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倘若面對突如其來的天搖地動,在地震發生時,你會如何做出第一反應?
上篇提及,馬來西亞因為鄰國強震激活半島數條斷層線,加上巽他板塊受到擠壓,導致我國半島發生小規模地震的幾率增加。2007至2009年間,馬來西亞半島就經歷了至少40次小地震。雖不足以造成高度嚴重破壞,但人民對地震的瞭解、防範和逃生意識,似乎都未跟上我國地震活動變多的速度。
張昌文:震級越大震波傳越遠
鄰國發生的大規模地震,我們不能也無法置身事外。2004年12月26日發生9.3級印度洋大地震,震央位於印尼蘇門答臘北部亞齊省,所引發的大海嘯造成周邊國家近30萬人死亡,其中馬來西亞68人罹難。
工程地質專家張昌文指出,一般發生5級或6級地震的估計影響範圍是250公里以內,震級越大,震波就傳得越遠;假設今天蘇門答臘中北部發生9級地震,那麼,地震波也許會傳到數百公里外的吉隆坡。
6級等於一顆原子彈破壞力
地震震級每增加1級,震源所釋放的能量是32倍,而發生6級地震相等於一顆原子彈的破壞力。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在2007年發佈的一份報告指出,巽他板塊的最大地震震級預計可達7級,若發生,地點應該是在沙巴。
“目前沙巴發生過最大震級是6.3,砂拉越最大震級是5.3,大馬半島最大震級是4.6。”
然而,他說,即便是臺灣和日本至今都沒辦法精準預測地震會發生在哪裡、多少級,所有的預測和概率都建立在過往的記錄整合,而馬來西亞的地震研究才剛起步,還需要做更多的測量和具體數據。
劉少雄:震央400公里外50秒後傳到
如果距離400多公里的蘇門答臘發生地震,專家預測,震波傳到吉隆坡大約是50秒至60秒的時間。
地震發生時會產生不同類型的地震波。大地工程師劉少雄:“第一個是壓縮波,若震央在400公里以外,我們大約50秒後就能感受到震波,另外60秒就會感受到S波,再來就是震感搖晃更為明顯的表面波。”
警報器的實際操作是,當安裝在各處的地震儀同步感受到震波後就會開始圈定震動範圍,範圍重疊最多的地方就是震源,然後立即發佈消息到世界各地:哪裡發生地震、何時發生、級數多少。
“地震波是物理波,傳播速度比較慢,而我們通訊使用的無線電光速波絕對是快過地震波或海嘯抵達,收到消息。”
●下篇預告:馬來西亞政府在建築物防災和防震上,做了哪些努力?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