叻沙是一碗辛辣、酸甜和濃郁的想像,一勺香氣馥芬湯汁澆在米粉或細麵條上,各種材料變得鮮活起來。
ADVERTISEMENT
叻沙端到眼前後,必須少安毋躁,先用湯匙撥開配料,呷一口叻沙湯醒胃,打開一天的食慾。
香料,絕對是一碗叻沙的精髓,香茅、叻沙葉、黃姜、南姜等醞釀出來的迷人香氣,促使湯汁香味柔和,平衡了酸、辣、甜和鹹。
馬華作家兼“知食份子”林金城曾提及,Laksa一詞源自古印度梵文的Laksha,即“千計無數”的意思。他在印度飲食中沒有發現叻沙一詞或類似的食物組合,直觀的聯想便是將多種食材匯聚一起的統稱。
認真考究起來,馬來西亞叻沙有靈活多變的特性,從甘榜、新村或市鎮都可以發現其蹤跡,蔓延出多種色香風味,斑斕多姿,為每個人的味蕾印上獨特的飲食記憶和故事。
【雪蘭莪】吉膽島獨有的叻沙飯
“我喜歡吃叻沙啊!不喜歡怎麼會賣叻沙呢?”63歲的謝茉莉笑著說,以往只提供叻沙米粉、面或粿條,有一次顧客突然問起,要不弄一個叻沙飯?這個建議無意之中成真,變成了島上熱賣的新品。吉膽島是我國的漁業重鎮,居民大多以捕魚為生,估計米飯也較為耐飽。“外面進來的遊客卻喜歡吃米粉和麵。”
Alee Laksa位於吉膽島巷尾競智學校旁的民眾會堂外,謝茉莉備好的釀料多不勝數,有豬皮、雞蛋、小蝦、豆芽、江魚仔、豆腐卜、包菜、煎蛋、魚餅、叉燒、咖哩雞等。一碟白飯,夾上喜愛的配料,淋一勺叻沙汁就成了美味佳餚。
謝茉莉的叻沙湯底採用江魚仔和排骨熬煮,另加辣椒、咖哩粉和其他材料調配而成,這也是她母親自行摸索出來的叻沙心得。
“以前沒有什麼人愛吃叻沙,幾個學生還有一些顧客吃了過後就收檔,現在反而從早上7點到下午2點。”遙想叻沙檔的故事,她輕描淡寫地說,14歲便幫忙母親賣叻沙,當時還有兩位姐姐、哥哥和弟弟,共同經營這個家族生意。
最早的時候在戲臺上營業,一旦潮州戲開演就要趕緊搬去競智學校旁邊。“在30年前,這間學校都沒有食堂,下課時路邊都站滿吃午餐的人。”
何時才有食堂?她笑說自己都忘了,只記得那時要兩頭跑,一邊在食堂賣叻沙,另一邊要維持戲臺的生意。舊時沒有機器協助,謝茉莉得凌晨3時摸黑起床刨椰擠椰漿,甚至要剝好蝦殼,備好叻沙材料。
“你知道很久以前沒有橋過去街上,我們這裡叫港尾,去街上要坐舢板過去。”有人會在岸邊撐著舢板,用兩支船槳劃去對面,來回船費要20仙。所幸母親創業時,已有3條橋,不過,她說絕大部分熟客都是港尾的居民。
謝茉莉的笑聲非常爽朗,我們倆在電話中聊起吉膽島的歷史,叻沙倒變成一種點綴。
【森美蘭】很“Pure”的九記叻沙
芙蓉林木街九記叻沙有四十多年曆史,是當地老字號。29歲的劉偉信是第三代接班人,11年前便接手繼承這門傳統的叻沙手藝。當問及一碗正宗的芙蓉叻沙需符合哪些要求時,他直言,難以闡明何者正宗,何者不是。隨著時間洗禮和沉澱,各家傳承了不同面貌、風味、口感和配料的叻沙,只要能迴歸到昔日或兒時的味道,那便是一個人對道地的標準和定義。
最傳統的九記叻沙只有鮮蚶、豆芽和豆腐卜,由於以前經濟條件不理想,不會想要很多配料。過去一個小檔口,幾張桌椅,熟客都是來自附近的街坊,如今許多遊客慕名而來。
