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副刊

|

新教育

|
发布: 7:30am 06/09/2023

槟城

气候变迁

新教育

浮罗山背

自然教育

废弃油棕园

Pop

朱凯伊

Projectmars

食物森林

气候焦虑

【火星计划】 以废弃油棕园 造灾害避难所

报道、摄影:本刊 陈星彤

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岛屿和沿海低地未来或被淹没;变幻莫测的极端气候影响农作物种植,食物供应链受影响,粮食危机号角响起。在与泰籍丈夫经营有机农场的,意识到危机步步逼近。为了在灾难来临前有所准备,他俩在槟城(Balik Pulau)一处地,开展“火星计划”(Project MARS)。

“人因为未知而恐惧,当我们学会自给自足,面对灾害就不会那么怕了。”她说。

ADVERTISEMENT

报道、摄影:本刊 陈星彤

关掉引擎踏出车外,脚下是凹凸不平的黄泥路,四周油棕园环绕。

原以为这儿的油棕地可带来客观的经济利益,惟青年农夫朱凯伊表示,这里的油棕园收割量不佳、失去经济价值而遭到抛弃。由于土地翻新成本高昂,她说:“园主选择遗弃油棕园的可能性更大,这块地便搁置了15年都没有用。”

废弃油棕园经过一年半的“改造”,从贫瘠的土地到随处可见绿意盎然。

夫妇俩平日积极投身教育,盼唤醒大众对环境的关注。因此,有关修复废弃油棕园的想法,一直悬挂在朱凯伊和Pop的心中。惟考量到庞大的资金和资源,两人迟迟不敢行动。

直到某一日到柔佛探访一名友人,他们这才铁了心接下且翻新这1.8英亩的废弃油棕地。她表示,同样为农夫的友人在138英亩废弃油棕园,以农林复合模式经营,“需要10年长成的树只需用5年,他的种植方式让我看到希望。”

Pop(右下)和志工一起完成为土屋外层抹上一层泥土作为保护。图:Project MARS脸书)

盼以教育形式传递危机

朱凯伊说明,MARS分别代表的是:“M-Mitigation”(减缓)、“A-Adaptation”(适应)、“R-Resillience”(韧性)和“S-Space”(空间)。她说:“我们希望火星计划是针对展开,灾害发生时,人如何去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又能否在没有外来资源的情况下,自给自足?不只是人,植物也包含在内。”

她说明,气温升高人类能想办法躲开,但在土里扎根的植物却无法逃开,“植物没办法移动,所以火星计划里包含培养适应气候变迁的种子。”她进一步补充,“我们希望可以找出方式培育种子、训练它的基因,使无法适应多水的种子能适应;原本不能适应旱灾的种子也能适应。”

围绕上述理念,这个位于浮罗山背占地1.8英亩的废弃油棕园分成三个主要部分,即:学习、自然和疗愈区域。

朱凯伊解释,火星计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学习、自然和疗愈区域。

助人类找回生存技能

踏入“火星地”映入眼帘的,便是距离入口约几百公尺的土屋。摸一摸雨后的土屋,原以为会有粘土般的触感、因雨水而落“漆”的脆弱模样,惟站在里头却有种安稳,一种回归自然的自在。

“选用土为建屋材料是因为它的随处可得,另外木和竹等永续性材料,也是我们的选择。”举起晒干的土砖,立马感受到它的重量,朱凯伊说明:“把土固定在模型,干了以后翻起来再晒干,然后再一个个搬运、堆叠一起才有现在几乎要完成的模样。”

志愿者帮助做好土砖后,还得一块块搬运至土屋。(图片:Project MARS脸书)

她认为,人们最大的恐惧来源便是绝望,但制作土砖的难度不高,所以学会制作土屋的同时也安稳心灵,“人不会因为没有住的地方而害怕,因为只要有土,3岁小孩也能学会做土砖。”

除了制作房子的技能,朱凯伊认为制衣也是很重要的基本技能(essential skill)之一,“如何手制衣、手制布,从棉花怎样拉成线再制成衣,但这些基本技能现在却成了Lost skill。”

放任生长的

若沿着黄泥石头路往里走,一般人必然会以“杂草丛生”形容眼前所见,但内行人如朱凯伊却能清楚辨清它们的名称和对人体的功效。经由朱凯伊的解释,这才明白这是食物森林(food forest)的概念,“野生的植物你放着它可以活,只是人类太‘鸡婆’,把一切规划得干净漂亮,增加植物的生存难度。”

而食物森林的概念,便是模仿原始森林生态系统来种植食物,包含七个层次。从高大的树,到爬籐类、到小树丛、到覆地植物和根茎类,不限物种。她说:“每层的植物可以互相保护,而且它会比较resilience(恢复力),植物不那么容易‘死’。即便它‘死’也好亦容易再生。”

