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本就不应被扭曲为政治工具,更不能成为打压政治对手的手段。
在如今政教越来越趋于一体化的时候,槟城宗教司旺沙林能够站出来,针对吉兰丹州务大臣纳苏鲁丁据称在一场布道中,将该州两名反对党议员标记为反伊斯兰的讲话,做出更正和澄清,是值得国人为其刚正气节拍掌赞美的。
ADVERTISEMENT
虽然后来纳苏鲁丁否认此事,并称他的话被扭曲,然而在马来西亚这已经是政治人物惯用的“澄清伎俩”,可信度不高。
当今网络信息和观点泛滥,正确理解和深化宗教观点变得尤为重要。槟城宗教司旺沙林的观点引发了深思,他说穆斯林不支持伊斯兰政党并不是罪过,也不是亵渎的解释,让人有如醍醐灌顶。
旺沙林一言道破个中关键,那就是伊斯兰党虽然冠上伊斯兰之名,可是“此类政党都是由人所创建的,本质上并不是神圣的”。这一点是很重要的环节,就好像如果有一个政治人物创建一个“佛教党”或者“释迦摩尼党”,那不意味着不加入这个政党的人就不是佛教徒,或者更严重的被批评为佛教叛徒。
原因就在于“佛教党”和“佛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也绝对不可相提并论。因此,丹州的反对党议员只是不认同伊斯兰党,而不是不认同伊斯兰教。
一言以蔽之,将二者混淆诠释,显而易见就是一种有意为之的举动。
事实就是,宗教本就不应被扭曲为政治工具,更不能成为打压政治对手的手段。而旺沙林的话语还呼应着一个持久的问题,即宗教如何在政治舞台上保持纯粹性,而不被谋取利益的政治力量所左右。
众所周知,宗教作为人类信仰的核心,是引导人们道德、伦理和行为的基石。然而,随着国内政治竞争加剧,宗教观点已经受到扭曲和滥用。
在这样的背景下,旺沙林的观点无疑显得尤为珍贵。他的讲话还原了宗教与政治原是两个独立的领域,应该各自在合适的范畴内发挥作用,而不应相互渗透,更不应被滥用。
无奈现实情况复杂而微妙,吉兰丹州务大臣纳苏鲁丁将反对党议员标记为反伊斯兰,便凸显了政治和宗教的交织。这种出于政治目的的行为很危险,因为这种做法极易引发社会的撕裂和不满,进一步加深政治和宗教之间的错位。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希望我们的政治人物,能够以这个地方上一件小事的处理方式,作为未来类似事件的处理参考,让我们的社会少一点种族歧视和争议。
我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而一个国家的治理,人民的和谐与否,都会很具体的反映在大家的生活小事中。金宝东兴港大会堂的三语招牌更换事件,便显示了只要不任何事情都政治化,大家在理性协商下,必定可以达成双赢方案的。
这一事件为协商解决及妥善处理公共事务,展示了一个良好的示范。金宝县议会主席苏凯里解释,三语招牌因不符合建筑物规格而被更换回原有的单语招牌,但经过会议讨论,最终决定允许在大会堂前围墙上设立三语招牌。这样的处理方式值得肯定,不仅符合法规要求,也尊重了各方的合理诉求,体现出解决争议的最佳路径;同时也避免了不必要的敏感课题。
我们要理性地厘清整个事件,那便是地方政府在公共事务管理上,必须遵循法规,而县议会此次的决定正是基于建筑物规格的考量。
但与此同时,三语招牌对于当地多元族群的象征意义不容忽视。而经过协商后,最终决定允许在前面围墙设立三语招牌,这种折衷方案做到了既不违反建筑规范,也确保了多语言的存在,各相关方面体现出依法行政与尊重多元文化的平衡。
其实类似的事件如果处理不当,极易被炒作成敏感课题,引发社会对立。然而,这次事件的处理方式却证明了,只要涉及的各方面,能够本着坦诚沟通的态度,问题是可以和平解决的。各方在县议会的主导下,通过理性协商达到共识,“成功”避开了无谓的政治化纷争。
我们看到各方用务实的态度,从而找到既符合法规、又满足社区需求的方案。这种务实的处理方式,让地方政府能够依法执行政策,同时也能满足居民的诉求,达成双赢局面。
这种模式其实非常值得推广,因为它为我们这个多元社会的治理,展示了一个良好示范,同时也为未来类似问题提供了一个能够更理性解决的渠道。它表明许多看似复杂的问题,并非无法解决,而是需要各方坐下来谈,摆脱对立思维,回归法规与理性,自然会找到可行的出路。
这次事件的解决方式,充分显示了协商机制的有效性。事件同时也提醒我们,过度政治化只会让问题复杂化,而理性沟通才能真正解决问题。特别对于我们这个多元种族国家,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处理方式,而不是一味放大矛盾。
希望我们的政治人物,能够以这个地方上一件小事的处理方式,作为未来类似事件的处理参考,让我们的社会少一点种族歧视和争议。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