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愛相信的終究是這些遠在天邊、利益至上的網紅,而不是老師、家長,以及所有願意為他們負上責任的人。
ADVERTISEMENT
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老高抄襲事件”暫時以老高在最新影片的開頭髮表簡短的道歉聲明,以及承諾會在以後上傳的影片下方標註引用的資料落下帷幕。縱觀整起事件,看似是在討論著作權的問題,但我認為實際上更多是掀開一塊遮羞布,揭開了如今信息爆炸的時代,知識被迫“脫下長衫”,娛樂大於一切的消費心態。
之所以要討論這起事件,是因為身為教育工作者,我在教育現場聽過許多同行對“老高”這類“知識”型頻道的抱怨,而我也曾遇過有學生在課堂上不斷重複“地球是平的”“人類從未抵達月球”這類的言論,說是深受老高製作的影片所啟發,並高喊“你們都被科學給騙了!”這讓我感嘆老師們努力教育學生那麼多年,成果居然還不如一個Youtuber?難過之餘也不斷反思,究竟我們的社會在傳播知識的過程中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不可否認,我們正處在媒體最自由,知識傳播最迅速,同時也是資訊最複雜的時代。網絡的誕生和普及讓資訊可以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達到世界各地,而我們每個人除了是網絡的使用者和接受者之外,也同時參與網絡媒體的創作和編輯,從而在世界的每個角落都形成“自媒體”的獨特文化,而言論自由更是為許多人撐起了保護傘,也讓社會變得越來越多元。
但無論社會再怎麼多元,網絡再怎麼發達,我們似乎都抵擋不了社會越來越重視娛樂的趨勢。許多人愛引用的《娛樂至死》一書出版於1985年,內容探討的是電視時代的種種呈現方式越來越趨向娛樂化,目的是為了提高收視率和博得注意力。如今我們走入網絡時代,資訊更是唾手可得,許多富含知識和觀點的內容等待我們去發掘,但網絡更常被用來提升市井小民的休閒娛樂,完全印證了人類容易被娛樂綁架、怠於思考的本性。《反智》一書更直言,誤解、矇騙和造假在這個時代擁有史無前例的自由,因為這些資訊能通過聳動的標題和內容迅速佔據我們的注意力,而我們由於怠於思考而無從反擊。
這也是“老高”頻道有著超高支持率的原因。與其說大家看這個頻道是為了學習新知識,更多人是在資訊的海洋裡無腦地走馬看花,要讓自己以方便理解和有“笑果”的方式,獲取一些看起來好像很厲害的資訊。雖然老高說過他經營的並不是知識型頻道,內容也不嚴謹,但這不影響大家對這個頻道的追捧,因為大家想要的從來就不是那些嚴謹的“課本上的知識”,而是一些獵奇的,說了會讓大家很感興趣,顯得自己好像很厲害、懂得很多的“社交型資訊”,這就和那些網絡上很容易一炮而紅的陰謀論,以及書店裡歷久不衰的“未解之謎”類書籍是差不多一樣的現象。
問題是這樣的趨勢終究也逃不過人們天生的攀比心態。於是這些創作者為了要搶贏其他一樣在討論“秘聞”的頻道,便可能會加入一些自己杜撰的內容,進一步讓民眾獲得的資訊被“庸俗化”和“虛假化”。而民眾對這類資訊的追捧也會更加導致嚴謹的知識只能在精英知識分子之間流傳,無法深入民間,從而導致民眾和知識分子的進一步脫節,加速“專業之死”現象的發生。而當整個社會都質疑正確的知識,只相信一些似是而非的資訊,那我們的社會和中世紀宗教至上、人民迷信的社會又有什麼區別?
在這個在線和離線、虛擬和現實、知識和娛樂已經難分難解的世界,我們面對的已經不只是要懂得如何分辨真假資訊那麼簡單,而是有越來越多人靠著分享娛樂性高但不嚴謹的資訊而獲得巨大的影響力,卻同時被人們默許可以不用為自己提供的資訊負責。但這些資訊就像毒品一樣會讓人越陷越深,若我們不會認為毒販可以不需要為人們染毒負上任何責任,那我們為什麼會認為這些擁有龐大影響力的Youtuber、KOL,甚至是明星、政客等人可以不用為自己的言論和行為負責呢?
於是在那名學生高喊著:“我們都被科學給騙了!”之後,我看著他笑了一下,然後問他體重多少,並隨後大聲地說:“你被體重計給騙了,你其實是1000公斤!”這位學生和大家都笑了出來,笑的不只是這句話,也包括在這個資訊爆炸的世界,人們並沒有變得更篤信科學,反而是變得更反智了。
但笑了又有什麼用呢?學生愛相信的終究是這些遠在天邊、利益至上的網紅,而不是老師、家長,以及所有願意為他們負上責任的人。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