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之時,我們的社會是建立在多元族群之上,族群之間是諒解和合作的,這也是英國人放心放手,讓我們父輩先賢獨立建國的基礎。馬來西亞必須回到原點,珍惜我們的幸運,保存我們的幸福!
1957年8月31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以元首的身分,致函祝賀大馬第一個獨立日。
來函只有兩段文字,第一段是一般祝詞,倒是第二段特別有意思。
內容寫道:“我有信心馬來亞有能力應對獨立帶來的挑戰,而她可以繼續向全世界展示──她是一個所有族群能夠合作和親善共處的典範,她的歷史已經證明了這一個特質。”
字裡行間,道出這個原本的宗主國,對馬來亞獨立的信心。
在那個後殖民地年代,其它新興國家要取得獨立,一般都經歷激烈的抗爭,甚至戰爭,才能成功。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譬如,越南從獨立到統一,先和法國,後和美國,共打了30年戰爭,犧牲了數十萬性命,才建立了自己的國家。
印尼人民和荷蘭統治者在二戰後血戰將近5年,死了數萬人,才取得獨立。
平心而論,英國殖民地政策確實比較文明,沒有對獨立運動過度鎮壓;況且,英國在二戰之後,國庫空虛,無法承擔海外殖民地開銷,因而相對主動放棄對外統治。
不過,這並不表示英國海外殖民地的獨立都是一帆風順。
就如印度次大陸的獨立,英國沒有做好前期準備,一旦允許獨立,激起了興都教徒和穆斯林的矛盾,雙方代表都要搶奪獨立而來的紅利,包括領土、人口和資源。
英國政府情急之下,放棄了原有的單一國家方案,硬生生把印度切割成為兩個國家,一個是興都教徒為主的印度,一個是穆斯林為主的巴基斯坦。
把國家一分為二,這是一個人類史上的大工程,太過複雜,更加危險。在時間異常緊迫之下,英國政府授命大法官雷德克里夫(Cyril Radcliffe)在兩個月內,劃出兩國邊界。
這位大法官和他的團隊,接受了這個不可能的任務,通過實地考察和歷史文獻,鑑定了興都人口和穆斯林人口分佈,終於在西部和東部劃出了兩條國界,史稱雷德克里夫線,分出印度和西巴基斯坦/東巴基斯坦(後另行獨立為孟加拉國)。
這條國界在印度獨立日才宣佈。當天,印度人(包括巴基斯坦人)迎接的不是喜慶的獨立日,而是悲慘的民族分裂日。原本的國家一分為二,許多家庭拆散為異國人,數百萬人展開大遷徙,激進政客趁機進行挑釁,全國爆發流血衝突。
從印度獨立到印巴分治,死了數十萬人,上千萬人流離失所,引發聖雄甘地被刺殺,造成印巴永無休止的對抗,直到今日。
印度獨立造成的嚴重後果,英國人始料未及,但不能推卸責任。畢竟,英國人沒有做好規劃,沒有了解各民族的仇恨,沒有充分溝通,也未能收拾手尾,以致製造了一場災難,成為後殖民地史醜陋的一頁。
印度的災難讓英國政府吸取了教訓,也成為日後對馬來亞爭取獨立的參考,特別是對不同民族的矛盾,更加謹慎處理。
而當年馬來人和華人的問題,最為棘手。特別是成立馬來亞聯盟(Malayan Union)提出後,遭到馬來人強烈反對,原因在於它源自世俗政體概念,削弱馬來統治者權力,沒有保障馬來人地位,無條件授予華人和少數民族公民權。
因此馬來人失去安全感,衍生危機意識,於是全面動員抗拒馬來亞聯盟,逼得英國人以馬來亞聯合邦(Federation of Malaya)取代。
在馬來亞聯合邦的框架下,馬來統治者獲得保留一定權力,馬來人擁有特殊地位,伊斯蘭是官方宗教,而少數民族獲得公民權和公民合法權益,才平息了反對浪潮,也化解種族衝突。
而巫統、馬華公會、印裔國大黨組成聯合陣線,在1955年獨立前的選舉取得大勝,贏得98%的席位,足以組成穩定政府。
種種有利條件下,英國政府才同意馬來亞在1957年獨立。
這也是英女王在獨立日的歷史文件中,特別註明“她(馬來亞)是一個所有族群能夠合作和親善共處的典範”,沒有種族衝突的威脅,英國政府才放心讓馬來亞獨立。
世界歷史上,新興國家之中,無須經過戰爭對抗,而可以和平獨立建國者很少,而馬來亞是其中一個。馬來西亞是如此幸運和幸福。
換一個思考,如果當年的馬來亞發生族群之間的衝突,族群和宗教政黨撕裂社會,那麼,我們可能步上印度次大陸的後塵,永無寧日。
來到2023年的66獨立日,大馬的族群關係,是否比1957年來得合作親善?我們是否還是那麼幸運和幸福?
值得慶幸的是,絕大多數時候,族群關係都是和諧的,人民團結的。但是,我們此刻也面對族群分化,政黨兩極化的趨勢;甚至還有馬哈迪者,聲稱多元違憲,大馬不是多元種族國家,華人是外來者云云。
獨立之時,我們的社會是建立在多元族群之上,族群之間是諒解和合作的,這也是英國人放心放手,讓我們父輩先賢獨立建國的基礎。
馬來西亞必須回到原點,珍惜我們的幸運,保存我們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