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塞爾17日訊)臺積電決定在德國設晶圓廠,效應持續受歐洲媒體關注。“歐洲動態”指出,臺積電的投資正合德國領先的汽車產業所需,而英特爾(Intel)宣佈規模更大、更先進製程的投資案則是“較冒險的賭注”。
ADVERTISEMENT
自歐洲聯盟(EU)推出歐盟晶片法(European Chips Act)以來,歐洲已出現三大半導體投資案:臺積電主導的100億歐元德國晶片廠、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和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又稱格芯)投資75億歐元在法國建晶圓廠,以及英特爾加碼到300億歐元的德國計劃。
從專精歐盟政策報道的歐洲動態(EurActiv)引述幾位學者觀點來看,相較於英特爾,臺積電和意法的歐洲投資案顯然被認為較務實。
意法的晶圓廠產品主要用於太陽能光電,臺積電是針對德國汽車產業需求的晶片規格而設廠,英特爾6月宣佈的德國投資案金額近乎翻倍,並將創造“前所未見、領先的”半導體產業鏈。
英特爾可謂“投歐盟所好”,因為歐盟晶片法案的論述重點之一就是要投入最先進技術的研發和生產。去年歐洲輿論界甚至傳出歐盟官員對臺積電打算投資28/22奈米制程“不夠先進”而不滿。
英特爾這筆投資案換來了德國政府提高補貼額度到100億歐元,不過“歐洲動態”引述智庫蒙田研究所(Institut Montaigne)國際研究主任杜懋之(Mathieu Duchatel)指出,英特爾欲在德國生產5至7奈米晶片“是個比較冒險的賭注”。
這種等級晶片主要用在智慧型手機、資料伺服器和超級電腦等,歐洲在這些領域的領先企業不多,在地需求量也還不大。杜懋之認為如此微小晶片要在歐洲大量生產“尚未經歷考驗”。
相對的,臺積電將在德國生產的晶片則“最適合歐盟重要經濟部門”所需,也就是歐洲具競爭力、有大市場的汽車產業。
歐洲資料分析中心(Centre for European Policy Analysis,CEPA)研究員西特拉(Christopher Cytera)在“歐洲動態”的投書呼應這個觀點。
他認為,歐洲應聚焦在其強項,包括先進封裝和功率半導體(電力設備等用途)的研發和製造,“歐洲不應該做的是投入巨資、建造巨型廠,以生產世上最微小的晶片”。
西特拉等學者都認為歐盟晶片法所預期帶動的430億歐元總投資額,不足以在國際上競爭最先進晶片,也不足以達成歐盟的2030年前全球晶片市佔從10%翻倍到20%的目標。
歐洲改革中心(Centre for European Reform,CER)研究員麥爾斯(Zach Meyers)在歐洲動態採訪中說,歐盟的市佔目標仰賴一個不切實際的假設,那就是全球其他地方的生產停駐不前。
不只美國晶片法提出的公共投資金額超過2550億歐元,韓國晶片法案也預期2030年前帶動逾3900億歐元的民間投資。麥爾斯甚至認為,被美國科技封鎖的中國政府有意大量投資自制晶片,可能帶來全球供應過剩,為歐洲積極促進的投資案帶來風險。
此外,眼前所有學者都認同的一大問題,就是歐洲缺乏足夠的半導體生產所需人力。
市場研究公司Yole的半導體部門主管卓裡維特(Emilie Jolivet)告訴“歐洲動態”,“從歐盟晶片法實施,到半導體工程師完成適合的培訓,這之間可能就要歷經好幾年”。(中央社)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