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精髓,是平衡。企业不是不要制度,而是需要适度。
ADVERTISEMENT
过了两年,安静得令人窒息的气氛仍然围绕着工厂。小刘坐在办公室,有种已到了下班时间的错觉。小刘眼角瞄了一下墙上的时钟。啊,那才刚刚过了午餐时间。本该喧闹的时刻却安静得像是管制令时期的超市,连呼吸的声音都没有。时间错乱的感觉实在难受,小刘推开办公室的大门,久违的去串一串各部门。
从三楼一路下来的楼梯侧边,是长的夸张的落地窗。想当初小刘坚持要敲了整幅墙壁来做贯通三个楼层的玻璃墙,老刘气得直跳脚。“这是必要的,做生意要有门面,到访的顾客才有信心”。至今,小刘仍然这么觉得。
透过落地窗往外看,有员工在连接办公楼与厂房的盖走廊里走动。想找人聊天的小刘,这时才注意到在走廊里擦肩的员工们,虽有打招呼,却没啥交谈。想想小时候,小刘跟着妈妈来厂里送午餐给老刘时,这走廊可热闹了。短短四分钟的距离总要花个十几二十分钟才能走到尽头。不是因为当时的走廊还没有雨棚,而是母子两走没几步就有不同人来搭话。
时过变迁,现代化的建筑物恰恰衬托出这公司里规规矩矩的制度。小刘推开财务处的门,毫无防备的小姐们别吓得措手不及,赶紧收拾杂乱的走道和堆积的文件。看着手忙脚乱的员工们,小刘有点不开心。回到三楼的办公室后,小刘发了个电邮给人事部,请人事部去张罗一个5s的培训,也想一想关于管理办公室整洁的新制度。
× × × ×
很多公司在创业初期,因为经验的缺乏或对未来的不安定,会放较少心思在设定企业制度上,然后特别依赖彼此的默契来完成工作。久而久之,企业内出现浓厚的人情文化。人情文化会推动员工的自发自律。所谓的自发,是员工能在不督促的情况下,做自己该做的事。所谓的自律,是员工能在不管制的情况下,不做危害公司的事。
人情需要时间来累计,彼此多次的展现诚意与牺牲来换取彼此的感激。人情从来都是个强烈的羁绊,除非碰上的是能背弃信义的人。人情能让彼此为对方而设身处地,以此为动力,大家能在缺乏关于对或错的文字参考下,各自判断事物的各种结果,然后以不伤害对方为前提来做出反应。
你看,在一些传承百年的老字号里,里头的老员工们都能在没有任何书写制度,甚至没有聘请合约的情况下,为公司干了几十年也没搞出什么大事件。为什么?背后因素是大家都有共识:都是为了公司好。
要摧毁企业内的人情文化,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收紧制度。制度为大,人心就凉了。每次有员工犯错,公司就开个新制度来规范所有人。一人犯错,全村受罪,那虽看似亡羊补牢,但实质上却是杀鸡儆猴。
正所谓,做事要方,做人要圆。所谓的方,指的是处世循规蹈矩;所谓的圆,指的是为人宽厚通融。圆中有方,在宽厚通融的性格下有坚韧的道德底限,那是为人之道。方中有圆,在循规蹈矩的手段下有人性的温度,那是处世之道。方圆并济,在复杂的人事关系加上个人利益的环境下才能优雅知性的处理问题。
所以,谁犯错,就去修理谁,别把整船人都拖下水。事件处理后,公司以匿名的方式把事件和处理方式公布给其他人。若错的人是无意,比如不知事情的严重性,那公司可以从轻发落,并给予指点。若错的人实在无奈,比如工作量过大导致大意,那不止不能罚,还得给予协助。若错的人是惯犯,那强硬就是最好的回敬方式。否则,公司对惯犯的仁慈就是在虐待其他同事。
管理的精髓,是平衡。企业不是不要制度,而是需要适度。把员工对公司的投入感的拉开距离,结果就是把公司死板化。人人照着规矩做,往往就是做到不被老板骂的程度就收手。要他们做得更好,那他们就要个新制度来犒赏更好的表现。怎么说呢,就是你事事都跟人家讲道理,人家也懒得跟你谈关系。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