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24日啟動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汙水排海作業,中國當即宣佈全面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日本首相岸田文雄24日公開要求中方立即取消該限制,雙方交鋒激烈。受訪學者表示,日本執意將核汙水排海,對中日關係的影響可能由經濟貿易上升至政治和外交層面,由此產生嚴重倒退。
日本一位資深記者最近發文指出,在核汙水排海問題上,日本政府對中國表現出極為傲慢的態度,對核汙水排海可能最直接、最大受害的中國,缺乏最起碼的尊重,是對中國的極其無禮和狂妄。
ADVERTISEMENT
遼寧大學美國與東亞研究院院長呂超教授對香港中通社記者表示,岸田文雄政府在核汙水排海問題上以鄰為壑,作為受日本排海計劃影響的一方,中國發出的聲音有理有據,代表著太平洋沿岸地區的普遍聲音。但日本卻一意孤行,罔顧反對聲音的同時未就排海技術做出合理解釋,還趾高氣揚地質疑中國採取的正當措施,反映出日本的傲慢和政治失信。而日本之所以敢採取傲慢無禮的態度,正是因為美國的撐腰和韓國的縱容。
去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週年,而今年正值《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簽署45週年,中日關係正處於發展關鍵節點。此時日本執意啟動核汙水排海計劃,呂超表示,這將為中日關係埋下隱患,中日關係會由此產生非常嚴重的倒退。
呂超分析,日本核汙水排海已經引發中國人民的憤慨,阻礙兩國文化交流。其次,不少中國人民出於對健康的擔憂,對日本水產品乃至日用品的購買慾降低,兩國經貿往來勢必受影響。由於中國採取正當措施,但日本可能借題發揮,採取報復性措施,相信屆時中國也不會任其發展,核汙水排海的影響可能由經濟貿易上升至政治和外交關係層面。
“今年應該是中日妥善管控新老問題,發展雙邊關係的重要契機,但遺憾的是核汙水排海正在成為新問題。”遼寧大學日本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陳洋對香港中通社記者表示,新問題出現必然會讓中日關係更為複雜。而且排海週期長達30年,這30年裡,核汙水排海問題會一直存在,並影響中日關係改善發展的程度。隨著時間推移,核汙水排海所產生的影響將會逐漸蔓延,由最初的漁業擴散到兩國的餐飲業、旅遊業等,這可能影響兩國經貿往來,不排除進而動搖政治外交的可能。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7月22日說,中日間存在各種問題,兩國關係仍在“原地踏步”。但同時,他還強調兩國“密不可分”,希望兩國在保持對話的同時維持建設性和穩定的關係。這一表態被外界解讀為日本主動示好。
但核汙水事件後,兩國還能維持穩定關係嗎?陳洋認為,其實中日兩國沒有因核汙水排海議題完全切斷聯繫,這也為今後可能舉行的中日高層對話奠定了最低的基礎。但要想實現中日高層對話,還需要日本和中方相向而行。不過,當前在中日之間,除了核汙水外,還有日本在臺灣問題上的言行不當等問題,這都影響對話氣氛。目前,兩國政府高層專門舉行對話的可能性較為有限,但不排除藉助國際會議場合對話的情況。
呂超也表示,原本中日韓之間有現成的全面合作機制,但由於日本一意孤行,三國領導人會見的可能性已經不存在。三國進行合作的機制,目前來看也很難深入下去。
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受訪學者分析,事件將加劇中日之間的緊張局勢,也可能強化美、日、韓加上菲律賓的四邊關係。
報道指出,福島核汙水排放目前在中國和俄羅斯政府層面引起較大反彈,包括韓國和菲律賓在內的其他鄰近國家政府則沒有提出批評。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客座高級研究員林大偉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分析,核汙水事件可能會推動日本民意進一步支持日本加強與美國,以及韓國、菲律賓的四邊關係。中國輿論的批評聲浪,則可能推動中國政府對日本採取越加強硬的回應。
據中國專家估算,日本核汙水的放射性核元素大約會在1年後流到中國東海。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朱鋒受訪時指出,事件會否升級,仍得看核汙水後續會否造成具體的環境和健康問題。這無疑為中日關係帶來新的不確定性,也增加了兩國之間的緊張因素。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