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9日綜合電)日本將核汙水排海引發中國反日潮,中國的日本料理店生意受影響紛紛自清食材非日本產;澎湃新聞週二報道,呼籲民眾不要抵制中國的日本料理店,揭露日料店許多食材是中國產,例如鰻魚來自福建,更稱日式鰻魚飯應該改名叫中華鰻魚飯才貼切。
日本排汙水入海後,中國海關總署隨即宣佈,即日起全面暫停進口原產地為日本的水產品。中國多地餐飲行業協會也發佈倡議,宣佈抵制、停用來自日本的海鮮產品。
ADVERTISEMENT
《山東商報》26日報道,受此影響,濟南的日本料理商家明顯感受到客流量下滑。午餐時間,一家偏高檔的日料店只有零星三、四桌顧客。
另外一家人均中檔價位的日式海鮮餐廳也有類似,上午總共只有不到5桌顧客。
日水產品逾90%進口自中國
澎湃新聞週二報道指,每年日本進口水產品中,超過90%以上的鰻魚、魷魚、文蛤、扇貝、海草都是中國生產,光大連每年出口日本的海鮮就超過40億美元。
文章表示,中國作為坐擁14億人口的超級大國,每年從日本進口的水產品,卻只佔總水產進口額的4%不到;最大的海鮮進口地是厄瓜多,其次是俄羅斯、越南及加拿大等,除了“北上廣深”某些昂貴的懷石料理之外,在大眾化的日本料理店,民眾事實上大多吃的是純正的中國海鮮。
稱日式鰻魚飯應改中華鰻魚飯
中媒呼籲民眾不必抵制日料店的鰻魚飯,因為從30年前開始,無論高價或平價鰻魚飯,中國民眾享用的就是made in china。福建莆田附近的鹹淡水交接口,成了當今世界鰻魚養殖業最發達、鰻魚產量最大的地區,並稱日式鰻魚飯應該改名叫中華鰻魚飯才貼切。
文章也探討為什麼在中國的日料店不好意思承認用中國產海鮮?認為可能是考慮到顧客對付出高價卻只能吃到國產海鮮會有不滿,所以店家沒有足夠底氣說明海鮮產地來源。
一位日料店負責人說,北海道海膽進貨價就要接近人民幣上千元,但大連海膽只要100多,如果日料店使用300元左右的海膽,“幾乎一定是大連的”。
長期耕耘餐飲業的凌雁管理諮詢首席諮詢師林嶽認為,核汙水事件對於中低端日料店影響不大,因為它們使用進口海產品原料並不多,畢竟海產品對於保鮮、處理、運輸的要求都非常高,且有一定比例的損耗,過多使用會導致物流和運營成本過高。
儘管如此,中國全面停止日本水產進口,已嚴重衝擊日本漁業與水產加工業,以中國為最大出口地的北海道受到衝擊,扇貝、海參等高級海鮮價格大跌。
日本放送協會(NHK)週二報道,北海道、札幌市與水產加工、經銷團體相關人士當天開會討論中方暫停日本水產進口造成的影響與對策。北海道水產局長近藤將基說,中國是北海道水產品最大出口地,水產滯銷恐導致價品下格,對漁業、經銷、出口等業界將產生巨大沖擊。
北海道統計,2022年全域海外出口水產總額833億日元(下同,26億令吉),銷往中國者就佔了532億日元,佔比逾63%。與會者表示,扇貝、海參等高級食材出口至中國的水產價格已下滑,憂心不已。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