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了3年的水土方乐团将于2023年9月,举办首场音乐会《环球乐迹》。这场由手集团制作,水土方乐团精心打造的音乐盛宴,以走出去看见世界的格局,呈现“一方水土一方人,万般山水万般情”拥抱全球的壮丽情怀为主题,届时来自俄罗斯、非洲、法国、意大利、阿根廷和马来西亚等国家的音乐人与团队,将一连4天呈献5场别出心裁的无国界演出。
ADVERTISEMENT
6位国内外作曲家新编14首乐曲
水土方乐团的核心理念向来是,“重点不是你从哪里获得,而是你要将它带往何处”。因此乐团创办人暨艺术总监吴圣雄表示,此次音乐会特别邀请6位不同背景的国内外作曲家,为观众精心改编和创作了14首耳熟能详经典作品。总编阮柳韵、张友敬、吴绣妤、罗慧丽、黄伟程和曾仁义(台湾)则旨在重新探索及诠释音乐的可能,和各种乐器的多变性。
吴圣雄说:“《环球乐迹》要用悦耳旋律直击人们心坎,让观众随着音乐奏响而坠入属于自己的小小宇宙,并在其中漫步遨游,细细品味好音乐。”
水土方乐团融合了钢琴、口琴、大提琴、键盘等西洋乐器,二胡、琵琶、古筝、中阮、笛子、三弦等华族乐器,以及各类打击和马来传统乐器。这不拘一格的跨文化乐器编制,将展现丰富多彩且无比和谐的演绎方式,创造乐章之余又颂扬各国文化的多样。其中每一篇乐章皆犹如展开一幅幅别有天地的山水画卷;或连绵起伏,或波澜壮阔,意境深远。曲终时更仿如一本意犹未尽的无字天书。
吴圣雄集结了10位具有前沿音乐理念的我国音乐人,包括阮柳韵(音乐总监/钢琴)、孙福泉与钟雪儿(口琴)、王惜盈(古筝)、张友敬(大提琴/中阮/键盘)、林伟雄(二胡/琵琶)、浩子(笛子/三弦/中阮 )、庄力翰与温伟结(打击乐)和Matdin Hussin(马来鼓/马来传统乐器/歌手)。大家在不同领域深耕多年,从热衷传统音乐或古典音乐的“典范派”,到拥有国际化音乐背景、致力于中西合璧的“融合派”,都本着纯粹热爱音乐的初心,盼能携手在《环球乐迹》的舞台上奏出令人向往的乐章。
《环球乐迹》还肩负着引荐各方音乐文化的使命。水土方乐团希望透过“音乐无国界”的认识,开启实现世界大同的美好愿景,让更多人得以在音乐殿堂感知美好、拥抱和谐。
【演出资讯】
水土方乐团首场音乐会《环球乐迹》
2023年9月7日至10日
地点:PJPAC Nero Event Space
购票:https://www.hands.com.my/shows-and-activities/upcoming-shows/around-the-world-in-80-minutes/
更多文章: 吴伟才/“邻居”的肖像 谭宝婷/跨越时代变迁谱写情感交织──话剧《谢师会》 西北孤鸟/评《客家》的冲突、语言和“无戏而终” 在鼓声中传承文化精神 吴伟才/日本的后现代虚无感 郭少麒/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寻求突破——马来西亚华人舞蹈周塑造传承新形态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大马爵士乐团WVC的上一张专辑《Purnama》(梵文意为“满月”)(2021年),说的是故乡的月,是心灵的归依,是对生养之地的礼赞,因而融入了丰富的马来西亚音乐元素。时隔数年,WVC即将推出新专辑《River》(河流),除了延续对本土多元的拥抱,团长郑泽相说,这张专辑是对前作的呼应,也是在岁月流转中,对滋养大地的江河与生命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
从李煜的词、李白的诗、巴赫的乐章,到歌德、托尔斯泰的文字,乃至曹雪芹的笔墨与村上春树的叙事,郑泽相都在其中汲取养分。而“水”的意象贯穿整张专辑,则与他最钟爱的小说之一——《云图》作者大卫‧米切尔在结尾写道:“我的生命不过是汪洋中微不足道的一滴水,可海洋不正是由无数水滴汇聚而成的吗?”
这句话深深触动了他对生命的思考。热爱爵士乐29年的郑泽相,也愿将自己视为历史长河中的一滴水,将这美好传下去,哪怕微不足道。

河流承载着时间的流转与人生的旅程,而马六甲河这条孕育了郑泽相与无数历史过客的母亲河,成为新专辑的序章。
“《满月》推出后,我一直在思考是否要制作一张新专辑。我习惯每隔两三年推出一张专辑,既是对阶段性的总结,也是一种自我推动。然而,后疫情时代的音乐市场突然变得异常活跃,各种演出机会暴增,大家都忙得不可开交,仿佛在弥补失去的那两年。但这种焦虑感、危机感一直存在,在这样的状态下,其实很难静下心来做音乐。”
“直到WVC收到邀约,将在4月26日在国油爱乐管弦乐团(MPO)演奏厅演出,对于音乐人来说,能在这样的殿堂级场地演出是一件很难得的机会,于是我想着,无论如何都要集中精力把新专辑做好。”
而让郑泽相全身心投入创作中的,正是那条古老蜿蜒的马六甲河。看着河水的缓缓流动,令他逐渐意识到,自己需要放慢脚步,投身创作中。