伴隨著經濟水平提高,人們飲食有所偏好,希望添加肉丸、魚丸、雲吞、腐竹,進而演變成大家會垂涎欲滴的叻沙。麵食也可以更改,選項包括瀨粉、米粉、黃面、粿條、雲吞麵或客家面。
九記叻沙有豬皮和豆腐卜,“豬皮有嚼勁和爽口,可以增添叻沙不少特色。”鮮蚶則是叻沙的靈魂,與佐料相輔相成,會起畫龍點睛之效。蚶具有獨特的鮮嫩風味,後來很多人因健康因素,對鮮蚶敬而遠之。“因為腥味,不是人人都喜歡,有人也很抗拒。”他稱,部分顧客得知沒有鮮蚶,寧願離開也不進來吃叻沙,一心執著於鮮蚶。
最大的秘訣就在湯底,他說,完全不用任何骨頭、魚肉或蝦殼熬煮,“很pure(純粹)”,他很自豪地說,這是九記叻沙的價值,以及最珍貴的地方。
【馬六甲】香中帶辣的娘惹叻沙
“思念如燕,它飛舞舌尖,若是真愛,配嘗幾分苦甜……”回想起《小娘惹》這部劇,讓我認識了娘惹文化,尤其娘惹菜餚包含深厚的文化底蘊,精湛的廚藝刀工、色彩鮮豔的器皿餐具,以及細緻融匯多元香料的特性,孕育出極具特色的娘惹菜系。
娘惹叻沙是叻沙家族衍生出來的支派,濃濃香氣和微辣的湯汁下肚,喚醒沉睡的身體,令人精神為之一振。馬六甲武吉峇汝的Bess Kopitiam,曾在2010年獲得馬來西亞旅遊部“一個大馬·食全美食”叻沙組冠軍。負責人之一陳品文說,娘惹叻沙有3大原料不可或缺——南姜、黃姜和香茅。製作叻沙湯底的辛香料接近10種,逐一碾碎磨幼,耐心熬煮,令這些香料演繹出獨特的芳香。
“娘惹叻沙並不酸,香中帶辣,令人回味。而娘惹叻沙必須有叻沙葉(又名越南香菜),葉子形狀類似咖哩葉,可增添風味。”
問及如何習得這門廚藝,陳品文透露在創業以前,曾在印尼居住兩年,跟隨家婆學習製作娘惹叻沙。“印尼和大馬叻沙的口感大不同,較為濃郁和重口味。”想當然耳,不同產地的食材,因土質、種植方式、氣候有異,形態和風味亦體現出不同層次的香氣,必須學會適度拿捏分量和調配比例。
一口飽吸湯汁的豆腐卜,再一口面,正好是絕配。陳品文挑選了沒有鹼水的黃面(稱為白麵),吃起來比較順滑。另外,鮮蚶也是叻沙必備配角,增添湯汁鮮美。偶爾出現貨源不足,蓋因鮮蚶產量減少、價格上漲或人手不足而不及剝鮮蚶殼。“但是,道地的娘惹叻沙是不會放燒肉。”
她笑言自己是叻沙控,一旦得知何處有銷售叻沙,便會找機會品嚐,也藉此瞭解顧客吃叻沙的喜好和轉變。無論什麼配料都可以變,她堅稱娘惹叻沙的原材料和秘方絕不能更動,保持原汁原味。
【柔佛】寬中叻沙,吃一種學生回憶
“寬中叻沙”已有44年曆史,屬於新山寬柔中學師生的味道記憶。已故陳巧蘭女士1976年在寬中食堂開始營業,直至2003年遷出學校自行創業,這碗校園叻沙也就成為校友們難以忘懷的滋味。
現任老闆黃敬恩自小跟隨大姨陳巧蘭身旁,7歲到學校幫忙,下午準備上課。15歲正式學習寬中叻沙煮法,成為她默認的接班人。
這個檔口曾先後搬遷3次,最後“定居”Stulang Walk。雖遷移多次,許多老饕和寬中生依舊會尋覓其蹤跡,只為了吃到昔日的叻沙口感。他說,柔佛王儲東姑依斯邁也到訪品嚐寬中叻沙,從而吸引不少友族同胞慕名而來,漸漸地累積很多熟客。
湯底用雞骨和黃豆熬煮,加入二十多種辛香料、椰漿和生奶,花費四五小時烹調才煮出香味四溢的叻沙湯底。萬般香氣離不開參巴,黃敬恩強調,單純一碗叻沙略顯普通,配合參巴的魅力將叻沙口感昇華至更高層次。他慎選高品質的越南小辣椒,每煮一輪參巴可要用上1.5公斤,再混合其他比例的辣椒,配製出讓人心動的參巴醬。
