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的來說呢,人們開始認識這些費用是好事,畢竟這些都是他們身為投資者的權益。懂得捍衛權益是一個進步。不過,我認為純粹知道費用並不足夠,他們並不瞭解這些費用的目的是什麼。進一步說,很多人只看到一項產品或服務的價格高低,但不瞭解這產品或服務的價值所在。
在信託基金市場裡,有分為“主動管理型基金”(active manage fund)和“被動管理型基金”(passive manage fund)。這兩種基金的區別主要體現在於前者會有特定的基金經理以及分析團隊來管理,負責打敗基金的投資基準(investment benchmark),例如吉隆坡綜合指數。如果基金經理不看好雲頂的股票,縱使投資基準裡有云頂股,他可以選擇不買或者買得比較少;而後者呢也是有基金經理管理,不過他們的管理並不是決定要多買什麼,或者不買什麼,他們需要做的就是按照投資基準的股票佔比去進行買賣。
ADVERTISEMENT
打個比喻,大家都有一份食譜,主動型的會按照自己的想法來調整配方,以烹飪出一道更有特色和美味的菜餚;而被動型則是完全按照食譜的要求來烹飪。前者就是有自己想法的米其林廚師,而後者則是要製造出口味高度統一的麥當勞快餐。
主動型基金費用高表現差 ETF崛起
而在過去差不多十年的時間裡,被動型基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注意力,因為投資者發現他們所投資的主動型基金交出很糟糕的表現,加上基金公司背後收取的管理費直接侵蝕了他們的資產,使得他們對這類產品異常厭惡。於是,許多投資者紛紛奔向另一個極端,也就是被動型基金,其中最為人熟知就是ETF(exchange traded fund)。如今,你去書局的投資理財走上一圈,你會發現關於ETF投資的書籍簡直是玲琅滿目。
當越來越多年輕人接觸投資理財這事兒,ETF得到的熱度可以說是前所未有,因為它所鼓吹的思想就是:你既然不知道買什麼最好,為何不把錢放在那些投資在全世界最賺錢的股市的ETF?例如投資在美國標普500指數的ETF,其費用可以低至0.0945%。反觀,許多美國的主動型基金的管理費用都收取差不多要0.6%了,投資回報率又不怎麼樣。

投資者開始注意管理費 甚至錙銖必較
這麼一比較,大量的資金湧入ETF市場。原本越來越多人接觸投資是值得慶幸的事情,當沒想到隨之帶來的另一種風氣就是,投資者開始注意基金公司所收取的費用,甚至是到了錙銖必較的地步。
“你們收取2%管理費,那麼我的回報率不就少很多了?”,“你這裡寫要獲得6%的回報率,扣了2%的管理費之後,投資者不就剩下4%?”……
這就是我不時聽到的客戶抱怨。
“是沒錯,管理費用是會影響你的回報率,但這也是讓我們的團隊能夠持續運作的重要收入,希望你能理解”,“並不是這樣的,因為我們是算好了費用才公佈價格,所以你所看到的價格就是你賣出時所能夠獲得的金額”……
普通會員 | VIP![]() |
VVIP | |
---|---|---|---|
星洲網平臺內容 | |||
星洲公開活動 | |||
禮品/優惠 | |||
會員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動/特級優惠 | |||
電子報(全國11份地方版) | |||
報紙 | |||
ADVERTISEMENT
熱門新聞





百格視頻
美国现在的短期债务总额是比2024年来得低。也就是说,美国是有办法再融资的,新债还旧债的把戏还是行得通,不过,需要一些人的配合……
这周继续谈美国。
由于特朗普在四月初祭出激进关税政策,全球资本市场被搞得一团乱,坊间出现了很多美国为何如此不讲理的解释,有很多都从关税政策着手,说特朗普会引起大萧条。关于这一点,我上周已经写过了。
另一派解释则认为特朗普正是有重大布局,说是为了让现在负债累累的美国重组债务,因此先用各种关税为借口,逼得全世界痛苦万分,抛售美债和美股,然后美国就用自己的黄金储备把这些金融资产廉价回购,最后实现各种 “美国再次伟大” 的操作。
那么,特朗普是不是有这么重大的布局呢?在这之前,我们需要先回答一道问题,那就是美国的债务问题会不会爆炸?