当他与从事文化工作的好友谈及“河流”时,对方也对这个概念感兴趣。“我们都热爱阅读,比如村上春树的小说,他笔下的河流总是饱含人性的深度。这也让我开始思考,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我们是否应该像河流一样,顺势而行?”
从狂野到内敛
过去,郑泽相的琴音风格以“无影手”般的狂野著称;随着人生的历练,他开始思考着,若一味追求速度与技巧,音乐是否会沦为一场炫技的马戏表演?他坦言,在如今的网络时代,最容易获得关注的往往是那些高声呐喊的人,但随着心境的转变,他不再刻意追求标新立异,而是希望以更诚恳内敛的方式讲述故事,带出“安静但有力量”的情感。
这种心态的转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多年的创作与演出中逐渐领悟。这也正是为何在当今“单曲为王”的时代,郑泽相依然坚持制作“专辑”,只因他想带着听众经历一场完整的旅程,就像一部电影,有起承转合。

专辑中收录的〈恒河〉,是比较热闹、冲突感强烈的曲目,试图捕捉瓦拉纳西复杂的氛围。这首曲子的灵感,源自郑泽相10年前随团前往印度瓦拉纳西旅行时的所见所感。当时他眼里的恒河是一个混杂的地方:有人在河边祈祷,有人在火化遗体,有人在修行,也有人在做生意。
“刚到时,嘈杂的氛围让我震撼。然而,到了黄昏,我们乘船离岸,回望恒河沿岸,那些承载着历史与文化记忆的Ghat(河坛),宏伟庄重,又显露出岁月侵蚀的痕迹。这片‘红尘’,无论曾经多么显赫,终究都会过去。与‘红尘’的距离逐渐拉开,内心似乎也平静下来,那种感觉格外舒适。”

郑泽相还透过其他作品来探索生命的不同面向。专辑中收录了根据南唐后主李煜的诗词“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和日本诗人谷川俊太郎的〈活着〉谱成的曲子。“恰似”出自李煜的〈虞美人〉,作者以奔流不息的江水,比喻无尽的愁绪,倾诉家国破碎、身世飘零的悲叹。〈活着〉则以平实而深刻的语言,描绘生命的本质——从口渴、晨曦初照、牵手、邂逅,到潜藏的恶,每一个生活的瞬间都构成“活着”的意义。
融入本土元素
谈及马来西亚爵士乐的发展,郑泽相表示,爵士乐在我国仍属小众领域。然而,近年来,已有不少音乐人能以此为职业,并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当然,受环境与市场影响,本地音乐人在爵士乐的探索上,难以追求如纽约般的前卫风格,但爵士乐本身却极具本土化潜力,展现独特的南洋韵味。
他说,爵士乐本身就是个“地球村”,音乐从不受地域限制。大家所熟知的佛朗明哥,其实不仅是西班牙的传统,它融合了安达卢西亚与阿拉伯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多元风格。而马来传统音乐中弯弯绕绕的旋律特色,同样深受阿拉伯音乐的影响。这种不同文化元素的交融与碰撞,正是马来西亚多元文化共存的缩影。

“我一直觉得,马来西亚的音乐文化有很强的包容性,就像我们的饮食文化一样。比如,云吞面加上一点参巴辣椒酱,这样的搭配就很有大马特色。所以在创作时,我会将本地元素融入其中,做出属于我们的爵士。”
至于人工智能(AI)对音乐行业的影响,郑泽相说,爵士乐的本质在于即兴创作和与人之间的互动,这是AI目前难以取代的部分。相比之下,广告配乐或背景音乐等功能性音乐,可能更容易受到AI生成技术的影响。
“音乐不仅仅是音符的组合,它还关乎人与音乐之间的情感联系。辛苦一天后,吃完晚餐再走进剧场聆听一场现场音乐会的体验,这种仪式感和氛围,是AI目前无法做到的。”
国油爱乐管弦乐团呈献“All That Jazz with WVC Jazz Ensemble & The Shang Sisters”
《爵士风华:WVC爵士乐队和姐妹仨》音乐会
2025年4月26日@ 8PM
地点:国油爱乐管弦乐音乐厅
购票:03-2331 7007
更多文章: 吴伟才/失常的悲情天才——济斯瓦夫·贝克辛斯基(Zdzislaw Beksinski) 新生代鼓声 震慑人心激荡舞台 西北孤鸟/《鞋匠精灵》:环保童话的现代突围与叙事迷思 演员歌手传授平衡之道——《休。启2.0》音乐祭系列分享会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