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週,我藉著最近在臺灣鬧得紅火的Metoo運動,設計了關於性騷擾和性侵犯的課程,然後一遍又一遍地講給不同的學生聽。
當我將新聞內容以嚴肅的方式簡單敘述的時候,女生的反應一般都是聚精會神,偶有震驚,而大約有四分之一的男生會在過程中發出讚歎或是露出奇怪的笑容,彼此之間會開始竊竊私語,甚至是大聲說出:“怎麼那麼爽!”“好厲害!”“我也想要!”之類的言論、做出猥褻動作等等。面對這樣的男生,女生幾乎一面倒地表示她們也很無奈,但早就習慣了,除了皺個眉頭,心裡看不起這群男生,似乎也做不了什麼。
ADVERTISEMENT
面對這群腦袋充滿某種顏色的孩子,這堂課當然不能只滿足於譴責他們的行為,而是要重構孩子們的三觀。當我告訴他們,性侵犯通常存在於熟人之間、男生也會被性侵且加害者多數也為男性、受害者幾乎無法反抗甚至會自我安慰、學校內也常發生性騷擾等事實的時候,許多孩子開始表現出驚訝,畢竟在他們的世界裡,男生怎麼可能會被性侵?受害者怎麼還要自我安慰?他們也天真地認為反抗是多麼容易的事,一腳踢對方的“蛋蛋”就好了。
這也不能怪這群孩子,畢竟有太多想法早已根深蒂固,無法輕易改變。我有個朋友曾告訴我,她在學生時期就曾被親戚性侵。當她向家長控訴自己的悲慘遭遇,以為能得到支持和幫助時,家長卻含淚勸她不要再說這件事,親戚更是對這位可憐的孩子指指點點,認為都是孩子行為不檢。這讓她陷入長時間的憂鬱,一直沒有緩過來。
另一個朋友也在看到了最近的Metoo運動後告訴我,她最近思來想去,才意識到自己在中學時期曾被班上同學性騷擾。但當我繼續跟她對話,卻發現她不斷譴責自己當年怎麼那麼不小心,質疑自己外表不好看怎麼可能成為受害者,還安撫自己要以和為貴、不要將事情鬧大。我突然很憤慨地告訴她這些都不是重點,她才確確實實地面對自己是受害者的事實。
除了“家醜不可外揚”“以和為貴”“大事化小”等中華兒女的“美德”外,對性話題的諱莫如深和有毒的男子氣概更是有著極強的殺傷力。有個學生聽完這堂課後主動來找我,並訴說她的遭遇。她說她偶爾會在家裡的男性都出門、只剩女性的情況下,穿著背心在家裡走來走去。但有一天家裡的女性親戚卻把她叫來,批評她穿著過於性感,眼神輕蔑地對她品頭論足了一番。
開黃腔來獲得認同感
這孩子後來很遺憾地告訴我,當下的她覺得自己的親戚和外頭的色伯伯沒有差別,都在用一套“沒包好自己就是放蕩”的思維來看待她。我不寒而慄,如果這已是一種性騷擾,那我們的孩子要面對的會是什麼樣的洪水猛獸?這群孩子又將會怎樣看待自己和身邊的人?
我突然明白,真正的性騷擾和性霸凌,其實就瀰漫在我們這有毒的文化空間裡。這個空間讓許多人因為開黃腔而獲得認同感和成就感,卻讓許多人因為不能接受別人開黃腔而被批評為不夠幽默和開放;這個空間讓許多人可以對他人的樣貌身材和穿著大放厥詞,卻讓許多人因為被性騷擾或性侵犯而必須三緘其口;這個空間讓許多人因為發表關於兩性的聳動言論而受到青睞和追捧,卻讓許多人因為想傳遞正確的性知識而受到撻伐和抵制。
何其可悲,又何其扭曲。
而我這位小小老師能做的除了開一堂課,似乎也只有某一次有學生告訴我她被性騷擾的時候,趕緊要求校方介入調查和提供協助。後來才發現原來受害者不止她一個,若是這名學生沒有勇敢地將事情說出來,天知道還會有多少位受害者。她們不僅受害於性騷擾,也受害於這可悲的噤聲文化,和根深蒂固的性權力不對等。
只是學校的性騷擾尚且多出於好奇和無知,若是來到這詭譎多變的成人世界,除了充足的性知識和完備的性觀念,這些孩子要拿什麼去對抗這些如潮水般、且有備而來的鹹豬手們呢?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