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想寫馬六甲葡萄牙後裔(又稱克里斯坦人)呢?”
3次南下馬六甲,來回車程幾乎4小時,身旁的友人紛紛露出不可思議的神情。仔細想想,總覺得對這片土地所知甚少,才會不斷想發掘這裡的過去。兒時成長的小鎮距離馬六甲約40分鐘的車程,到葡萄牙村吹海風的愜意,一直存在記憶裡。
ADVERTISEMENT
海外留學返馬後,我總會懷念起那海風陣陣以及帶點異國情懷的葡萄牙村。某一日我與家人驅車前往,殊不知回憶中的海景不再。沒有了這片海,以遊客身分來這的我都如此痛心,更何況是這裡的人。我過於好奇,所以決定親自探索。
馬丁·特希拉是一名葡萄牙後裔,一身黝黑膚色,雖然長相似巫裔,但身體裡流著歐亞血液。
初次見面是在他的新書推介會上,在臺上念出童謠,“Pang, Sukri, Leti, Kofi, Mantega……”即便不懂詞義,相信在場的任何人都會驚歎它的美麗。原來馬來西亞還有這樣的克里奧爾語,但知道且懂得保存的人又有多少?
跟著馬丁走進葡萄牙村,聽他們為了維護自身文化,嘗試抗衡發展的努力。正因葡萄牙後裔是這個國家的少數群體,訴求被看見也就更難了。填海工程如打不死的小強,喊停後又重啟;但離散的族群,未來無論如何抓緊,卻只能從歷史和照片中懷念,怎麼也盼不回來了。
“高樓大廈、購物商場全世界都有,人們為什麼還要特別來馬六甲?馬六甲是歷史、馬六甲是文化、馬六甲最獨特的不正是各個族群的融合嗎?”馬丁這番言論,相信對外早就說了一遍又一遍,但他仍不厭其煩地告訴每一個想了解這裡的人,希望靠著言語傳播,把專屬葡萄牙後裔的文化宣揚出去。
“我明天還要去和州政府的人開會,為來臨的馬六甲文化日討論。”馬丁的行程一個接一個,甚至多了一個作者的身分,“當村民知道我在記錄這裡的故事,現在都會主動找我,告訴我有趣的故事。”
採訪那日看著我的錄音筆,馬丁透露出極大的興趣。他坦言,村民間口耳相傳的民謠、俚語,由誰先開始,源頭已無法尋獲。“一名牧師曾將一名老人的對話錄下來,且記錄了50年代的民謠歌曲,這是非常幸運的,因為大部分人已經忘了。”馬丁因此被啟發,他希望除了文字,日後可以用聲音和影像,留住葡萄牙村裡的故事。
“我四處打聽故事、音樂、歌曲、習俗……希望把這些都記起來,因為仍記得舊時回憶的人不多,他們離開後就沒有人知道這些了。為了讓我們的子孫記得這些,我得這麼做。”問及把自己完全奉獻予社區,難道不會感到疲憊?馬丁毫無猶豫地說:“我是個有使命的男人。”
馬丁的熱心幫助,讓我短時間內理解葡萄牙村的歷史故事,故寫此文以茲感謝。
相關文章: 黃琬焮/拍攝和人生,都是一場未知 白慧琪/晚安上巴 李依芳/平行世界? 袁博文/無味覺無嗅覺,吃屎也不自覺 陳愐壯/無關工作! 張露華/請善待它們 林芷桑/忙到冒煙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