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圣训”这回事,有人乐见,也有人担忧,也有人洗白成类似《弟子规》教学。这一洗,还真的看出两者有共通之处,都是为了民族和教育。
ADVERTISEMENT
在强烈反对“四十圣训”之前,何不想想《弟子规》之类的华夏思想典籍,区别只是一个由官方引进教育体系,另一个是通过非官方渠道,带进隶属教育部体系之下的华文学校让学子广为学习,甚至还办晨读早读不分族群的学习。
“华教”不是宗教,却远胜于不可被质疑的宗教,只要跟华教沾边,都不可被质疑。
当然,《弟子规》有儒家的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理念,有助于让新一代传承“儒家”思维,算是发扬文化要从小做起的典范。这也跟官方说法一样,“四十圣训”是涵盖穆斯林各方面的生活指南,有利于塑造更符合教义、宗教观更优质的新生代。
这么一看,两者并无差别。为何华社反对“四十圣训”?却不看看自己通过非官方管道在政府学校实施了多少年的《弟子规》教学?还有邀请了不计其数的“讲师”,到学校进行了无数的激励讲座,更是落实了不少来自外国的教育理念,声称可以快乐教学、幸福教育。
快不快乐、幸不幸福、励志与否不知道,只知道听了这些讲座,学生就可以全A,提升校誉,让所有人以你为荣。当然也可以顺便卖点书什么的。
至于书本的内容,适不适合学子,或者有没有教育局的允许,也许大家都显得宽容,毕竟为了民族教育。
“四十圣训”这回事,有人乐见,也有人担忧,也有人洗白成类似《弟子规》教学。这一洗,还真的看出两者有共通之处,都是为了民族和教育。
若是阻止这两者进学校,也会有人隔空对骂,呛声不要插手彼此事务。何其护教,又何其坚定与“分裂”。就这一下,把长期以来的温情面具掀开,族群本来看起来和睦共处,一旦触碰到“宗教”和“华教”这两教,彼此就会变得不共戴天的对立。说什么和谐?
课本都印出来了,进学校是势在必行。部长副部长要么静静,要么笑着回应。包容、和谐、“拖了染希”-toleransi,向来是各族相处的信条,有什么是国庆月一档温情广告不能解决的?如果没有,那就再来几档。
国民都在温情广告里,看到了彼此的和谐国度乌托邦,暗想着,我有个异族朋友、邻居,我某天路边抛锚,来了个阿邦帮忙……,是政客造成不和谐,人民还是和谐。
广告一刷,回到现实,还是互相叫嚣着不要插手彼此宗教、教育、民族事务。如此猜忌又不容质疑,是什么让你有了民族共融的幻觉?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