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言路

|

鹭岛南望

|
发布: 7:10am 20/08/2023

国盟

团结政府

绿潮

6州州选

鹭岛南望

中国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

国盟

团结政府

绿潮

6州州选

鹭岛南望

中国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

趙海立.六州選舉落幕 執政壓力仍在

赵海立(中国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

隨著政治的碎片化,民主化進程加快,處於激烈政治競爭的各黨,在選舉中只有通過不斷強化族群身分來獲取選民的支持,簡單粗暴,但行之有效,且屢試不爽。

ADVERTISEMENT

6州選舉成績出爐,它並沒有給人太大的意外,與選前民調所預測的狀況基本吻合。兩大陣營成功保住了各自想要力保的州政權,國盟勢力略有擴張,“綠潮”勢頭依然強勁。

這個結果,應該讓團結政府暫時鬆一口氣,因為所謂“信任公投”的輿論已經基本偃旗息鼓。有分析認為,大馬政治接下來應該能進入相對穩定期,短期內不會再有重大選舉,團結政府應可提高施政績效來鞏固政權。

然而,6州選舉所呈現的政治生態仍對安華政府形成較大壓力,尤其是朝野一致、同心同德、一心一意地搞好國家建設和社會治理,仍是困難重重。族群之間的裂口日益擴大,民粹主義逐漸蔓延。

這種情形可從6州選的過程和結果略窺一斑。在選舉中,種族主義、宗教主義、極端言論大行其道,族群身分明確的政黨依然取得不錯成績。其中最大的贏家是捲起“綠潮”的伊斯蘭黨,競選127席,攻下106席。民主行動黨參選47席,攬獲46席。最大輸家無疑是巫統,參選108席,只中選19席。該現象並非6州選才顯露出來,而是在近兩屆的國會選舉中已露端倪,特別是在去年的大選,伊黨與火箭分別以44席、40席成為國會第一和第二大黨,而長期獨佔鰲頭的巫統,只得到可憐的26席,支持率嚴重下降。

究其原因,從表面上看,這固然與巫統的分裂有關;但在深層次上,則在於巫統已經無法應對大馬社會既多元性且逐步極化的現實,而這種惡果恰恰是巫統自己種下的。

大馬社會本是多元,巫統在土著特權的確立一事上難辭其咎,70年代“伊斯蘭復興運動”興起之後,大馬社會加快“伊斯蘭化”。作為掌權者,政府本應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國民,使其享有同等的國民待遇。從正義角度看,政府可以給予某些社會底層的民眾相應的幫助,但在說辭上,不應強調它是某個弱勢族群,而應該強調它是國家的弱勢個體國民。在社會異質化程度較高的國家(多種族、多民族、多宗教、多語言、多文化)則更應如此。國家共同體與族群共同體的身分認同是矛盾且複雜的。

巫統與伊黨不斷強化“馬來人特權”與“伊斯蘭化”,其實都是在馬來西亞社會中嵌入了撕裂的楔子。“馬來人”“華人”“穆斯林”這些身分不是在逐漸融合,而是在日漸分離,甚至極化。在巫統主導的威權政治時期,這種極化所呈現出的張力不甚明顯。但隨著政治的碎片化,民主化進程加快,處於激烈政治競爭的各黨,在選舉中只有通過不斷強化族群身分來獲取選民的支持,簡單粗暴,但行之有效,且屢試不爽。故而此次州選中,伊黨的宗教色彩加上馬來人身分,掀起了席捲西馬半島的“綠潮”。

在此背景下,其它傳統政黨,如巫統、公正黨、馬華、民政黨等,為適應新的社會生態要麼重新分化組合,要麼明確身分歸屬。不能明確“站隊”者,選舉的成績都起伏不定,很難令人滿意,企圖贏得壓倒性的多數,更似痴人說夢。多重身分的“極化”,必然帶來多個政治勢力的角逐,選舉如此,執政亦然。正因此,多黨合作的團結政府執政必如履薄冰,壓力山大,政局不穩是其常態。

(《鷺島南望》是廈門大學南洋研究院和馬來西亞研究所的研究團隊就馬來西亞及東南亞相關國際問題共同撰寫的評論文章專欄,本文是系列評論的第十評。文章僅為個人觀點。)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你也可能感兴趣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