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晉街頭美食中,有獨具風味的茄汁三寶——茄汁炒粿條、茄汁炸面和茄汁炸米粉,是在外遊子的鄉愁之一,也是許多遊客的味覺新體驗。
記得很多年前在吉隆坡求學,班上同學都不曾到過古晉,問起古晉的食物時,我提及有一道個人很喜歡的茄汁粿條,所有人幾乎同時瞪大眼睛:聽起來好核突啊!
ADVERTISEMENT
當時我不懂怎麼回應,也難以描述這道食物的風味,只能傻笑回應,不過內心閃過一個念頭,倍覺這道食物對外人來說,是難以想像的。及至這些年在從事地方研究工作,茄汁粿條依然有如謎一般的存在,難以說清楚它的身世背景。
茄汁炒粿條的身世
粿條是中國南方普遍的米食,隨著閩粵先民南來。除了煮湯或幹撈,炒粿條在很早的時候已經出現,根據老古晉的描述,在巷子中,在大路邊,在大樹下,在廟埕,都有過炒粿條小販的蹤跡。燈光微弱的夜晚,飢腸轆轆的人們沿著鍋鏟撞擊的聲音和鑊氣送出的香味,摸上門來打包炒得褐色微焦的粿條,在炭火的紅光裡收穫寒夜的溫暖。
幹炒粿條非常普及,那麼茄汁炒粿條又是什麼來頭?老古晉也提供了一些線索,大概遲至1960年代,古晉已經有好幾處檔口有在賣這道美食,所以推測1960年前後或許是茄汁炒粿條出現的年代。
從手法上來看,茄汁炒粿條系出廣府人的溼炒粉食應當是沒有疑問的。炒好的粿條,淋上濃稠的勾芡,這是廣府式的做法;只不過在古晉,勾芡裡調入茄汁,就成了茄汁炒粿條。除了粿條,茄汁炸米粉採用的是香底米的做法,而茄汁炸面則是伊麵的做法,也都是廣府功夫。
如果把時間定格在1960年代,古晉潮州公會樓下的潮州阿伯、露天巴剎的一園潮州食檔、棕櫚路旁廣府人的榮味小炒、萬福路大樹下的廣府小炒、亞答街海南人的安利酒樓、古晉七哩客家人的云云茶室等,都有老古晉對茄汁三寶的回憶。各家的茄汁炒粿條,各有一手功夫,比如勾芡的處理方式就有所不同;炒粿條時的用料也有不同,潮州人早期就偏愛在粿條里加入芥蘭菜。
綜合老古晉對這道美食的記憶,跟現今市面上賣的“版本”是有些不同的。現今很多人在處理茄汁炒粿條時,芡汁太多,甚至淹沒了粿條,而且茄汁色澤也太紅;過去的茄汁炒粿條,芡汁色澤偏向褐色,上桌時芡汁和粿條几乎融為一體,吃完粿條後盤子內基本上不會遺存多少芡汁。換句話說,粿條充分吸收了芡汁,而粿條的鑊氣加上茄汁的微酸微甜那才叫好吃。
另有一個針對茄汁炸面的說法,指出當年的茄汁面並不用炸面,而是蛋面半炒半煎,而後淋汁,吃起來有點焦香的口感,又不失蛋面本身的Q彈。市面上依然有人採取這個做法,只不過目前更為流行的炸面,相信是晚近從伊麵“借用”過來。
茄汁炸米粉應當是茄汁三寶裡面,製作上較為耗工的,因此目前食肆裡並不常見。採用香底米的茄汁炸米粉,上桌時往往伴隨細微的卜卜聲,吃的時候炸米粉充分吸收芡汁又不糊,口感上又是另一番享受。
茄汁三寶創作者之謎
有人在問,茄汁三寶究竟是始於哪個籍貫的食物?這個問題不好解答,可能比較公道的說,是當代小販互相參考和影響下的集體創作。
再有人問,是哪位高人想到將茄汁調入勾芡裡面的?這個問題非但不好解答,而且有點“刁鑽”。倒是坊間有個待證實的說法,不妨在這裡記上一筆。
英文的“Ketchup”現在基本上指的就是番茄汁,西方很多學者認為這個詞是從華人的方言借用過來,來源是魚露、醬油這類海鮮發酵汁,閩南話叫“膎汁”或“鮭汁”,透過水手船員等帶回西方並傳播各地。過去被認為有毒的番茄,到18世紀才開始作為食物,製成番茄醬則是19世紀初的事,出自美國人之手。因此,番茄醬從歐美地區傳到華人的手上,應該是可以肯定的。
早年的古晉有一定人口比例的歐洲人社群,因此當時的洋貨店裡,已經可以買到番茄醬。話說曾經有一個歐洲學生,愛吃學校附近食肆裡的炒粿條,他特別交待檔主在炒粿條時加入番茄醬,只見他吃得有滋有味,轉眼間就空了盤。
有沒有一個可能,就是這個歐洲學生引發了某人的靈光一閃,而後有了茄汁炒粿條?
這只是個推想,故事還有待下回分曉。
延伸閱讀: 蔡羽/世紀米荒的挑戰 蔡羽/老竹廬裡飄出咖啡香 蔡羽/老巴剎和新巴剎 蔡羽/土產、雜貨、京果 蔡羽/來自仙境的椰子 蔡羽/河婆擂茶的甘苦智慧 蔡羽·神秘的峇拉煎米粉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