改善老人的狀態。有些老人代謝不好,難以排出體內的藥物,造成體內儲存過高分量,引起副作用。

若老人會攻擊人或者使家人都睡不好,就讓老人吃藥吧。有一些藥可以改善老人的生活品質。醫生說吃藥就吃吧,不需要太堅持要減藥。減少藥物不太能控制病情會使家人很難照顧,若睡不好使老人有更多的幻覺。

老人多吃藥也沒關係的,因為年紀大了器官不會馬上就壞掉。現在政府醫院的老人科醫生正在慢慢的增加,醫生都會到沒有老人科的政府醫院看診。家屬可以跟主治醫生說想要看老人科,請醫院安排。

睡眠是最好的藥,老人家需要很好的睡眠。老人想睡就睡吧,老人白天睡覺也沒關係。如果白天不讓他睡,晚上又不能睡,他們情緒會不好。他們睡眠都很短,他睡眠充足晚上會做他自己的事情,不會吵人。

照顧者面對問題要說出來,說不定遇到別人有同樣的經歷,可以分享解決方法。照顧者不要獨自面對所有問題,要學會傾述,人的身心靈都有極限,如果自己生病了,睡不夠高血壓,自己生病了如何照顧別人呢?

父母生病了,照顧者如何在生活起居上照料?
分享會上探討了許多照護問題,活動結束後,出席者與主講人一同合照留念。
照顧者可求助的社會支援

吳碧彬醫生說,如果病人沒有辦法恢復自然健康,醫生是不會建議插管進加護病房(ICU),無論在公家還是私人醫院皆如此。醫生是根據標準作業程序(SOP)給予治療。進院不代表要插管,醫生都會尊重病人和家屬的決定。家屬要相信醫生不會因為要多賺一點錢而硬硬讓病人插管。

如果醫生建議送加護病房,家屬可以問醫生,病人的康復幾率多高。家屬要對病人的病症有所瞭解,以方便跟醫生深入討論病情。

老人難免身體有狀況,能夠康復的病,像傷風感冒肯定要吃藥治療好。臨終的病不能好的,其實也不需要送醫院,可以請安寧療護的醫護人員到家裡讓他舒服一些。有些老人家喜歡在自己家裡往生。

政府醫院有成立互援會(support group)互相支持和分享經驗。這個一開始是傳染病專家拿督李國忠醫生的想法,因為愛滋病病人常常被身邊的人隔離。成立互援會讓病人可以討論,怎麼處理身體的種種不適。

現在許多病人家屬都成立了自己的互援會,像有些家屬有10年的照顧經驗,這些都是書本讀不到的知識,這些反而是醫生不懂的。醫生的課本沒有討論個別病人的經歷,尤其是心理問題。病人和家屬可以上網瀏覽https://www.patientslikeme.com/,裡面有很多人分享經歷。

有些人是忽然患病的像是中風病人,家裡沒準備無障礙器材等。家屬措手不及無法在治療後馬上將病人接回家。吳碧彬醫生建議:

第一,可以尋求非政府組織的援助,各種病症的團體都有提供支援。有者有提供日間照護服務。孩子白天送去,下班後把老人接回家。

第二,近年政府醫院也開始意識到照顧者的辛苦,吉隆坡中央醫院、士拉央醫院、布城國家癌症中心和安邦醫院等,成立了一個部門可暫時照顧病人。家屬可以跟醫生商量暫時將病人送去兩三週。有時候照顧者不要硬著頭皮去照顧,要學會開嘴巴問醫生。

第三,可以聘請受過照顧病人/老人訓練的看護(caregiver)。他們工資比護士低,在我國很多看護是來自菲律賓或者其他國家。有的看護會說本地語言。

第四,可以自己或帶著傭人上照顧老人的工作坊,學習照顧老人。

第五,可以將老人暫時放到療養院,直到家裡的設施已經準備好,迎接老人回家。

吳碧彬醫生說,其實有些女性不喜歡由男性來照顧,有些男性也不喜歡由女性來照顧,幫忙梳洗觸碰到私處。他們也會很尷尬但是又說不出來。其實仔細去找會找到男看護的,有時候男看護比女生還要細心。

老人吃飯、穿衣、排洩都很慢,所以需要花很多時間,工人要一口一口餵食很難。有的人會選擇放鼻胃管,即使老人不需要。鼻胃管經由鼻孔入內,影響老人說話也難以訓練老人吞嚥,而且管子需要每兩週就要換一次。萬一拉扯到鼻胃管刺到肺部還會引起發炎。現在有比較新的方法,可以使用經皮膚內視鏡胃造瘻術(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生活素質比較高,食物直接進肚子。這方面可以諮詢醫生的意見。

父母生病了,照顧者如何在生活起居上照料?
活動結束後出席者與吳碧彬醫生攀談。

溫馨提醒:文章所提及產品、服務及個案僅供參考,不能作為看診依據,須以醫生的意見為主。

相關文章:

常妙法師/長照一幕,有感於心!
【老吾老】傅承得/搬回檳城老家不是為養老,而是想要盡孝
文平強/“孝”是雙向的,小時候父母為孩子遮風擋雨,父母老了輪到孩子背起父母
改變“廢物式養老”思維/鼓勵長者獨立自主,維護長者尊嚴
畫家吳亞鴻/順父母的心讓他們更安心,就是給父母最大的回饋
富貴集團創辦人丹斯里鄺漢光/老年人要思想獨立、經濟獨立,才能活得更幸福,更有尊嚴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大家一起來實踐孝道新定義
Kaigo長者介護課程,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