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六甲1日讯)僧众与普通大众没有不同,他们也会面对生老病死的过程,晚年病痛时也需要人在旁照护,因此祇园僧伽护理中心在2021年9月18日开始投入启用,至今照护过20多名出家众。
目前,祇园可说是全马第一座专业的非营利僧伽护理中心,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患病僧侣提供所需的专业照护。
独居僧跌倒卧地3天才获救
马六甲祇园修心院监院传惠法师受访时说:“曾经有一名独居老僧侣在家中跌倒,受伤躺在地上3天不能起来无人知晓,后来才被派报人察觉获救,她是第一位被送进来照护的僧人。”
法师指出,僧众与普通大众一样会面对生老病死的过程,当他们晚年有病痛时也需要人在旁照护,我国的出家人多数是独居者,最怕的是已年长的他们跌倒无人知道,甚至曾发生出家人在往生后才被人发现。
传惠法师举例,院里有一名之前独居的年长僧侣,跌倒卧地3天无法求救,直至派报人察觉地上的报纸已数天没有被捡起,发现不对劲后赶紧投报,由赶到现场的消拯人员撬开门锁进入,才救回她一命。
法师说,这名女僧是进入祇园僧伽护理中心的第一位出家众,除了骨折,她也有皮肤问题,在获得专业照护后,如今已康复许多。
提供专业照护临终关怀
他说,也有一些患病的僧侣长时间躺卧在床无人协助他们翻身,导致长了褥疮,因长期缺乏照顾,甚至得了败血症而往生。
“之前有一名送进来的僧侣,身体就有7个褥疮,护理员天天定时为其清洗伤口,才慢慢地痊愈。”
法师说,该院有一名90多岁来自外坡的出家人,在被送到这里之前健康状况已非常糟糕,皮肤也出现问题,大家原以为这名僧人会熬不过去,但在护理员的细心照顾之下,老人家如今已好转,脸色也好看多了。
传惠法师说,祇园僧伽护理中心在2021年9月18日开始投入启用,至今有20多名出家众曾在这里接受专业医疗照护,一些在康复及能自理后决定返回寺院,目前院里有6名僧侣继续接受照护。
他说:“在这里接受照护的僧侣将定期进行健康及药物审查,对于有需要者,也会被安排依时前往同善医院接受中医复诊。”
开销大全靠善心人扶持
他指出,入住僧侣若出现衰老至病情恶化,中心将启动临终关怀,包括临终助念及往后助念,妥善安排后事。
法师说,该院的运作全靠善心人士扶持,僧伽护理中心平均一个月开销介于7万至10万令吉,若病僧需送院接受手术,则开销更大。
他说,除了医药开销,该院也需支付薪酬予专业护理团队。
他指出,该院的护理团队是一名医院退休护士长,负责带领及培训护理员执行对僧侣的照护。
除了软硬体设备资助,传惠法师也希望有善心人士可赞助成人尿片、Ensure奶粉给祇园僧伽护理中心,协助减轻开销。
提供住宿学佛社区
在家人修学当义工
传惠法师说,祇园修心院也有设立“上莲居”提供在家人入住于宁静舒适及设备齐全的环境,安心修学,同时也成为该院的义工,共同奉献。
法师说,佛法需要在家人的护持,而僧侣通过宣扬佛法回馈社会,在互惠基础下,因此创设了上莲居,为60岁以上的退休长者提供修心、修福、修慧的学佛社区。
他说,上莲居以类似小社区的理念经营,让入住的在家人在这里重新启动生命新页,在这里安心修学,规划人生。
“这里有4座,每座有3楼,每楼有小佛堂供入住者修学使用。”
他指出,入住者在这里可修学与自己相应的经典及持诵,小社区里也不时举办文化、艺术等活动让大家学习。
邀专才加入共同经营
法师说,祇园需要在家人才一同来奉献他们的专长,协助祇园的发展,也让他们发挥价值,以“抱团养老”的机制,共同承担及管理,护持中心的人力资源及资金。
上莲居还未投入运作,法师说,目前已有20名会员,他们将在这里重新创造生命的价值,在修学的同时,也在晚年奉献自己、奉献专长,展开资源共享,并成为这里的义工。
传惠法师说,祇园的理念是提供身、心、灵关怀,安住入住者身心灵,给予他们身心及精神上的扶助。
传惠法师毕业自国立南澳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他提倡以团队管理模式,希望有更多人才加入祇园,共同护持这片园地。
他说,祇园经常主办各类活动,因此非常需要人才的加入共同经营、包括活动策划专人。
他说,目前该院需要聘请行政经理、厨师,盼有意者加入行列。
注:“抱团养老”概念起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丹麦,过后推广至瑞士及荷兰,并在欧美各地流行起来。抱团养老是一种新的养老模式,与志同道合的老朋友同住一个社区共同生活、休闲,互帮互助,共同承担生活成本,彼此慰藉精神上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