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新聞報道中國房地產私企碧桂園並沒有按時支付兩筆到期的美元債券利息,總款項為2,250萬美元。此消息一出,立即引起軒然大波,很多媒體開始大肆報道碧桂園是不是繼恆大集團之後,另一個即將倒下的房地產巨頭。
ADVERTISEMENT
先說結論,我認為還不至於。
雷曼兄弟的危機
我在2021年9月就曾寫過恆大集團並不會演變成下一個雷曼兄弟危機,縱使前者在房地產的上下游產業鏈條裡也是牽連甚廣,不過他們並沒有像雷曼兄弟那樣延伸出各種金融衍生產品,所以整體範圍還算是可控。然而,這並不阻止許多媒體在當時繪聲繪色地繼續報道中國經濟正在進入倒數。
如今,差不多兩年過去了,中國房地產商照樣得到媒體的“熱烈關照”。那麼,這一次又是怎麼一回事?
首先,碧桂園的2022年年報裡顯示他們握有1,475.5億人民幣現金,其中有192.7億人民幣是“受限制現金”,是預售物業的監管資金,碧桂園只能根據他們在房地產項目的開發進度來逐步解除限制(包括馬來西亞的項目)。除此之外,還有406.7億人民幣是“預售監管資金”,雖不屬於“受限制現金”,但一樣都是無法任意使用。這種限制就是為了避免資金被挪用而導致血本無歸,常見得很。
因此,碧桂園手中能夠動用的現金總額為876.1億人民幣。按理說,這個和他們所拖欠的債券利息相比,根本就是小菜一碟。

有錢還會逾期?
既然碧桂園有錢,為什麼還會逾期呢?
我們看同時期的損益表,顯示一年的銷售成本為3,974.9億人民幣,每個月約莫是329.3億人民幣。換言之,碧桂園的現金似乎不足以支撐三個月的開銷。不過,如果我們進一步解讀他們的現金流表就發現有些蹊蹺。
在2022年,碧桂園並沒有盈利,但是他們卻能夠產生356.2億人民幣的營業現金流。這就說明碧桂園調配營運資金的能力是相當出眾的。因此,我們可以推測碧桂園至今依然有現金可以運用。然而真實數目並不好說,因為對碧桂園的現金流造成真正傷害的是他們的債務。年報輔助顯示有相當多的債務,尤其是債券都是發行於2020、2021以及2022年。也就是說,碧桂園在疫情肆虐期間大量借債,導致現金流有些吃緊。
當生意人的現金流開始吃緊,他們就會開始拖延各種欠款。當然,他們也會優先處理那些緊急的欠款。而拖欠債券利息,可以算是技術層面上違約了,不過並非是狹義的“違約”。因此,我們可以大膽猜測碧桂園是在充分利用欠款的30天寬限期。反正準時還和遲30天還,也就差不多,那麼自然不會選擇準時還錢,尤其是當手頭上的錢並不多的時候,能拖得一天是一天。
那麼,有沒有另一種可能就是碧桂園是真的沒錢了呢?
普通會員 | VIP![]() |
VVIP | |
---|---|---|---|
星洲網平臺內容 | |||
星洲公開活動 | |||
禮品/優惠 | |||
會員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動/特級優惠 | |||
電子報(全國11份地方版) | |||
報紙 | |||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依斯干达公主城28日讯)碧桂园马新区域首席财务员黎耕透露,正式获得马来西亚证券委员会(SC)批准设立家族办公室的2家公司,确定在本月进驻森林城市。
他说,这两家公司都属于大马本地公司。
他于今午出席主持碧桂园太平洋景观有限公司(CGPV)与北海亚洲国际仲裁中心(BAIAC)签署合作备忘录仪式后,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无论是柔新经济特区(JS-SEZ)或森林城市金融特区(FCSFZ),都需要仲裁中心,因为商业活动到最后都会有合同,而合同标准条款就是仲裁条款。
他说,新加坡除了是金融中心也是仲裁中心,但是随着新加坡的费用越来越高,加上进驻本地的投资越来越多,仲裁的需求会越来越多,因此该集团与上述仲裁中心合作探讨,并且设立一个健康的经商平台予进驻的投资方。
他认为,商业、贸易和金融都与仲裁息息相关,相信这次的合作不单益予森林城市,也可以支撑和服务至柔新经济特区。
碧桂园太平洋景观有限公司(CGPV)今日与北海亚洲国际仲裁中心(BAIAC)签署合作备忘录,一起携手为设在森林城市的金融中心特区打造一个健康跨境合作环境,通过仲裁而非传统法院诉讼方式,协助解决或避免任何争议的书面合同。
签署仪式由北海亚洲国际仲裁中心主席兼执行董事吴伟伟教授与也是碧桂园太平洋景观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员的黎耕,共同主持。
出席见证者包括:亚汇达金融顾问私人有限公司投资总监黄达、家族企业特许企业管理专家柳耀喨博士、北海亚洲国际仲裁中心联合管理合伙人ASEAN Legal Alliance主席黄明成、新山中华总商会署理会长拿督胡贵华、马来西亚拿督企业家公会(MDEA)拿督斯里郭则仪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