大姨是否有傳授製作叻沙口訣?他大笑說沒有,惟秉持一個原則——永遠不要偷工減料。
柔佛王室料理:傳統叻沙與意大利麵
柔佛叻沙還有另一特色,不用黃面或粗米粉,而是意大利麵。相傳已故柔佛蘇丹阿布峇卡(1833年至1895年)歐洲遊歷,品嚐意大利麵後念念不忘,回國後便要求御廚將叻沙醬汁與意大利麵搭配一起,無形中令這道“fusion”(新式混搭)的柔佛叻沙誕生。
“你知道那個故事?柔佛叻沙正是這樣開始。”68歲的諾阿爾哈娜(Nooralhana Ayoub)在電話那頭對我說。她是新山著名的Bumbu Asli餐館掌廚,其柔佛叻沙是馳名遠近的熱銷品。她選用新鮮西刀魚和馬鮫魚熬湯,偶爾會用甘望魚或沙丁魚(Ikan Selayang),令湯汁較為濃郁和鮮甜。
製作湯底過程繁瑣,從碾碎香料、烹煮魚肉、攪拌叻沙醬需投入大量心神。撕開的魚肉下鍋後就得不斷攪動,至少需要3小時。她說,倒入新鮮椰漿後也得持續攪拌均勻,確保口感一致和濃稠鮮香。當意大利麵煮好後會捲成一捆又一捆,擱在一旁。每一盤會放兩捆面,再淋上叻沙醬,接著撒上黃瓜、豆芽、叻沙葉和大蔥,當然包括參巴峇拉煎和半粒酸柑提味。
蒐集資料時,發現一件有趣的事,即網傳真正的柔佛人是用手吃叻沙,便趁機向她求證。“這是真的,你會享受其中。”她毫不意外地說道。
【彭亨】咖喱面不等於咖喱叻沙
美國《赫芬頓郵報》曾在2012年列出“死前必吃的全球10大美食”,咖哩叻沙(Curry laksa)榜上有名,我還沒想過不吃叻沙竟然會死不瞑目。每一州叻沙都獨具風味,誰也無法複製誰的味道。惟在言語習慣上,許多人常會把咖哩叻沙與咖哩面劃上等號。
逾50年曆史的關丹祥和茶室,其咖哩面享有盛名,近乎當地人、遊客都會摸上門,只為了一嘗祥和咖哩面。“外坡人來到祥和茶室不清楚會直接叫咖哩叻沙,但我們會解釋叻沙是屬於檳城亞參叻沙,這裡會叫咖哩面。”
茶室負責人符豐偉口中的叻沙是以檳城亞參叻沙為基準,有著開胃的酸辣湯頭。至於咖哩面,食客追求的口感有別,有人喜歡偏甜、辛辣或帶鹹。祥和茶室的咖哩面帶鹹,湯底混合了6種咖哩粉烹調而成,加上雞肉、豆腐卜、豆腐、茄子、鮮蚶等豐盛配料,讓人可以飽足一餐。
彭亨華人社區大多販售檳城亞參叻沙,馬來社區則有傳統的Laksa Gebok,亦稱為彭亨叻沙。相傳彭亨叻沙源自北根(Pekan),最鮮明的特色是手工粉條,必須使用“Gebok”這款擠壓器,通過漏板的洞口,將麵糰擠出粉條。擠壓器底下則是一鍋沸水,粉條下鍋待幾分鐘後撈出,放入冷水清洗。接著開始抽取粉條,繞了3圈就切斷,一扭形成“8”字放在盆裡,每一團粉條的數量詞也被稱為“chap”。
據網上的食譜,彭亨叻沙的湯底採用了馬鮫魚、梅香馬鮫魚、紅蔥、蒜頭、姜、辣椒幹、香茅、芫荽子、小茴香等材料熬煮。盤中放好兩“chap”的粉條,注入濃稠湯汁,緊接著鋪上各式的烏蘭(Ulam),一盤彭亨叻沙也就大功告成。
(原稿上傳於19/10/2020)
下一篇:
最後一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