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22日中央電)日本政府宣佈,最快8月24日將“水”排放入海,而如何排放及是否會對人體及環境帶來影響等議題,備受外界關注。
何謂“核廢水”?
綜合日本放送協會(NHK)及日本《每日新聞》等報道,東京電力公司(簡稱東電)福島第一核電廠在2011年3月遭受東日本311大地震帶來的海嘯侵襲,造成廠內1號機、2號機及3號機爐心熔燬。為冷卻熔融核燃料團塊,又製造出“汙染水”,並以每天約90噸的速度持續累積。
ADVERTISEMENT
東電利用淨化裝置去除氚以外的多數輻射物質,最後變成“核廢水”(ALPS處理水),貯存在福島第一核電廠腹地內。
截至今年6月29日止,用來存放“核廢水”的貯存槽已約千座,總量約134萬噸,接近貯存上限的約137萬噸,貯存比率高達98%。
東電曾估算,如果按照目前“汙染水”產生速度來看,“核廢水”在明年2月到6月左右就將滿溢。
東電2021年曾進行模擬試算,若階段性將“核廢水”排放入海,最快也要到2051年度才可能排放完畢,也就是說從開始排放到完成排放需耗時約30年。
日本國內反應
什麼是氚?排入海的核處理水有無危害?
氚(tritium)是一種氫放射性同位素,專家表示只有在極大量情況下才會危害人體。氚有多種實際用途,包括製造核武、醫學用的生物顯影劑或逃生口標誌等須在黑暗中發光的物品。
日本一般核電廠產生的含氚水排放入海時,標準值是每公升不超過6萬貝克。東電在排放前會先把核處理水用海水稀釋百倍以上,每公升含氚量將不到1500貝克,是日本境內標準的1/40。
各國對氚的容許值不同,以飲用水含氚上限值來看,世界衛生組織(WHO)標準為每公升1萬貝克。因此,日本排放入海標準約WHO提出國際標準的1/7。
“核廢水”如何排放入海?
“核廢水”排放入海將經過“處理”、“測量”、“稀釋”及“放流”4道手續。
目前存放在福島第一核電廠腹地貯存槽內的“核廢水”,在排放前將進行二次處理,而經過二次處理後的水將再注入貯存槽內平均攪拌,然後測量確認是否符合國家標準。
經確認符合標準的水,為了讓殘留氚濃度達日本國家管制標準的1/40以下,所以將用逾百倍的海水稀釋“核廢水”。
稀釋過後的“核廢水”將被存放在福島第一核電廠靠近岸邊的“排水豎井”內,待超過一定數量後就由海底管道放流,最後從離岸邊約一公里外的排海口入海。
目前預想每天最多能排放500立方公尺的“核廢水”,一年排放的氚將控制在22兆貝克以下。設置在海底管道出海口附近的放射性監控點,將會監測海水中含氚濃度。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