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丹阿都沙末建築位於吉隆坡獨立廣場前,大部分的人仍然將其稱為大鐘樓,是英國殖民最鼎盛時期的代表建築物。最初建造的原因乃當時一般民眾投訴,原政府辦公室位於武吉安曼山上(原稱Bluff Hill),要前往辦事必須上下山坡,十分不便,因此建議政府將辦公室遷移到比較接近市區的地方。1890年代,英國人在馬來半島西海岸的勢力趨向穩定,官方建築不再需要防禦考量,加上雪蘭莪的經濟發展更加迅速,尤其吉隆坡人口增加了不少,在行政事務方面更為複雜繁忙。在山上的舊址已經無法容納更多辦公室,因此在1891年,第四任參政司麥斯威爾(W. E. Maxwell)上任時,便著手策劃興建辦公室的工作。
新辦公室選在巴生河與鵝嘜河交匯點的西岸,與市區之間有一座鐵橋相連,對岸有甲必丹葉亞來故居,舊巴剎拆除後保留下來的廣場,剛落成不久的中央市場。若再加上新辦公建築出現,這個地區必將成為吉隆坡的市中心,想必麥斯威爾在構想新辦公建築時,心中已經有了盤算,就是將這棟新的辦公建築蓋得比過去在吉隆坡出現的建築還要宏偉壯觀,甚至超越其他英國殖民城市。
ADVERTISEMENT
引人注目的鐘塔
新辦公建築的最初設計是由當時的州建築師(State Architect)諾曼(A. C. Norman)負責,他將建築的外觀造型設計成古典文藝復興形式,然而當時的公共工程局長史普恩納(C. E. Spooner)並未採納他的設計,反而要求另一名公共工程局的測繪師比威爾(R. A. J. Bidwell)將大樓外觀重新設計成印度摩庫爾復興樣式(Moghul Revival)。此建築風格的決定,為吉隆坡市容帶來全新的面貌,也因為這棟建築的影響,接下來的機關建築設計,大部分也採用相同樣式,成為吉隆坡在進入20世紀時,給予人們嶄新時代的印象,確立了英國殖民勢力在馬來半島的影響。
這棟新的辦公建築最為明顯的設計,便是位於建築前方中央,高約130英尺的鐘塔。到了1897年中,整棟建築物接近完工時,政府從英國以5000元購買鐘塔的時鐘,然而時鐘運抵吉隆坡時,工程師發現其規格與大樓無法配合,遂將此鍾轉賣給鐵道局總部,政府再重新購置新鍾。因此,目前所看到大樓完工初期的照片,鐘樓部分乃是留空的。
後來採用的鐘是由英國Croydon的Gillett & Johnston在1897年生產的機械鐘。Gillett &Johnston是英國的鐘表和鍾鐸製造公司,成立於1844年,以設計與創新技術聞名,為許多教堂、大教堂和其他公共建築製造大型鐘鐸。他們最著名的作品是倫敦西敏宮(Westminster)大鐘樓的時鐘,英國人稱為Big Ben,通常被錯誤譯為“大笨鐘”。此鍾為四面鐘,獨特的造型設計及標誌的鐘聲,多年來已成為了倫敦和英國的象徵。
每隔兩天,大鐘需要上鍊
而雪蘭莪政府在當年採用跟西敏宮一樣的鐘,以凸顯新政府大樓的崇高地位,從此新政府大樓成為吉隆坡市中心最高的建築物,象徵著英殖民政府的權威。該鐘跟西敏宮一樣為四面鐘,裡面的機械組成非常複雜,在當時沒有多少人懂得維護。在所有政府部門當中,唯有公共工程局屬下的土地測量部(Survey Department)的測繪人員,需懂得操作精密的測量儀器,因此重擔便落在該部門的職員身上,一直到今天,大鐘的日常維護工作,包括上鍊、校正、故障排除等等,都只由兩位專司此職的人員進行,由於長時間在鐘樓裡面工作,這些工作人員經常被同事笑稱為傳說中的鐘樓怪人。
為什麼大鐘需安裝在高塔之上,許多人誤以為是為了讓周邊的人們可以看到時鐘,真正的原因乃是這些鍾都是機械鐘,它們的運轉是以兩組平衡錘,以重力方式拉動鍾裡面複雜的齒輪構造,再轉換成精準的秒針跳動。這些平衡錘由很長的繩索拉吊,為了要達到長時效的工作,通常都將繩索設定在一定的長度,以吉隆坡大鐘樓來說,塔的高度便等於平衡錘可以移動的高度。這樣的高度設計,在每一次上鍊後,時鐘可以工作約兩天半至三天,意即每隔兩天,工作人員便需要爬到鐘塔上方,用手動方式給鐘上鏈。而且除了鍾,另一個發出鐘聲的敲擊裝置也需要上鍊,工作人員來來回回,每次重複給時鐘上鍊、校正,彷彿跟鍾一樣,勞碌一生,見證了不同時代的運轉,平凡而偉大。
延伸閱讀: 張集強/吉隆坡文化地標──陳氏書院 張集強/林連玉紀念館 張集強/都市的創新力量 張集強/冷嶽河的未來 張集強/後默迪卡時代的建築思潮 張集強/默迪卡建築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