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国际

|

即时国际

|
发布: 4:16pm 20/08/2023

“中国制造”

“中国制造”

德國研究:中國製造在歐洲逐漸排擠德國製造

德國研究:中國製造在歐洲逐漸排擠德國製造
由於價格優勢,中國製造逐漸擠壓德國產品在歐洲的市場份額,另這個歐洲工業大國承受越來越大的壓力。(互聯網照片)

(柏林20日綜合電)德國科隆經濟研究所的一項最新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在歐盟進口中所佔份額持續大幅上升,中國製造愈來愈多地滲透到德國經濟的優勢領域,對德國這一傳統工業大國造成壓力。

俄衛網上週六引述報告稱,自2020年以來,中國份額增長的勢頭再次大幅上升。從所分析的許多方面來看,僅在2020年至2022年這兩年,中國在歐盟進口中所佔的份額就擴大了,增幅與此前整整十年相當,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更多。對於精密工業產品而言尤其如此,德國迄今一直專門從事這方面的生產。

ADVERTISEMENT

報告顯示,2000年歐盟進口的機械和汽車等高附加價值產品有2.5%來自中國,到了2022年已經提升到13%。相較之下,德國製造的比例從17.7%降到15.5%,在中國佔比增加時,德國經常跟著下滑。

該報告的作者馬特斯寫道,高昂的能源費用是德國製造在歐洲市場失去競爭力的主要原因。

報告指出,中國出口的成功很可能也是建立在廣泛的補貼基礎上的,這就提出了貿易政策應對的問題。

自2005年以來,德國在歐盟進口產品中的總體份額一直在下降,在許多複雜的工業產品類別中也是如此。在許多地區,這種下降趨勢最近有所加速。中國在其歐盟本土市場,以及在其傳統優勢領域,與德國經濟的競爭日益激烈。

報告稱,在汽車工業、化工行業和機械工程行業領域,德國在歐盟市場對中國的領先優勢正在日益縮小。在電氣行業,中國在歐盟進口份額中超過德國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總體而言,德國的工業出口模式似乎搖搖欲墜。

隸屬經濟部的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GTAI)研究也發現,中國佔全球出口金額的比例,從2000年的4%大幅上揚到2020年的15%,反之德國原地踏步,始終維持在8%上下。

中國製造在歐洲取得優勢最明顯的例子是機械,2010年歐盟進口的機械有6.8%來自中國,到去年成長到11.4%。

與此同時,韓聯社報道,今年上半年在韓登記註冊的每3輛進口商用車中,就有1輛中國產。中國電車以商用車市場為主發力佈局,中國最大電動車企比亞迪有望不日登陸韓國乘用車市場。

據韓國汽車數據研究機構數據,今年1月至6月進口商用車登記註冊數量為4563輛,其中中國產1451輛。今年上半年賣出的進口商用車中,有三分一產自中國。

韓國大林大學汽車系教授金必洙表示,目前在韓上路的中國汽車主要是商用車,但因中國電動汽車產業已經達到世界級水準,有其可畏之處。中國車企正在準備進軍韓國乘用車市場,韓企須提高警惕。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