不会。
接下来的因果链会比较长,容我给你仔细说明。
首先呢,我们先区分,国家欠债与个人和企业欠债非常像,那就是先花未来钱,也就是我们未来的预期收入。比如,你现在月入5,000令吉,且未来10年都不会改变工作,那么你的预期收入就是60万令吉(5,000令吉 x 12个月 x 10年)。稍微把这笔钱折现到今日,你大概能够借20万至30万令吉。
个人和企业的负债一旦到了高水平,例如远超出收入水平或者收入严重缩水,在利滚利的情况下,多数欠债人都会陷入财务困境,最后破产或者清盘。因为个人和企业都拿不出真金白银去偿还这笔钱。
但是,国家欠债就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因为国家有发行货币的权力,即是所谓的 “印钞票” 。有了这项能力,只要国家欠的债务是以自家货币为计算单位,那么就一定能够偿还。这也是为什么希腊之前会这么惨,因为他们加入欧元区后就没有了发行货币的权力。
当然,国家印钞票是有代价的。一旦印多了,这个国家的钞票就会贬值。而且会贬值得非常快。但是,当国家债务问题非常严重,通常是国家收入大幅减少所致。那个时候就顾不了这么多,就算债主们抗议,不要废纸般的货币也没用。
之后,在账面上,国家的债务是清了,但是随着自家货币贬值而来的各种通货膨胀就会闹得你举国上下民不聊生。许多国内银行都握有大笔国债,你把货币直接来一个核爆级别的贬值幅度,那些银行也会直接被弄垮。之后,就是银行挤兑。而且,你所印刷的新钞票只是解决了过去欠下的旧债务,未来休想再用本国货币借贷,因为没有人会要借给你了。如果国家没有收入,又不能借钱,那就准备成为第二个津巴布韦。当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这时会给国家出主意。
以上这套玩法,全部国家都知道。因此,最重要的是,如何确保借钱给你的债主愿意在未来继续借钱给你呢?
那就是——用国家的GDP成长为抵押。
刚才说了,所有的借贷都是先花未来钱,只要国家的GDP继续成长,而且偶尔有爆发性的产业革新,那么大概率能够稳住大部分国债持有者。
简单来说,当国家足够强大,债务就不是问题。其中一例,就是日本。虽然日本过去GDP成长率非常低,但因为通缩关系,所以勉强可以接受,而且大量日本机构,例如银行和保险企业都握有大笔的日本国债。而美国的GDP成长率肯定比日本强。
现在,我们是理清了国家举债的逻辑。现在我们看看美国的国债结构。
根据官方资料,美国截至2025年3月的债务金额为36.2兆美元,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不可转售证券(nonmarketable securities),总金额为7.6兆美元,是美国中央政府从自家部门,例如医保,所借的欠款。这个部分可理解为 “自己人欠自己人”,不会构成太严重的债务问题。
第二个部分就是可转售证券,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美债,总金额为28.6兆美元。此类别有分短期债券(一年或以下)和长期债券(超过一年)。而美国需要在2025和2026年分别偿还8.3兆美元和3.6兆美元,占了这个类别总金额的42%。这么看来,美国的债务问题好像非常糟糕。
我们看看美国从2010年到现在的债务比例,美国的短期债务部分情况下只占据整体债务的15%。也就是说,美国有15%的债务是新债务。2020年,由于疫情关系,美国决定撒钱刺激经济,这个短期债务比例就暴涨至24%。之后,2021和2022年有所改善,但是到了2023年再次飙升至22%的水平。
不过,美国现在的短期债务总额是比2024年来得低。也就是说,美国是有办法再融资的,新债还旧债的把戏还是行得通,不过,需要一些人的配合: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