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0日綜合電)失去獨生子後,中國浙江金華商人周權(化名)在嘗試著通過人工智能技術(AI),讓兒子以“數字生命”的方式回到自己身邊。
2022年10月,正在國外留學的周默(化名)在打籃球時突發意外。接到消息後,周權和妻子買了最近的航班飛往倫敦,他們抵達時,孩子已躺在重症監護室裡昏迷不醒。十幾天後,醫生宣佈了周默腦死亡的消息。
ADVERTISEMENT
《極目新聞》報道,周默離開後,周權才知道兒子生前簽署了器官捐獻協議。驚訝之餘,他理解兒子的選擇,認為這是生命的另一種延續,周默捐贈的器官最終讓五個人重獲新生,“至少他的心臟還在這個世界上跳動。”
兒子去世後,夫妻倆搬出了原來住的房子,他們無法直面兒子的房間、照片還有衣物用品,抑或是其他任何與孩子有關的事物。“直到現在,我們也不敢回去住,只是偶爾回去看一看。”周權說。
今年2月,周權夢見了兒子,在夢裡,兒子敲著電腦告訴他“爸,人是可以復活的”。這情景帶給周權某種啟發。他開始蒐集和人工智能相關的資料,也是從那時起他得知了Chatgpt,並摸索著和Chatgpt聊天。
使用Chatgpt後,周權覺得它像朋友一樣,總能在合適的時機,智能又溫情地給他提供情感上的支持與安慰。
後來,他了解到“AI永生數字人”項目,他想通過AI技術讓兒子“復活”。“AI數字人”可通過“形象克隆”和“聲音克隆”技術得以實現,創作者通過上傳圖片、視頻和音頻素材,就能得到“數字人”形象和定製音色。為了定製兒子的“數字人”,周權從兒子生前和同學的聊天記錄裡,收集了兒子的聲音信息,將兒子的語音、照片和視頻發給了科技公司。
幾天後,他收到一段視頻。視頻裡是他熟悉的兒子的“面孔”,用略帶機械感的聲音“安慰”著他:“爸爸,我知道您的生命中永遠有一處空曠讓人心碎,但是生活仍在繼續。”
“數字生命”給周權帶來了希望,但他覺得當下的“AI數字人”遠達不到他理想中的形象,“表情看起來有些僵硬,聲音只有六七成像他,也不能進行實時對話交互。”周權說。
為周權制作“AI數字人”的“超級頭腦”工作室負責人張澤偉告訴《極目新聞》記者,除了用聲音和視頻素材克隆AI形象,他們還嘗試通過家屬提供的素材“訓練”人工智能,通過不斷地訓練和選擇,模仿逝者的語言與習慣,讓“數字生命”越來越接近真實的人。
張澤偉說,從今年3月起,公司已接到200多單為逝者打造“AI數字人”的訂單,其中約四分之一來自失獨父母。
失獨父母,是指其獨生子女因疾病、意外、自然災害等原因死亡的父母,由於年齡或其他原因他們不能或不願再生育、收養子女。
“製作AI數字人其實是生者對死亡和分離痛苦的一種抵制。”北京聯合大學師範學院心理學系副教授何麗告訴《極目新聞》記者,對於失獨父母,重要的是如何轉化他們的愛和悲痛,“我們要切換一種時間觀,過去覺得死亡會切斷時間,但從永續的時間觀來講,親人離世後,我們可以換一種方式繼續愛他。”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