看着仍疑惑的一对双眼,朱凯伊手指头往绿油油的一片绿地指去,“那是香蕉树,那边有羊角豆,你旁边的是柠檬树。”甚至乎一些不知名的草药,她都可以一一辨认。这时,远处传来Pop的呼唤,他手上捧着三大颗的番石榴出现。朱凯伊为此雀跃不已,“我们没有特别施肥,番石榴都能长得那么好,其实是有原因的。土地活了利于种植,人才能活;土地死了,人也就活不久了。”

1.8英亩的土地看起来“杂草”丛生,实则是食物森林的模样,只要到里头“巡逻”一圈都是粮食。
虫的存在就是分解废料,它们将这些东西吃了后就会分解大便,腐化变成肥料再回去大地,这便是营养的来源。

为了让贫瘠的油棕地恢复“健康”,夫妇俩前年12月从养土开始,“我们在这里种了很多vetiver(香根草),它的根可向下延伸两到三公尺,可以像网一样抓住地预防泥土流失。”同样为了预防大雨成灾,他们在周围开凿小型水道(canal),也运土抬高脚下的地。

走入园区最深处便可见一处3公尺的水池,朱凯伊解释此处为火星计划挖的蓄水池,未来会安装滤水器,可为社区提供饮用水。

“你看看对面的油棕园地会发现都是烂泥地,车根本进不来。”谈起经营沼泽地的甘苦,朱凯伊的脑袋一歪,回忆当时的难,“挖土机卡在泥泞中出不来,卡一次就要收500块。所以你说投资者愿意投资、翻新废弃的油棕地吗?根本不可能。”

安抚人们对未来恐惧

走过食物森林,来到火星计划的第三部分,即疗愈区域。
当外界环境发生大变化,人类感到生命受威胁时,面对未来的恐惧油然而生。由此,《哈佛健康杂志》(Harvard Health Publications)表示,人们在面对气候变迁的影响感到恐惧、担忧和痛苦时,很大可能患上(climate anxiety)。

“当我们意识到气候变迁的不可逆,自然对未来产生焦虑。”朱凯伊进一步解释,国外已经开始正视此课题,坊间也会开办气候咖啡厅,“许多同样感到焦虑的人聚集一块,讨论如何减缓焦躁不安的情绪。”

这也是为何在火星计划里,包含学习种植或建房子等基本技能,她说:“当人懂得如何自救就不会觉得怕。如果你问我们会害怕?我们会怕,但怕的是我们的朋友不会(面对)。”即便气候焦虑问题不容小觑,但目前靠夫妇俩的能力不足开发第三部分,“现在还不是时机,因为我们的能力还不够成熟。”

火星计划也会作为生态教育的场所,让小朋友体验大自然的乐趣。(图片:Project MARS脸书)

靠众人力量齐推动火星计划

1.8英亩大的地,单靠两人的力量不足以支撑。即便火星计划自2021年末开启,所有进度仍缓缓前行。

“把这个计划接下来后,其实我们就后悔了。”朱凯伊笑着摇了摇头,她坦言需要庞大的人力和资金,才能让土地修复、建土屋、打造食物森林等蓝图实现,“我们目前只靠志工,你现在看到的材料大部分都是捡回来的。”

为了节省开销,他们也会收集、回收旧建筑的材料,“刚好有一个区在拆旧屋,是70年的老房子。我们得到发展商的允许后,把那些原本要被抛弃的木拾起来,再加工做成眼前的储藏室。”

朱凯伊选择使用废弃木板制作储藏室。
朱凯伊表示,拿回来的旧木,还得经过上色、抹平处理才能再使用。

此外,她亦分享使用永续原料作为建筑材料的过程快不得。朱凯伊举例,土屋接下来需要的竹原料,从砍、晒干、加工,再从霹雳运来火星计划的基地,至少需要花两个月的时间。她说:“这2000块土砖都花了我们半年的时间,无论时间跟精力都消耗很大。但靠着自己的力量建起土屋,我们觉得有意义。”

一块块晒好、凝固的土砖摆放在角落处。

火星计划富有教育意义,但每日的待办事项一箩筐,执行起来需付出很大的心力,“要做的事情没完没了”。一旦有人问起火星计划的最终模样,她会强调结果不重要,过程才是最主要的。

结果比过程重要

35岁的朱凯伊给自己5年时间进行火星计划,“社会总会要求完美,人类一旦发现设下的目标无法达成,便会自动定义成失败,这样的概念必须移除,过程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她渴望透过一次次的交流,在人们心底种下一颗种子。

“从废弃油棕园到现在土地的改变,让人们了解这其中的过程很重要,这就是Project MARS存在的意义。”她说。

火星计划的设计图。(图片:Project MARS脸书)
更多【】文章:
用戏剧把孩子带入故事情境 儿童戏剧不是儿戏
学校的灵魂 谢上才校长/用热血与睿智推动教育
大马动画师Kim Leow梦想成真 于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展现才华
古典音乐推手黄嘉富/不为自己设限 音乐世界很宽阔
难民首先是人 相信艺术可以疗愈伤痛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